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麥克阿瑟(3)(3 / 3)

麥克阿瑟剛剛使第77步兵師隸屬於自己,這個師參加了6月份的關島之戰。麥克阿瑟告訴克魯格如果第6集團軍感到沒有能力占領奧莫克,他將考慮讓艾克爾伯格指揮萊特戰役,而且第8集團軍將利用第77師作前鋒向奧莫克發起進攻。在這個關頭,克魯格妥協了,他要求再給他3個星期時間攻占萊特,並說第6集團軍歡迎第77師加入,並打算用第77師在奧莫克登陸。

在珍珠港事件紀念日這天,第77步兵師在奧莫克南幾英裏處的海岸登陸,給了日軍出其不意的打擊,奧莫克城在3天後被攻克。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戰鬥,但美中不足的是:仍有4萬多日軍在萊特島上作戰,看來他們不會投降,日軍仍占據著奧莫克山穀的絕大部分。克魯格的形勢岌岌可危,肯尼要建立空中優勢還缺少機場跑道,而且這場該死的大雨還在不停地下著。

蒙巴頓元帥(左)在馬尼拉停留時訪問麥克阿瑟將軍。在萊特島中部的緩慢推進,加上沒有建成機場,使得原計劃在呂宋的登陸時間推遲了,這使麥克阿瑟感到非常為難和懊惱。

12月18日,他被授予新設立的陸軍五星上將軍銜,受銜日期比馬歇爾晚兩天,比艾森豪威爾早兩天。

當天他還發布了一份特別公告,宣布萊特島已經光複,隻剩下一些掃蕩工作。他將這一任務交給了艾克爾伯格和第8集團軍。克魯格和第6集團軍撤出。他們將去攻打呂宋。

5.收複馬尼拉

在萊特島戰役中美軍陣亡3500人,傷1.2萬人。日軍在保衛萊特島的戰鬥中損失約5萬多官兵,另外還有4萬餘人乘船前往萊特島的途中因船隻被美軍的潛艇或飛機擊沉而葬身海底。

盡管萊特之戰讓山下奉文將軍的隊伍損失了近10萬人,但他仍有27.5萬人可用於保衛呂宋。但他不想讓這些官兵在林加延灣海岸的戰鬥中遭到無謂的傷亡,在那裏他們可能會被美國海軍的炮火殲滅。他也不打算死守馬尼拉。如果那樣,他就得打贏呂宋中央平原一仗,但是他沒有足夠的火力和機動力在美國擁有回旋餘地的地方和麥克阿瑟決戰。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大約就是進入山區——這是呂宋島上特別有優勢的地方——他們可以在那裏修工事,堅守陣地等美軍自己送上門。他在呂宋北部山區部署了約15萬人;還有75萬人部署在馬尼拉以東的高地上;另外3萬人沿著俯視克拉克機場的高地布防,隻留下2萬人保衛馬尼拉,1.6萬海軍陸戰隊保衛港口。

1月8日,在夜色的籠罩下,入侵艦隊在林加延灣集結。第二天破曉時分,海灣裏雲集了一大片來往的艦船;從海平麵的一端到另一端分布著800艘灰色船隻。

他們決意進攻東海岸是因為這一帶有最適合登陸的海灘。山下奉文料到麥克阿瑟的部隊會這麼做,因此將他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山上,俯視他們的一舉一動。與此同時,克魯格計劃在林加延灣南端登陸,部分登陸海岸被河口沙洲阻擋,而且風高浪大。他想出奇製勝,減少人員傷亡,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可與麥克阿瑟相媲美的成就。

1月9日清晨,在海軍炮擊後,第6集團軍投入4個師(第6、第37、第40和第43師)登陸。他們幾乎沒有遭到抵抗,在有些地方部隊幾乎是跑步上岸的。午飯後,麥克阿瑟、薩瑟蘭、埃格伯格、萊爾巴斯和其他幾個參謀登上一艘登陸艇前往聖法比安附近的海岸。

1月13日,麥克阿瑟將他的前指轉移到岸上,住在從海灣向內地走4英裏的達古潘鎮的一所中學裏。他把操場上的一所平房作為自己的寓所兼辦公室。在那兒的頭幾天,他心情樂觀、興高采烈,但後來便開始和克魯格發生矛盾。他想讓克魯格在1月26日——他的65歲生日以前,(非常巧合的是克魯格也是這一天過生日)——南下攻占馬尼拉。而克魯格擔心,如果他大舉南下,日本可能對他采取什麼行動。他隻想鞏固登陸第一天所占領的灘頭陣地,等待本月晚些時候增援部隊到來。然而不僅僅是麥克阿瑟一個人催促他對馬尼拉發動進攻,肯尼也叫嚷著要陸軍占領大致位於林加延灣和馬尼拉中間的克拉克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