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反擊意大利(2)(2 / 3)

第82空降師原來接受的任務是在羅馬空降,9月8日已經作好了一切戰鬥準備,但由於羅馬機場被德軍控製,這一計劃被取消。

11日師長李奇微接到了克拉克派戰鬥機送來的緊急求援信,信中要求李奇微將這封信作為正式命令,而且表示盡管他知道正常情況下空降作戰的準備時間,但現在形勢萬分緊急,要求第82空降師務必在當晚空降到登陸灘頭。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西西裏空降中的誤擊悲劇,克拉克特意明確將在空降地點用點燃的汽油桶擺放成T字型,作為標示。

第82空降師此時充分顯示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的高超戰術素養,僅用8小時就完成了一切作戰準備,以第504團又一個工兵連為第一梯隊,計劃11日夜間在比斯士姆地區空降,攻占阿利諾維山;以第505團又一個工兵連為第二梯隊,12日夜間也在比斯士姆地區空降,加強地麵部隊的防禦力量;以第509團的第3營為第三梯隊,14日夜間在阿維利諾鎮空降,破壞德軍後方交通和通信,盡一切努力阻撓德軍後續部隊的機動。空降部隊由美軍第64運輸機大隊負責運送,起飛機場是西西裏島的利卡塔機場,空降距離320公裏。

11日夜間,第82空降師的第一梯隊在T字火光信號引導下準確在預定地點著陸,然後於拂曉前攻占了阿利諾維山。

12日夜間,第二梯隊也順利空降,著陸後迅速奪取了附近的有利地形,增強了登陸場的穩定。

14日夜間的第三次空降,由於煙霧彌漫,飛行員未能發現T字信號,致使偏離了預定空降地區,第509團的第3營著陸地點在遠離目標32公裏的山區,而且散布麵積達到了25平方公裏,部隊沒能及時集合起來,隻得以小股在敵後活動,對德軍後方交通進行襲擾,戰鬥中營長受傷被俘,全營傷亡96人。

就在第82空降師以空降方式增援薩勒諾的同時,盟軍航空兵對德軍進行了三天不間斷的猛烈空襲,使德軍遭受了重大傷亡。

14日,德軍幾乎拚盡全力發動總攻,盟軍灘頭上的所有卸載工作都被迫中止,全力以赴投入戰鬥,甚至將司機和廚師等勤雜人員都武裝起來,參加戰鬥。德軍攻勢異常凶猛,幾次都險些突破盟軍防線,盟軍停泊在薩勒諾灣的軍艦提供了強有力的火力支援,其猛烈而準確的艦炮射擊多次瓦解德軍攻勢,並造成了德軍慘重的損失。但盟軍的軍艦也由於德軍航空兵的攻擊和水雷阻擾,在這幾天的戰鬥中,有2艘驅逐艦被擊沉,1艘戰列艦和2艘巡洋艦遭重創,4艘巡洋艦被擊傷。傍晚,德軍終因損失巨大,停止了進攻。

15日,海灘的形勢已經逐漸穩定,盟軍的登陸場基本得到了鞏固。

16日,德軍仍不甘心失敗,整頓部隊實施最後一擊,結果在盟軍優勢海空火力的轟擊下,再告失利。維廷霍夫隻得向凱塞林請求撤退。凱瑟林本來就知道單憑第10集團軍根本不可能消滅擁有優勢海空支援的盟軍登陸部隊,他原意隻不過是拖延一點時間,好讓卡拉布裏亞的第76裝甲軍安全撤退,維廷霍夫的表現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期,第76裝甲軍早已安全撤回,而意大利軍隊也已被解除了武裝,羅馬也還在德軍手中,已經足夠了。所以他立即同意第10集團軍後撤請求。

同一天,從卡拉布裏亞北上的英軍第8集團軍終於推進到薩勒諾地區,與美第5集團軍會師。

17日,德軍開始有秩序地撤離薩勒諾地區,沿途對橋梁、公路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破壞,埋設了大量地雷和爆炸物,還以堅強的後衛部隊不時借助有利地形,實施阻滯作戰。因此盟軍的推進速度極其緩慢,“雪崩”變成了“蝸牛”。

9月22日,盟軍一部在巴裏附近實施登陸,以求合圍阿爾塔穆拉地區的德軍第1空降師。德軍第1空降師為避免遭到包圍,主動撤過奧凡托河。英軍繼續推進,並不斷加強對德軍的攻勢,終於奪取了重要的航空兵基地——福賈機場,這樣盟軍就可以從該機場起飛戰鬥機掩護轟炸機對德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位於羅馬尼亞的普洛什蒂油田進行空襲。

9月28日,英軍進抵梅爾菲,壓迫德軍第1空降師逐步後撤。維廷霍夫隨即將第29摩托化步兵師調到貝內文地區,以接應在盟軍巨大壓力下步步後撤的第1空降師。

直到10月1日,美第82空降師才率先進入那不勒斯,奪取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的第一個大城市。

同一天,德軍第1空降師福爾托萊河防線被突破,而且一支英軍精銳部隊——戴著紅色貝雷帽的特種部隊,在泰爾莫利地區登陸,從側後包抄了該師,德軍第16裝甲師急行軍150公裏火速趕來支援,很多坦克都在高速長途行軍途中損壞,但經過猛烈反擊,終於將實力已經遭到嚴重削弱的第1空降師救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