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徐徐地教導準媽媽們如何平靜心境,享受呼吸帶來的通體舒泰。這個過程持續大約五分鍾。
一開始大部分準媽媽都覺得費解,但隨著她們漸漸摸著門路,完全的完整的呼吸循環令她們感受了周身盈滿生命之氣的感覺。用一個直白的類比就是,保持固定的姿勢很久之後盡情地伸了一個大大懶腰,盡情的舒展帶來一種極其通透的舒爽感。
平時隻遵循本能進行呼吸的器官,一朝掌握到打開胸襟與腹腔的呼吸法,那種徹底釋放打通阻滯的感覺,簡直不能更棒。
直到羅民旭喊停,準媽媽們還意猶未盡,她們剛摸著一點門路,還沒過癮呢。
考慮到部落人的超強體質,羅民旭又帶著她們練了一會兒。然後才進行下一個步驟。
接下來就著坐著的姿勢,羅民旭和她們一起做了一些與腿部、手臂肩背和腰相關的姿勢,並結合呼吸的節奏,循序漸進。
做到貓式,羅民旭幹脆走動起來,畢竟這個動作需要跪在地上,需要確保安全。
這個動作主要舒緩肩背脊椎神經的壓力,緩緩使腰背下沉時,有一個準媽媽哎地叫了一聲,“哎呀,這個動作太舒服了!我的腰都長開了似的!”
羅民旭笑了笑,“保持呼吸,保持穩定。”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她別一驚一乍。
那位媽媽吐了一下舌頭,端正了表情。
“大家可以不用那麼緊張,這個運動要求的是平和,太過緊張或緊繃就沒那麼好的效果了。”聞言,好幾個人都明顯地舒緩了不少。
這時候,教室外頭圍觀的人漸漸也認真起來了。
起初都覺得跟蝸牛似的慢吞吞的動作沒什麼效果,可看孕婦們的神態和情緒,好像還真管用?
反正準爸爸們算是放心了。不用爬上爬下,就這麼伸伸腳,伸伸手,彎彎腰,還真的挺安全。於是心大一點的就安心地忙正事去了,謹小慎微還繼續遠距離守衛著。
一節課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按羅民旭的計劃,一節課四十五分鍾左右就差不多,但結合到部落人的實際情況,最後拉長到一個小時。
最後的放鬆部分,大半的準媽媽都睡著了。羅民旭倒是像當年的老師那樣提醒她們,可惜沒用。他懂,那種睡著的狀態非常放鬆,像全身都分散成了輕飄飄的羽毛,卻沉入了深睡眠區裏。
茱莉安收起攤子物件站起來,長長地吸了一口氣,鬆口道:“真是一次非常舒服的體驗。我信你了,小旭。”
敢情之前還懷疑著呢?羅民旭揉揉鼻子,嘿嘿笑了兩聲。
其他人紛紛表示,多多少少都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受。至於好處和效果,顯然是沒法靠幾節課就能達成的。
教室清空後,羅民旭大咧咧地仰麵癱倒在地。中間他好幾次給大家重複示範動作,實話說一個小時下來還真是有點疲乏。
他望著屋頂上垂掛的一根草繩,享受短暫的平靜——不知道奧斯頓忙什麼去了?
“你是說,瑪卡斯最近頻繁打聽‘那兩隻’幼崽?”此時的奧斯頓身在部落之外,他打算抓點嫩滑的狸子為羅民旭第一天開課作慶祝。這是其一,其二則是與夥伴交換情報。
殺死幼崽的人雖然已經落網和處理完了,但奧斯頓和其他人多多少少還會留意部落裏的情況。近段時間,但凡外出,都能撿回幼崽,部落中人大多都欣喜異常,繼而忽略了一些疑點,譬如十個幼崽裏九個都是烈甲族的。
奧斯頓深得深得沃爾頓真傳,心思較其他人更為縝密。
可以說他謹慎,也可以說是他天生的直覺。反正他多留個心眼也費不了多大勁。
奧斯頓沒打算真得到什麼結果,卻沒想到還真收獲了不一樣的消息。
瑪卡斯?
當初用阿薩姆和阿捷林冒充新生幼崽是冒險一搏,畢竟如果當時有梳冠鳥族人是獸形的話,從空中俯瞰一下就能發現不對了。指不定他們還要怎麼掩飾。還好當時全員還是人形,化獸也不是短短一天就可完成的。
事情結束後到現在,大部分人仍舊不知內情。他們尋找那兩隻幼崽跟尋找其它幼崽是一視同仁的,並不覺得太過特殊。眾人多是相互交換情報看哪裏幼崽出現得多。
特意一再提及當天兩隻幼崽的人,隻有他的這位好友。
疑竇頓生,奧斯頓的感覺不太妙。不過,結束狩獵回家時他沒有將這些擔憂告訴羅民旭。
今天羅民旭開門紅,得到二十多位準媽媽的全數好評,是個值得慶賀的開心日子。起碼先讓晚飯吃得順心,再談其它。
翎今天幫忙他們照顧阿薩姆和阿捷林,送孩子回來時幹脆留下吃飯。
一頓飯吃得大家心滿意足,羅民旭特意下廚,涼拌了一個黃瓜,好歹來部落那麼久,居家方麵這也算是一個長進了。翎的廚藝倒比奧斯頓更好,口味更偏向小孩,於是深得阿薩姆和阿捷林的青睞。
其樂融融,歡聲笑語。
羅民旭覺得好像活在童話世界裏,雖然也有惡毒的反派,但邪不勝正,主人公和他的小夥伴,最後還是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他發自內心地覺得,這才是正經過日子的節奏。有喜歡的人,有家人,衣足飯飽,事業有望。
隻要這樣穩步發展下去,未來就不用愁了。
如果奧斯頓知道羅民旭的憧憬,肯定不會挑飯後說瑪卡斯的事。
無奈,他不知道,而且時間不等人,一想到可能還有漏網之魚就無法安生。他有感覺,也有理由相信,這將是最後一次收網。以後,他會讓羅民旭過上兩人都想要的好日子。
毫無疑問,現在的他可以打心裏肯定自己深愛著羅民旭,希望對方每天更快樂多一點,他卻始終是那個分得清輕重的獸人勇士。有些重要的事關他們二人的事,他希望能與羅民旭並肩麵對,而非單打獨鬥大包大攬,將對方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