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破壞任務順利完成,根據德國戰俘的口供,卡爾涅夫將軍決定派一名年輕的化學家冒充施密特教授的侄子,打入德國細菌實驗中心。施密特教授同他弟弟之間多年沒有書信來往,也沒有見過侄子的麵。於是中央方麵軍反間諜局機關偵察員亞曆山大·薩弗羅諾夫成了最好的人選。薩弗羅諾夫剛剛從大學化學係畢業,他長著一雙淺藍色的眼睛,外表端莊而漂亮,德語說得很流利,看上去很像德國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曾在柏林工作過,因此他對德國十分熟悉。當得知自己被委以重任時,他毫不猶豫地說:“我願意為把祖國從化學戰中拯救出來而戰鬥!”
卡爾涅夫將軍最後給行動規定了期限:必須在半年內完成。
就這樣,一場向德國細菌武器研製基地的作戰滲透行動開始了。
2.潛入細菌基地
在到達黑林山之前,齊默爾曼聲稱自己是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德國人,剛從布爾什維克手中逃跑出來。在莫吉廖夫,他受到當地警察局的嚴格檢查,直到柏林答複後,才被吸收為莫吉廖夫勞工處辦事處的職員,專門負責招募斯拉夫勞工並送往德國。不久,辦事處主任給他下達了一項任務:迅速挑選300名熟練的反俄羅斯勞工,然後送到埃爾伯費爾維克參加一項重要的工程。齊默爾曼感到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招募工作很快完成了,破壞小組成員順利地混進了由300人組成的反俄羅斯勞工隊中。齊默爾曼很快地認識了他的兩名助手——盧卡紹諾克和帕爾切夫斯基,他們還是遊擊隊的領導人。
莫吉廖夫警備司令看到齊默爾曼招募勞工很賣力,就決定由他押送這批勞工到目的地。就這樣,齊默爾曼終於來到了黑林山。
一到埃爾伯費爾德,齊默爾曼就把勞工們安置在各個臨時工棚裏。建築工程隊隊長柳德爾中校很快就發現齊默爾曼辦事靈活,很能幹;同時,柳德爾還了解到齊默爾曼是德國人,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並從那裏逃了出來,便決定把他也留下來,負責管理斯拉夫勞工。
為了“不負”柳德爾中校的希望。齊默爾曼更加賣力地管理這批勞工,他建立起極嚴格的製度,任何人犯了微小的過失都要受到懲罰,他還按軍隊編製把勞工編成了100人隊、50人隊和10人隊,指定可靠的人擔任各隊隊長。盧卡紹諾克和帕爾切夫斯基分別擔任了100人隊隊長。
德國人為看守這批勞工派了一個黨衛軍警衛班,班長是黨衛軍預備役軍士卡姆普斯,他當時患有嚴重的脊椎神經炎。為了討好這位軍士,齊默爾曼把從白俄羅斯帶來的蛇毒藥膏送給了他,治好了他的病。軍士因此對他十分感謝,並且更加信任他。
勞工們住在森林湖畔的3個很大的工棚裏。湖兩岸長滿了灌木叢,離工棚不遠的黑林山集中營裏關押著1000多名戰俘。在裝有探照燈的望塔上,晝夜都有黨衛軍士兵值班。勞工們將在這裏實施建造細菌武器工廠的大型工程,第三帝國強大而神秘的細菌武器將在這裏研製。由於工程保密性很強,黨衛軍士兵得到命令:無需警告就可以向任何企圖逃跑的人開槍。
盡管勞工們起早貪黑,拚命幹活,但柳德爾中校仍然不滿意他們的工作進度。齊默爾曼解釋說,因為樹根太深,影響工作進度,勞工們已竭盡全力了。要想加快進度,隻有改變工作方法。最後他補充說:“我擔心工程會誤了元首和您規定的工程期限。”
“期限不能推遲!”柳德爾邊說邊注視著勞工費力地挖著樹樁。突然,他自言自語地說:“要是用炸藥炸怎麼樣?”
“炸藥?”齊默爾曼謹慎地重複了一遍,隨後附和道:“這是個好辦法。隻要兩箱炸藥就可以把樹樁全炸掉。”
柳德爾思索了好一陣子,最後他下定決心同意采用炸藥炸,但是他鄭重其事地說:“你要親自負責爆破工作。”
齊默爾曼“啪”的一聲來了個立正姿勢:“請您放心!1克炸藥也不會從我手上丟失。”
第二天,一輛卡車運來了兩箱炸藥。炸藥卸下後,堆成一堆,蓋上帆布,由黨衛軍士兵看守。
齊默爾曼指派盧卡紹諾克在工地附近修建了一個存放炸藥的倉庫,自己與帕爾切夫斯基商量如何把這些炸藥盡快取走,藏在安全地帶。
為了掩人耳目,帕爾切夫斯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把梯恩梯炸藥壓成一小塊一小塊,製成“磚”塊狀。由於這種“磚”與普通的磚顏色很相近,都是黃色,因而在搬運時不易被察覺,而且能夠在工地上就完成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