正文 第20章 華西列夫斯基(7)(2 / 3)

蘇聯軍隊對日寇關東軍發起全線總攻。華西列夫斯基認為,日本關東軍的部署及其戰略意圖顯然是守勢,它在兵力配置和部署方麵的最大弱點在於缺乏可靠的後方。

關於日軍的長處,華西列夫斯基認為,在濱海地區對麵蘇軍可以實施進攻的各個方向上,已經全被關東軍的築壘防禦和大量兵力所封鎖。

經過對關東軍的情況仔細研究之後,華西列夫斯基和總參謀部便初步確定了通過數路突擊來分割敵軍的總戰略意圖。這樣做的優點在於,一是可以從敵人防禦的薄弱地域利用快速兵團突擊,從而一舉插入敵後;二是在敵防禦堅固地區的突擊可以牽製住敵軍的有效機動,在行進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7月5日,華西列夫斯基飛到赤塔。這裏是馬利諾夫斯基的後貝加爾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他的遠東軍總指揮部先期駐地就在距此西南方向25公裏遠的地方。後來,他的指揮部轉移到了麥列茨科夫的遠東第1方麵軍司令部那裏。

8月8日,置身於遠東前線的遠東蘇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打電話到克裏姆林宮。他向斯大林建議,應該把原來擬定的8月9日淩晨3時的進攻時間提前到0時10分,以增強進攻的突然性。斯大林同意了。

1945年8月14日,日本通過瑞士向各盟國發出了同意無條件投降的電報。同時,裕仁天皇在秘密錄音室裏錄製了投降詔令的錄音磁帶,以備明晨向全世界播出。

然而,受到陸相阿南支持的以煙中少校為首的一批最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直到這最後的時刻仍然拒絕無條件投降。是日深夜,他們以1個警備師的兵力發動了占領皇宮的叛亂。他們企圖搜出天皇的投降詔令錄音帶和聯席會議記錄,結果,他們沒有找到要找的東西。他們隨後又向主和派官員大開殺戒,鈴木首相和平沼議長是他們的首選目標。可是,趕到兩家後,首相和議長都事先躲出去了。於是,叛亂者憤怒地燒掉了他們的住宅。到15日清晨,叛亂被田中中將為首的東部軍區部隊平息。叛亂主要首領(火田)中、幸賀、大煙等被命令剖腹自殺。隨後,阿南陸相也被迫剖腹自殺謝罪。

在8月14日深夜,在得到了莫洛托夫關於收到日本政府決定全部接受波茨坦公告條件的報告後,斯大林立即打電話通知了總參謀部的安東諾夫和遠東前線的華西列夫斯基。他特別提醒華西列夫斯基說:“請注意明日以後日軍在戰場上的行動。如果對方放下武器投降,蘇軍必須以人道主義待之;如果日軍仍繼續頑抗,則堅決徹底地消滅之。”

得此消息,華西列夫斯基高興異常。在他看來,狂妄的日本軍國主義終於招架不住了,這也許是它比西方戰爭狂徒希特勒明智的地方所在。但是,他也同時感到,中國東北戰場上實力尚未完全消耗的日本關東軍,是不會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就俘的。就是說,今後的任務將更加複雜化了。

果然不出所料,所有各個作戰方向上的日軍在15日這一天都沒有停止戰鬥的任何表示,有些地段上的戰鬥仍舊十分激烈。

當天晚上,華西列夫斯基將這一情況如實地報告了斯大林和大本營。總參謀部也向斯大林報告說,並未發現有日本軍部給關東軍和其他各作戰部隊下達停戰令。對此,似乎也在斯大林的預料之中。他顯得非常鎮靜,處理起來也極為輕易。他指示安東諾夫說,應該立即在報紙上對戰場的實際情形加以說明,同時命令各作戰部隊,在敵人尚未在實際上無條件投降以前仍應繼續采取積極行動。

在隨後的幾天裏,華西列夫斯基下達命令給馬利諾夫斯基、麥列茨科夫、普爾卡耶夫,要求其所屬各前線部隊繼續按計劃發展進攻,堅決消滅一切尚在頑抗中的敵軍。

於是,到19日日終時,整個方麵軍已經前出到了赤峰、奉天、開通、長春和齊齊哈爾一線,其所占領地域已經接近60多萬平方公裏。

至此,日軍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蘇軍進入中滿平原和北朝鮮的企圖破產了。

遠東第2方麵軍所屬各部,在這幾天內占領了北滿戰略重鎮佳木斯,沿鬆花江邊流而上直取哈爾濱的進攻也態勢良好。此外,太平洋艦隊已牢牢地封鎖住了朝鮮北部沿岸。

到8月17日,山田司令官終於意識到繼續抵抗已經毫無意義,乃於15時通過關東軍司令部的廣播電台向華西列夫斯基提出了進行停戰談判的請求。這時,距他接到日本大本營停戰令已經過去了近23個小時。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在廣播中說:“為了盡快實現停止軍事行動的命令,我們關東軍首長今晨頒布命令,以便我方代表乘坐的飛機能在8月17日10—14時(東京時間)之間飛往牡丹江、密山、穆棱,同蘇聯紅軍當局建立接觸。關東軍司令部希望這一措施不致引起任何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