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攻占希臘(2)(2 / 2)

對於德軍傘兵來說,科林斯大橋的炸毀意味著他們沒有完成任務,或者說至少沒有完成主要任務。德軍現在雖然能阻止住繼續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的盟軍,但他們卻喪失了向南麵港口快速推進的能力。對於英聯邦軍來說,則使仍戰鬥在運河北麵的第4旅幸存者的退路被切斷了,使他們失去了經由半島乘船撤退的希望。這時,守橋部隊已沒有能力組織反擊了,於是,大橋炸毀後被運河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的德軍傘兵便繼續進行掃蕩並加強其陣地。

運河北岸的傘兵伏擊了一支英軍汽車運輸隊,這支汽車隊當時根本不知道在科林斯已經發生的戰鬥,它正在從雅典向科林斯行駛。在傘兵襲擊下幸存的英軍士兵丟掉車輛,逃進山區。德傘兵又在附近收集了一些小船,在運河上架起一座浮橋,橋北的傘兵通過浮橋與橋南的傘兵會合。

在運河南岸,斯特姆沒有遇到什麼大的抵抗,便於下午1時開進科林斯城,接受了市長、城內駐軍司令官和警察局長的投降。第2營攻占了科林斯機場,繳獲了停在機場上的13架飛機。

當時在比較靠南的納夫普利昂港口的英聯邦軍第6旅,也不知道科林斯大橋已被炸毀和德軍已控製了那一帶地區。旅長費賴伯格少將派第26營營長佩奇中校率領該營,沿公路向北部的科林斯進發,命令他實施反衝擊,驅逐德軍,守住科林斯大橋。佩奇邊走邊製訂作戰計劃,他決定用兩個連去增援守橋部隊,其餘各連則向他們能找到的所有德軍陣地發起攻擊。佩奇在北進途中,遭到德軍戰鬥機的不斷襲擊,但他還是設法在下午4時到達科林斯。在與德國傘兵警戒部隊進行一些小規模戰鬥之後,碰上一名英軍幸存者,他告訴佩奇,科林斯大橋已被炸毀。於是佩奇停止了前進,後來奉命撤退到阿爾戈斯北部高地一線,遲滯德軍對納大普利昂港日的推進。

這時,英聯邦軍第4旅的主力還沒有越過科林斯大橋。26日晚,大橋被炸的消息傳到第4旅,旅長普迪克看到已無法按原計劃去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港口乘船撤退,立即決定掉轉方向,向東南方向前進,現在這是唯一可取的撤退路線。他可以設法在雅典周圍再堅持一天時間的防禦,使部隊利用這一天時間從拉夫裏昂港附近海上撤退。雖然這需要走較長的路程,但普迫克隻剩下這個機會了。德軍正在南進的地麵部隊不十分清楚這些情況,他們本來是可以乘第4旅完全處於孤立無援並正尋找新的逃跑路線時奮力推進,將其消滅的,但德軍誤把第4旅認為是少數後衛部隊,沒有全力追殲。4月27日夜間,普迪克帶領剩下的部隊從拉夫裏昂港全部撤離。其他已通過科林斯大橋的英聯邦軍和希軍也迅速向莫內姆伐西亞等港口集中,陸續撤離半島。

27日,德軍1個機械化師從帕特雷港登陸,至科林斯城與斯特姆率領的傘兵會合後,即向南麵納夫普利昂、卡拉梅、莫內姆伐西亞等港口追擊。但德軍晚到了幾小時,英聯邦軍和希軍已全部乘船撤走。

此次作戰中,德傘兵陣亡63人,負傷158人,失蹤16人,運輸機無一損失。英聯邦軍損失近1000人,希臘軍損失近1500人。

德軍對科林斯大橋的空降突擊,由於發起的時間太晚,未能阻止盟軍的多數部隊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而且沒有保護住橋梁,使追擊的德軍受阻,所以這次行動不能算是成功的。但德軍極其成功地進行了陸空協同作戰,在傘降著陸之前,戰鬥機、轟炸機給予了密切的支援。而英聯邦軍由於過高地估計了德軍的空降力量,對抗擊傘兵失去信心;加上一再撤退的疲勞和不斷遭到德軍飛機的轟炸掃射而被弄得暈頭轉向,因而注定了失敗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