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市中心被打得四分五裂,建築物和建築物,房間和房間之間分崩離析。這一戰製造出了曆史中最血腥的也是本世紀裏最壯觀的火葬場之一。“火焰有1000英尺高,而它噴冒出來的大片大片的黑色濃煙則高達2000英尺。”一位膽戰心驚的將軍記錄下了他在戰鬥開始階段從飛機上看到的情景。
美軍進入馬尼拉後不久,麥克阿瑟司令部的參謀們就擬出了勝利大遊行計劃,但是戰鬥迫使這一計劃推遲,再推遲,最後取消了。在收複馬尼拉以前,整個城市隻剩下4個沒有遭到破壞的公共和商業建築了。這座被稱為“東方明珠”的城市已是廢墟瓦礫堆。日軍實際上被殲滅3.5萬人。麥克阿瑟的戰鬥傷亡人數是6500人。
1945年7月,美國陸軍數十萬人從歐洲戰區出發前往太平洋戰區,陸軍部時刻監視著日軍在九州的大規模集結。一些激進分子描述了一幅令人生畏的場麵,說是一個巨大的殺人場正在籌建之中。倉庫裏近5000架神風特攻機隻加注了夠飛單程的汽油。美軍從8萬日軍手中奪取衝繩,卻付出了傷亡5萬人的代價。如果按這個比例推算正像馬歇爾擔心的那樣,攻占九州美軍將傷亡27.5萬人。
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左為美軍麥克阿瑟將軍。新近被授權指揮太平洋戰略空軍部隊的卡爾·斯帕茨將軍7月31日到達馬尼拉,向麥克阿瑟出示了投放原子彈的命令。史汀生設法將日本文化中心——京都——從預定要轟炸的城市名單中撤銷了。由長崎取而代之。斯帕茨說,一切都準備就緒。
麥克阿瑟斷定這顆炸彈將使日本退出戰爭。8月2日,他告訴肯尼戰爭將在兩個星期內結束。5天後,日本南部的天空萬裏無雲。當天下午,麥克阿瑟在馬尼拉市政大廳召開了異乎尋常的不準記錄發表的記者招待會,邀請了25名戰地記者參加。他談到了這次戰爭,但是他腦海裏真正想到的卻是即將出現的新戰爭。他坐在舒適的真皮扶椅中講了一個小時。他說:“子彈”將把戰爭恐怖擴大幾萬倍。現在是技術當家。他還清楚地記得,還隻是在10年以前,第一架泛美大型遠程客機到達馬尼拉時,全世界都為這一巨大的成就歡呼。而1945年,每天有幾百架飛機飛越太平洋,卻沒有人對此大驚小怪了。
至於日本,它已經被打敗了,它的當權者也知道這一點。蘇聯準備加入對日戰爭,為這場戰爭增添他們的力量,他歡迎這種變化。“蘇聯士兵每犧牲一個就意味著美國可以少犧牲一個。”蘇軍將殲滅日軍部署在滿洲的兩個野戰集團軍,他不希望衝突的時間持續太長。記者們回到他們的辦公室,而來自華盛頓的消息剛剛通過電傳打字機傳來:廣島已經被一顆原子彈炸毀了。
然而直到此刻,代表日本政府的6位軍官實際上絕拒投降。他們認為美國的入侵太血腥、太恐怖了,因此美國當然應該向他們提出更好的投降條件。在無記名投票表決中,他們投票主張繼續戰鬥。
兩天後,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斯大林不想在瓜分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果實時被排除在外。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放了第二顆原子彈。日本戰時內閣投票結果是3比3,日本天皇自1941年來首次發表意見。他建議他的政府尋找投降的途徑。
8月15日,麥克阿瑟被任命為盟軍最高司令官,也就是說由他接受日本投降。他不想私下處理這一事件,不像艾森豪威爾那樣,允許德國在上午很早的時候,在一間陰暗的普通教室裏向他投降。麥克阿瑟想要一個儀式,要舉辦一個盛大的有紀念意義的儀式,讓全世界都能看到。海軍對讓他接受投降的事不太高興,但是在“密蘇裏”號戰列艦上舉行這一儀式有助於撫慰他們受傷的自尊心,還肯定會讓哈裏·杜魯門高興。總統的女兒瑪格麗特曾為這個重達45萬噸的龐然大物剪彩下水。9月2日這一天,在“密蘇裏號”軍艦上,麥克阿瑟作為美國的全權代表,與中國、蘇聯、英國等代表一起,接受了日本的正式投降。全世界終於迎來了它短暫的沒有硝煙的和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