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防守莫岡的日軍主要有第18師團殘部,第2、第53、第56師團各1部,總兵力約2個團。這些日軍憑借複雜的地形,作困獸之鬥。圍殲戰鬥從外圍開始,就異常激烈。擔任先頭部隊的第38師第114團接到命令後,沿著公路東側向莫岡山秘密前進,於6月15日前進到莫岡東北側的康堤及其以南地區。
6月16日,中國駐印軍殲滅日軍第18師團和第53師團各1部,攻占加邁。
6月19日,第22師和第113團密切配合,在重炮兵和坦克的支援下攻占了甘馬因。日軍第18師團殘部1500多人在師團長田中新一的率領下,辟路翻越雷邦山,狼狽地向南麵潰逃。
當第114團從莫岡的東麵向南迂回時,一個意外情況出現了。日軍獨立混成第24國旅與英印軍第36師第77旅發生戰鬥,第77旅退至莫岡南麵的35公裏處,被日軍包圍。英印軍得知第114團即將向莫岡發起攻擊,第77旅旅長卡爾弗特準將立即派人向第114團求援。
孫立人師長得到英國軍隊緊急求援的報告後,毫不猶豫地命令第114團強渡南高江,解英印軍之圍。第114團上岸後,迅速向日軍的側背發起猛烈攻擊,殲滅日軍獨立混成第24旅團第6聯隊聯隊長河邊中校以下300多人,第77旅轉危為安。戰鬥中,第114團的1個排接替英國軍隊1個營的戰鬥任務,臨危不懼,驅逐了日軍。戰鬥結束後,英國感到非常驚訝,第77旅旅長卡弗爾特準將親自來到第114團,對第114團的官兵感激不已,這位英國準將還收集了中國軍隊組織指揮這次戰鬥的資料,表示要認真研究。
1945年3月,盟軍攻陷緬甸的曼德勒。6月23日,孫立人師長指揮第38師主力與美軍第5307部隊、英軍溫蓋特部隊各一部互相配合,把莫岡的日軍包圍起來。24日,圍攻莫岡的戰鬥打響了。經過兩晝夜激戰,25日,第38師的部隊攻入莫岡城內,中國駐印軍同友軍配合,殲滅日軍第18師團殘部和第2、第53、第56師團各1部。莫岡河穀戰鬥結束。
7月11日,第38師與新編第30師會合,這就打通了從甘馬因經過莫岡到密支那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為緬北反攻的全麵勝利奠定了基礎。
密支那同中國滇西的重要城鎮滕衝隻有一山之隔,是曼德勒、密支那鐵路的終點,是緬甸北部的重要城鎮,中印公路的必經之地。由於密支那戰略地位重要,1944年3月以來,日軍加強了對密支那的防守。
為了縮短中印“駝峰”航線,使中印公路與中印輸油管道在密支那聯係在一起,史迪威將軍組織力量向密支那發起了圍攻戰。1944年4月中旬,美軍第5307部隊2個營進至太克裏後,中國駐印軍命令新編第30師第88團、第50師第150團與美軍第5307部隊一起,組成中美突擊支隊。突擊支隊由美軍的梅裏爾準將擔用支隊長,編為第一縱隊和第二縱隊,第一縱隊由第88團和美軍第二營組成,第二縱隊由第150團和美軍第一營組成。
4月29日,中美突擊隊2個縱隊從胡岡河穀出發,兵分兩路,向密支那前進。途中,突擊支隊擊退了日軍的多支警戒部隊,經過半個多月的艱苦行軍和戰鬥,第一縱隊向密支那以北地區推進;第二縱隊於5月16日進至密支那以西地區。
5月17日上午,中美突擊隊第二縱隊渡過南圭河,向密支那西機場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攻占了西機場。從此,密支那西機場成為中印空運的基地,“駝峰”航線縮短了。5月18日和19日,新編第30師第89團、第14師第42團和炮兵部隊根據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的命令,空運至密支那,支援突擊支隊圍攻密支那。
防守密支那的日軍失去西機場以後,急忙把部隊集中到密支那市區。在密支那市區,3000多日軍區分成4個防禦區,憑借市區的堅固工事,固守頑抗。中美突擊隊第二縱隊奪取西機場以後,連續作戰,第150團迅速向密支那市區發起攻擊,其餘部隊向密支那外圍日軍的據點進行攻擊。
5月18日,第一縱隊進至密支那北麵的遮巴德。
從5月19日開始,第二縱隊接連向防守密支那的日軍發起攻擊。這場戰鬥,由於梅裏爾準將指揮失當,部隊對攻堅戰鬥缺乏周密的準備,戰鬥成僵持狀態,駐印軍的攻擊部隊多次被日軍各個擊破,受到重大傷亡。
史迪威將軍聞訊後,為了改變被動局麵,果斷作出了兩個決定。
第一個決定:撤換了梅裏爾準將突擊支隊長的職務,命令參謀長柏德諾準將從利多乘飛機趕到密支那,接替梅裏爾準將的職務。這是史迪威第一次在密支那戰場上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