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時間可以擠出來——忙媽媽也是好媽媽(1)(1 / 3)

工作、應酬、聚會、家務……上班族媽媽真是忙得團團轉,常常沒辦法抽出時間來教育與陪伴孩子。不過,這可能都是忙碌的生活帶來的一種“假象”——時間並不是沒有,隻要媽媽有心、願意“擠一擠”,還是有很多空閑可以給孩子的。可別小看這幾分鍾幾小時,日積月累,媽媽們就會看到令人驚喜的效果。

左手愛,右手責任,時間越用效率越高

出於提高生活品質的外在需要,提升自我的內在需求,如今很多80後女人即使升級做了媽媽,多半也要重新回歸職場,而不能在家中擔任全職媽媽。對於上班族媽媽來說,一邊是對孩子無盡的愛和教育義務,一邊是對職場的責任,兩邊都不能偏廢,且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就讓很多上班族媽媽不禁心生懷疑:自己能夠兩手齊抓,兩邊都不誤嗎?

擺在我們麵前的客觀事實是,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說,相對於上班族媽媽,全職媽媽在時間和精力上是十分占優勢的。她們能給孩子大把時間和全身心的關注,上班族媽媽是望塵莫及的。但這就表示上班族媽媽教育孩子的效果一定比不上全職媽媽,或者自己和孩子的感情交流一定比全職媽媽要差一些嗎?這是不成立的。

首先,全職媽媽並不一定能高效利用每一分鍾來教育孩子。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全職媽媽許是被帶孩子的勞累和無盡重複的枯燥消磨了“意誌”,於是大多數時候都將照顧好孩子的起居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隻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不受傷,那就算達到了媽媽的目的,媽媽就會放鬆自己,緩解疲勞。這就導致有些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媽媽看自己的電視,眯著眼小睡,隻要孩子沒有饑餓、哭鬧,媽媽和孩子的溝通就幾乎為“零”。這種態度一旦形成習慣,對於教育孩子是非常有害的。甚至可以說,這會導致媽媽對孩子基本沒有“教”,而隻滿足於將其養大。

上班族媽媽則不同。她們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本來就很少,回到家之後,除了關心孩子的溫飽問題之外,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和孩子玩耍一番,檢驗孩子白天都學習到了什麼;而當她們看到孩子某些不好的習慣時,也會立刻“挑”出來,引導孩子改正。這樣一來,一方麵在孩子的印象中,媽媽隻要在家,就會和自己玩耍、溝通,親子效果當然是非同一般;另一方麵,從媽媽的角度來說,媽媽就是最高效率地利用了時間,雖然隻是在工作之餘和孩子進行了短暫的互動和交流,但教育的效果卻可能和全職媽媽不相上下,甚至高於全職媽媽;而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上班族媽媽更是不會輕易輸給全職媽媽。

丁寧升級做媽媽已經半年了,眼看著寶貝妞妞一天天長大,丁寧開心的同時,也不斷萌生著重回職場的想法。很多人都勸丁寧,說一方麵孩子太小,突然離開媽媽會不適應,和媽媽之間的感情也會變淡;另一方麵,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可能因此而變得差一些。丁寧反複思量,考慮到育子費用的昂貴以及個人發展,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去上班。

丁寧知道,妞妞已經學會認人了,也對自己的聲音非常熟悉。於是,為了不讓妞妞在“漫長”的十小時分隔之後忘掉自己,丁寧堅持每天往家裏打兩個電話,並且請婆婆將電話放在妞妞耳邊,和妞妞親切地說幾句話。妞妞雖然還不能和媽媽對話,但她隻要一聽到媽媽的聲音,立刻就會笑起來,還手舞足蹈地抓著電話“咿咿呀呀”。而到了晚上丁寧回家的時候,妞妞見到她更是興奮,總是“一撲一撲”要到丁寧的懷裏。丁寧呢,更是格外珍惜晚上和女兒相聚的時間,總是悉心嗬護,並盡量騰出最多的時間來和她交流。

