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晉商: 皇商政商,左右逢源(1 / 1)

邊商業鹽揚州,獨辟萬裏茶路,票號彙通天下,販煤再度暴富。僻處內地的晉商自明朝中葉至今,五百年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商業舞台上,其間雖幾度浮沉,而每每絕處逢生,堪稱不老傳奇。他們為何能做到這一點?

晉商數百年發展曆程中,可發現一條隱約的主線:明清時期,晉商借地近京畿之便,向權力中心靠攏,緊跟時局變化,無論是明朝政府推行“開中法”後率先介入食鹽專賣,還是明清易代之際與清朝合作,取得“皇商”身份而壟斷中俄北方邊貿,乃至清中期利用京城的政經輻射效應,將票號這一金融創新推行全國,都有賴於其政治上的敏感與靈活適應能力。民國時閻錫山對山西地方工業化的強力推動,到近年來不時爆出的山西地方官員強力介入煤礦業牟利的傳聞,仍可見“政商”餘脈綿綿不絕。

由此觀之,晉商過去數百年的輝煌,固然由於其自身的勤勉、敏銳、誠信及內在凝聚力等種種優點,但也不可否認其依附於權力而生存興旺卻又起伏無常的本性,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漫長中國商業曆史傳統中的常態,迥然有別於相對自由獨立發展的西方商人階層。或者,這才是我們今天回溯晉商曆史的最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