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育子經
晚上的時間可以說是陪伴、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段”。媽媽不要小看這一兩個小時,如果利用得好,就能教出一個健康、積極、活潑、出色的孩子。所以,媽媽們拋開肥皂劇、拋開家務、拋開繁瑣的工作,盡情地和孩子享受一個安靜、有趣的夜晚吧。
周末了,創造一點美好的親子記憶
忙完了一周的工作,好不容易迎來一個周末,上班族媽媽可要好好利用這個時間,和孩子創造一點美好的回憶。
在這個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的時代,很多媽媽選擇讓孩子在周末去參加一些輔導班,學習一技之長。媽媽們認為這是對孩子負責的做法,畢竟藝多不壓身,孩子學得越多,在未來的社會裏就越容易立足。但這就導致了下麵這樣的現象發生:孩子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本來就很短,在周末時還要被媽媽催促去上輔導班,媽媽和孩子之間感情交流的機會自然就會因此而大量減少,影響母子或母女的感情,這是其一;其二,孩子永遠無法體會到一個自由的周末是多麼美好,無法想象賴在床上迎接陽光,和媽媽一起到戶外玩樂的愉快感覺,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媽媽匆忙的背影和喋喋不休的嘮叨,還有上不完的輔導班。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哪怕對所學的內容再有興趣,恐怕也要被無盡的重複和奔波的勞苦弄得沒有興致,而隻是強迫自己去學了吧。更何況,80後媽媽的孩子年齡尚小,很多輔導班並不出於他們的喜好,而是媽媽為之選擇的。
試想,周末的早上,別的孩子還沒有從美夢中醒來,自己的孩子就要頂著早上的涼氣奔赴輔導學校了;別的孩子像隻自由的鳥兒一樣,在戶外“嘰嘰喳喳”地玩耍一天,而自己的孩子傍晚卻像一隻累壞了的小牛,垂頭喪氣地從學校走出來。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不僅孩子的學習難有長足的進步,還有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變得越來越內向、抑鬱。可見,周末的最佳選擇,絕不是趕鴨子上架,硬帶孩子去學習各種所謂的技能,而是放飛孩子的小心靈,在玩耍中加深和孩子的感情,給孩子一些美好的回憶。
美好的周末,當然要從早上的“賴床”開始。上班族媽媽平日裏很少能夠躺在床上迎接晨光的到來,孩子更是少有機會和媽媽一起賴床。到了周末,媽媽不妨別急著起身,靜靜地等待孩子醒過來,等他來用稚嫩的聲音“叫醒”自己,甚至“嘻嘻哈哈”地嘲笑“媽媽是個懶蟲”;等他調皮地鑽進自己的被窩,用小手勾住自己的脖頸;等他“叭”地在自己臉蛋上親一下;等他親昵地用小手將自己的臉輕輕扭成“鬼臉”“笑臉”;等他撓自己的癢,然後互相咯咯地笑成一團……這些都是隻有做了媽媽的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感,媽媽們如果錯過,當然是一種損失;而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和媽媽進行親密交流、培養感情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母子、母女之間的感情會在這個過程中迅速升溫。這些,都是趕著孩子去上輔導班的媽媽所體會不到的。
早上的陽光迎接得差不多了,吃過早飯,還有一整天的精彩內容等著媽媽去安排。要想做一個優秀的媽媽,那麼就請暫時拋開不必要的、過於細節的家務吧。有孩子的家裏,本就無法保持完全整潔,更缺少一份家的隨意和輕鬆。簡單地整理完屋子,保持基本的整潔就可以,千萬別讓沒完沒了的枯燥家務毀掉了你和孩子的寶貴光陰。如果媽媽還不確定這二者之間的取舍,那麼隻需回頭看看孩子那渴望的眼神,以及那對隱形的、早已蠢蠢欲動的“小翅膀”,就應該知道,美好的周末被家務占據是一種多麼嚴重的浪費。
周末帶孩子出去玩,如果路途不是很遠,那麼就放棄憋悶的汽車,用騎單車的方式代替吧。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也讓孩子在開闊的視野中盡情馳目,這種愜意是坐車、開車遠遠體會不到的。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和媽媽一起玩耍更是孩子最大的快樂。帶孩子到了目的地,媽媽不要做一個“典型的大人”,端端正正地站在旁邊看孩子玩,這也是在浪費大好的親子互動時機。不妨蹲下來,回歸童年,和孩子一起玩他所感興趣的遊戲,享受分享、分擔、共同協作的感覺。
張琳的女兒甜甜上幼兒園已經有兩年了。每周一,張琳送甜甜到園裏的時候,都會聽到其他家長在討論,周末又帶孩子去上了什麼輔導班,還不斷抱怨孩子學得不怎麼樣。看著那些孩子無精打采的樣子,再看看甜甜那個歡騰勁兒,張琳很確定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張琳從來沒有想過給甜甜報什麼興趣班,至少在甜甜年齡還小的時候是這樣的,她希望甜甜將來能夠自己選擇一個真正有興趣的去學。現在這個年齡,就讓甜甜先享受一下美好自由的童年吧。
每個周末的早上,張琳都故意賴在床上,等著甜甜那個“小魔頭”來給自己搗亂。甜甜不是撩起被子撓張琳的腳心,就是對著張琳的臉輕輕地吹氣,直到弄得張琳癢癢的,再也憋不住笑。然後甜甜就撒嬌地貼在張琳身上,要和張琳鑽一個被窩。母女兩個總是躺在床上,商量好當天要去哪玩,再唱著兒歌起床。
一般情況下,張琳會帶甜甜到附近的公園、遊樂場玩一天,偶爾也會帶甜甜去水上樂園、動物園。但無論去哪裏玩,張琳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遊戲當中,和甜甜一起分享甜蜜,一起解決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在張琳這樣“放鬆”的教育之下,甜甜不僅很少出現消沉、疲憊的神態,看上去總是活躍開朗,並且她的反應力也特別快,遇到事情總是能主動思考解決辦法。
很多媽媽覺得孩子在周末的時候玩耍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情,而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提早進入學習階段,贏在起跑線上。但其實,玩就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方式之一。孩子能夠在玩中獲得快樂,在玩中不斷地成長,身體、情商和智力都能在玩中得到快速的發展。因此,媽媽不用費力安排孩子的周末,隻要帶著孩子出去玩一玩,就是對他成長最好的幫助。