隨著妞妞一天天長大,丁寧驚喜地發現,和很多生活在全職媽媽嗬護下的孩子相比,妞妞並不那麼依賴媽媽,也沒有“離開媽媽就哭鬧”的毛病。另外,妞妞的表達能力還比其他孩子要好一些,因為她每天都在盼望媽媽回來,要和媽媽“暢談”一番,告訴媽媽自己白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吃了哪些好吃的。

當然,偶爾妞妞也會舍不得媽媽去上班,但丁寧從來沒有因為妞妞的眼淚而妥協過一次,她反而趁著這個機會教育妞妞,讓妞妞明白:一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媽媽上班掙錢養家就是媽媽的一大責任;二來,奶奶照顧妞妞也是很辛苦的,妞妞要懂得感謝奶奶,聽奶奶的話。在這樣的教育之下,妞妞顯然要比同齡孩子懂事一些,甚至在看到別的小朋友離開媽媽哭鬧的場景時,妞妞還會像個小大人一般,主動安慰小朋友。

上班族媽媽能夠更高效率地教育好孩子,第二個表現在於,媽媽獨立、自信、堅強的一麵,本身就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很多孩子在“嘰嘰喳喳”聊天的時候,都會自豪地說“我媽媽是醫生”“我媽媽是部門主管”“我媽媽是個優秀員工”……也許孩子並不明白那些職稱代表的是什麼,但媽媽在職場中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就足以讓他們在自信心上“高人一籌”。也就是說,上班族媽媽對於孩子自信、獨立的教育,很可能就贏在了起跑線上。而全職媽媽,則很難給孩子這種優越感,更難以通過言傳身教來教育孩子獨立、自信、奮鬥。

第三個表現在於,上班族媽媽是與時俱進的,是在不斷接收新事物的。她們每天會從職場中遇到不同的見解,在工作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另外職場生活,也會使媽媽的眼界變得愈加開闊。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媽媽的教育觀念,就好比每天都在教育孩子的課程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得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永不過時,永遠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廣度。顯然,這是全職媽媽不能比的。長期與家務為伴,全職媽媽的思想很難保持進步,更是難以在教育問題上取得新的領悟和突破。

可見,上班族媽媽能夠培養和孩子之間深切的情感,帶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都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因此,上班族媽媽一定要對自己樹立信心,堅信工作和育子都能兼顧。

職場媽媽育子經

對於上班族媽媽來說,工作並不是給教育拖後腿的事情,隻要媽媽擺正心態,就會發現,工作其實更像是教育孩子的“助力劑”,工作使媽媽精力旺盛、思想前衛,也使媽媽將更多的閑暇時間放在孩子身上,這些都有助於媽媽教出一個更優秀的孩子。

和孩子做一對快樂的早醒鳥兒

提到早晨,上班族媽媽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一覺醒來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於是邊急急忙忙地穿衣服,倉促準備早餐,一邊喊叫著讓老公孩子起床;在孩子的不滿聲中硬邦邦地給孩子穿衣、洗臉,匆匆催他吃完早餐,抓起書包把他推到學校。有時孩子嘟嘟囔囔地說些什麼,媽媽也沒空去聽,急匆匆地將孩子送到老師手裏,自己上了公交車,才突然想起,孩子剛才好像和我說什麼了……而對於孩子還沒有上學的媽媽來說,更多的則可能是自己忙忙碌碌地為上班做準備,穿衣、洗漱、吃飯、整理,最後和孩子說一聲“再見”就匆匆出門。

