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百團大戰(6)(2 / 3)

從完縣、唐縣出動的數百名日偽軍渡過曹河,襲擊父子三村後,向西進犯,到迷城進行野蠻的燒、殺、搶、掠。

11月16日,日軍襲擊台峪、張家峪地區,這一地區的抗日武裝與日軍展開了艱苦的鬥爭。18日,合擊台峪的日軍占領了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所在地阜平。21日,從五台出發的一路日軍也進入阜平城。

12月3日,晉察冀軍區集中4個團的兵力,向占據阜平、王快的日軍發動進攻,殲滅日軍500多人。留駐根據地的1000多日偽軍繼續修公路,建據點,企圖盤踞在根據地。根據地軍民內線和外線配合,采用廣泛的遊擊戰,不斷伏擊和襲擊日軍後方的交通線,炸毀日軍的列車和汽車,拔除一些敵占據點,使日軍連續挨打,處於被動地位,不得不從阜平、東莊、王快撤退。

晉察冀軍區在持續50多天的反“掃蕩”中,先後斃傷日偽軍2000多人。12月底,日軍被迫全部撤出北嶽抗日根據地。

晉西北地區,駐有日軍獨立步兵第36、第37、第38、第39、第40大隊,炮兵1個大隊,工兵、輜重兵各1個中隊,共約5000多人。從10月下旬開始,日軍獨立混成第3、第16旅團各一部,共4000多人,對晉西北第8分區和第3分區所在地區進行“掃蕩”。

10月27日,日軍從駐太穀、祁縣的2個步兵大隊中抽調800多人,對晉西北地區的文水、交城地區進行“掃蕩”;從駐太原、忻縣的2個大隊中抽調600多人,對第三軍分區所屬樓煩、米峪鎮地域進行“掃蕩”。由於抗日軍民早已做好了反“掃蕩”的準備,日軍進入預定地區以後,遭到當地軍民的不斷打擊,一無所獲,旋即退回。

12月中旬,日軍集中了駐晉西北的獨立混成第3、第9、第16旅團和第26師團各一部,駐晉南的第37師團、駐晉東南的第41師團各一部,共約2萬多人,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進行全麵“掃蕩”。12月14日,從太汾、汾離公路沿線各據點出動的5000多名日軍,對第8分區和第3分區米峪鎮地區進行“掃蕩”;與此同時,從離石、柳林出動的4000名日軍,向臨縣進犯。19日,從嵐縣和苛嵐出動的6000多名日軍,對興縣和保德以南地區進行“掃蕩”。至23日,分頭“掃蕩”的各路日軍一度占領了晉西北除保德、河曲以外所有的縣城和大部分集鎮,黃河渡口。日軍所到之處,許多村莊被燒光,許多家庭被殺絕。晉西北全區,有5000多群眾遭到日軍慘殺。在興縣,日軍把200多名男女老幼關進一間房內,將他們活活燒死,這種殘暴手段極為罕見。

麵對嚴峻的形勢和日軍的暴行,八路軍第120師和晉西北地區的人民群眾密切配合,實行空室清野,堅持“區不離區,縣不離縣”的遊擊戰,同時集中一部主力,尋機殲滅小股日軍。第120師不時地集中部分主力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破襲日軍的交通線,襲擊日軍的據點,攻擊日軍的修路部隊和運輸隊,使日軍整日不得安寧。從12月14日至27日,抗日軍民利用各種形式連續作戰100多次,迫使日軍由開始時的瘋狂“清剿”轉為建點、修路。27日,晉西北軍區命令第358旅、獨立第1旅、決死第4縱隊相機出擊,破襲日軍的交通,使日軍遭到重大打擊。第715團一部與臨縣遊擊隊配合,襲入臨縣縣城,打擊日偽軍。

在艱苦的反“掃蕩”中,晉西北軍民先後作戰217次,殲滅日偽軍2500人,破壞公路125公裏,破壞橋梁23座。在八路軍的連續不斷打擊下,日軍無可奈何,被迫於1941年1月下旬全部撤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5.大戰不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