在玩的時候,媽媽要盡量聽從孩子的“指揮”,傾聽孩子的心聲,玩什麼、怎麼玩,都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更有主見,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陪伴孩子的態度也要積極一些,不要以長輩的身份來看管、監督孩子。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玩,你就會發現很快就能融入到孩子的童真世界裏,和他共同享受一份愉快。
職場媽媽育子經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認知世界、學習知識最好的方式之一。媽媽如果在周末給孩子創造一點美好的回憶,那麼就讓孩子遠離學校、輔導班,和他一起到戶外玩一天,讓孩子在享受遊玩歡愉的同時,身心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在長假裏放飛心靈
忙碌的工作終於暫時告一段落,迎來一個短暫的小長假。這時80後的媽媽們會選擇怎麼度過假期呢?如果你在做媽媽之前,選擇的方式是補覺、宅著、大掃除,那麼在你升級當了媽媽之後,這些方式都應該被換掉,改成“帶孩子遊玩日”“帶孩子走親日”“帶孩子放鬆日”……
很多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質疑:就算我不補覺、不在家宅著,那麼打掃衛生的事情也要放到一邊嗎?這樣家裏豈不是很髒、很亂。其實,這些都是媽媽平日沒有統籌規劃的結果。如果媽媽們能夠每天抽出一小點時間來做做家務,而不使家務堆積如山,那麼長假來臨的時候,怎麼會被家務所困擾呢?更何況,對於孩子來說,一個窗明幾淨、一塵不染的家,遠遠比不上外出玩一玩、長長見識,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激情和喜悅。
雖然孩子隻要能和父母待在一起就感覺很幸福,但如果媽媽想利用好難得的長假,就應該讓孩子在玩的同時增加一些見識。因此,長假最好的選擇之一,就是帶著孩子到稍遠的地方旅遊。旅遊是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不錯的方式。一家人在陌生、風景如畫的他鄉遊玩,品嚐各種美食,是一種很微妙、很美好的感覺,能夠最大程度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充滿異域風情、各種新奇事物的地方,孩子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很多事物,懂得很多道理。這是平時在家中,去附近熟悉的公園等都比不了的。
旅遊的一些細節,還能使孩子“一夜間長大”,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比如,計劃出行前,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目的地,及其主要景點、氣候特征等,然後讓孩子自己思考,都需要帶哪些東西出門,並且自己整理行李。對於孩子的想法,對的媽媽要表示讚同和欣賞;不對、不全的,媽媽也不要直言否定,而是要給孩子一定的提示,讓他自己發現錯誤,並想出正確的做法。旅遊過程中,每天出門前收拾隨身行李時,媽媽也可以采用這個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自理能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買零食、買門票、照相等事情,都可以讓孩子來代勞,甚至行程路線,媽媽也可以參考孩子的想法。假如媽媽果真在整個旅行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做決定,那麼旅行歸來之後,媽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驚人的成長。
當然,長假期間除了出遠門旅行之外,還能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帶孩子進行一場郊遊,讓孩子有充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帶孩子露營、野餐,讓他學習生存本領,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領孩子參觀一場漫畫展,讓他的心靈在藝術的熏陶中得到升華和淨化。此外,根據季節不同,可安排的有益活動也很多。比如,春季帶孩子去植樹,讓他在了解、親近大自然的同時,知道保護環境的可貴;夏季和孩子去看海,感受大海的遼闊,開闊孩子的心胸,並讓孩子在水的包圍中釋放所有激情的細胞;秋季來臨時,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到附近的果園采摘,體會勞動的不易和樂趣,讓孩子懂得耕耘才有收獲,懂得珍惜每一粒食物;冬天可玩的也很多,溜冰、滑雪、看雪景,每一樣都能引起孩子濃濃的興趣。總之,媽媽要充分利用珍貴的長假,多帶孩子接觸一些平常不易接觸到的事物,讓孩子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也學習一門在學校和家裏學不到的本領。
除了和世界之間的交流,媽媽還能在長假期間讓孩子去接觸一些“新鮮”的人,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比如,帶孩子參加一些和其他父母聯誼的活動,帶孩子到較遠的親朋好友家裏玩樂。這些地區和所接觸人的改變,也會讓孩子感覺到新鮮,體會到不一樣的樂趣。
五一小長假馬上來臨了。白珠在思索著,帶寶貝兒子淘淘到哪裏去享受這難得的長假呢?去旅遊吧,一來五一假期的人流量實在太大了,容易發生事故,孩子看景點也不太便利;二來清明節剛帶孩子到附近郊縣看了杏花節,也沒必要外出得這麼頻繁。想來想去,白珠還是決定帶淘淘到鄰近城市的姐妹孫雅家裏玩兩天。白珠給孫雅打了一通電話,商量這件事,孫雅一聽就痛快地答應了:“我家蜜蜜早就無聊得想找人陪她玩了。你們能來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