早上的時間十分緊張,很多上班族媽媽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但如果媽媽肯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個匆忙的早晨是否少做了一項最重要的功課呢?或者說,當你晚上回到家中之後,是否會發現自己和孩子好像隔了很久都沒有交流一樣?再換句話說,早上那個和孩子幾乎“素不相識”、匆匆忙忙外加高聲說話的媽媽,是否會讓孩子產生一些距離感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對於上班族媽媽來說,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本來就很寶貴,如果一整個早上都在忙碌、煩躁中度過,而錯失和孩子的交流,那麼前一天晚上和孩子溫情互動產生的感情,恐怕就要在這個早上被消磨幹淨。這就啟示上班族媽媽,早上寧願少賴一會被窩,也要抽出一段時間來和孩子聊天、互動。早晨的氣氛通常是比較寧靜的,沒有汽車鳴笛、人聲鼎沸,有的隻是悅耳的鳥聲。在這樣的氛圍中,如果媽媽能輕輕地撫摸孩子,和他愉快地聊一會兒天,那麼想必孩子的一天也將會是快樂的,是對媽媽充滿懷念的。而媽媽呢,這一天的工作狀態多半也是充滿鬥誌的、心曠神怡的。

很多專家指出,在孩子開始吃奶階段,父母就要和孩子不斷地進行語言上的交流。這時孩子雖然還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但他們對來自父母語言的刺激是極為敏感的,也是最願意接受的。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媽媽在醒來後和孩子做一番溫情的“交談”,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會非常平穩,精神也很好,而有別於一離開媽媽就會煩躁不安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孩子一天的精神會非常好,媽媽一天的工作狀態也會不自覺地愉悅起來。而更令媽媽驚喜的是,孩子不但早上不會因為媽媽的離開而哭鬧不止,而且晚上見到媽媽時還會異常高興——這是因為媽媽早上給孩子留下了很好的感受,孩子很期待再次見到媽媽。

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早上與媽媽的交流就顯得更為重要。一般來說孩子兩歲半就上幼兒園了。雖然幼兒園基本就在自家社區裏,但很多媽媽為了節省時間,總是在給孩子收拾好之後,趕鴨子上架似的將孩子催促到車裏或者自行車後座上,心裏琢磨著當天繁瑣的工作,心不在焉地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就萬事大吉。這樣孩子即使有心和媽媽說說話,媽媽通常也聽不進去幾句。時間一久,孩子的積極性就會降低,也逐漸失去和媽媽交流的興趣。試想,如果媽媽能夠每天早起30分鍾,準備好一切事物之後,拉著孩子的手,在早晨清新的空氣中慢慢地走到幼兒園,與孩子說說話,那麼效果當然是截然不同的。

馬靜有個外號叫“睡美人”,她最大的嗜好就是睡覺,每天都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匆匆忙忙起床,別說和孩子聊天了,能讓孩子吃一口溫熱的早餐就算不錯了。馬靜一直以為這是自己的生活習慣,隻要不耽誤孩子上幼兒園、自己上班,就不用刻意去改變。但最近,馬靜逐漸發現,都已經上了幼兒園大班的心心,卻還不如剛入園的孩子愛說愛笑,更不如其他孩子願意與媽媽交流。馬靜反思了很久,也查了一些相關資料,才意識到,也許自己太“懶”了,早上的時間通通用來睡覺,很少耐心地和孩子溝通,長期下來,就導致了孩子即使想和自己說話,也要默默地吞回去了。

為了孩子,馬靜決定改變自己多年來的習慣。馬靜將鬧鍾往前調了一個小時,並注意在晚上催促孩子早睡一會,以保證孩子的睡眠。而自己,則無論多困也要堅持在鬧鍾響的時候醒過來,並用溫和的撫摸將孩子“叫”醒。接著,她就會問:“心心昨晚睡得怎麼樣呢?有沒有做夢?”心心如果回答“做了”,馬靜就會繼續很有興趣地追問:“做的是什麼夢,可以跟媽媽講一講嗎?”麵對媽媽突然的轉變,心心當然也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小孩子都是很喜歡表現,喜歡和媽媽交流的,於是就會繪聲繪色地講起自己做的夢,馬靜也總是饒有興致地聽著,時不時還和心心討論一番。這樣在被窩裏愉快地聊30分鍾之後,馬靜就會按部就班地做一係列的起床、吃飯工作。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離上班還有一段時間,馬靜就會利用多餘出來的時間,邊送心心上學,邊和她談起天來,通常會問問她,今天她想學會什麼,老師打算教什麼,等等。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