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第16集團軍在占領西裏伯斯島以後,又於2月20日向南進攻帝漢島。在進攻帝漢島時,日海軍傘兵營又一次實施了空降突擊作戰。
帝汶島又名的摩爾島,當時有3000餘荷蘭、澳大利亞軍隊駐守。日軍在進攻帝汶島時,下達給傘兵營的任務是,在海軍陸戰隊登陸時,傘兵在該島南部的邦富伊機場附近空降,占領機場,保障航空兵按時進駐和使用機場,同時切斷守島荷、澳軍隊的退路。實施空降前,傘兵營根據萬雅誌空降作戰的經驗,對空降作戰的組織工作進行了一係列改進,如傘降地域不要靠機場大近,而是在離機場幾公裏以外,輕重機槍不要與傘兵分開空投,而由傘兵攜帶空降。空降分兩個梯隊,第一梯隊450人,由第1、第3連和營部組成;第二梯隊250人,主要由第2連組成。
2月21日拂曉,日海軍陸戰隊兩個營在數輛坦克配合下,開始在帝汶島南端古邦登陸。10時,空運傘兵營第一梯隊的30架運輸機在根達利機場起飛,在戰鬥機的掩護下,航行700公裏,直達古邦以東28公裏的邦富伊機場。當時機場上空天氣很好,飛機從700米降為100米後開始傘降,傘兵著陸後隻遇到微弱抵抗。第1、3連很快集中起來,收集完空投物資後,立即向機場前進。此時,海軍陸戰隊正在古邦登陸,傘兵為了加快行進速度,放鬆了對守島敵軍的警惕,在前往機場途中,遭到守衛機場荷軍的突然襲擊。經過激烈戰鬥,傘兵兩個連的人員傷亡都過半,各排排長全部陣亡。傘兵無力前進,當夜隻好就地休息。第二天淩晨再發起進攻時,邦富伊機場已被日軍登陸部隊占領。傘兵第二梯隊在第一梯隊與機場守敵遭遇時,在原空降地域傘降,第二天上午趕到機場,與第一梯隊會合。
日軍空降兵的另一支部隊,即日本陸軍傘兵第1旅,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第25集團軍進攻蘇門答臘戰役中,首次在巴鄰旁機場進行了空降作戰。
盛產石油和橡膠的蘇門答臘,一開始就是日軍作戰計劃中必奪的重要目標之一。1942年2月中旬,日軍第25集團軍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將決定,首先在巴鄰旁實施空降突擊,以此迅速進攻和占領蘇門答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