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驚奇的尋寶之旅(4)(1 / 2)

而最近期的所謂科學考察隊發現基德船長沉船的消息也是捕風捉影,自相矛盾。有說在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嶼附近的(2000年,巴裏克利),有說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域的(2007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考古隊),莫衷一是,但同樣部沒有發現寶藏的報道。巴裏克利隻找到了一隻可能是海盜遺物的啤酒杯,而印第安納大學的考古學家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寶藏就是殘骸本身”。因為船上可能存在的寶藏早被盜走,而船的建構和裝備則保存完好,正可以用來了解真正的加勒比海盜的曆史麵貌。澳大利亞黃金礁之謎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先生引用裴多菲的這句詩是想告訴人們隻管堅持著去努力,不必有太多的顧慮和計劃。當初人們懷著無限的希望來到號稱“羊背上的金山”的澳大利亞,有的人成功了,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有的人同樣成功了,隻不過得到的是他們沒想過的。沙漠中的黃金礁

在19世紀末期,澳大利亞東南部巴拉臘特和庫爾加迪的淘金潮達到頂峰的時候,一名來自維多利亞的水手劉易斯·拉塞特卻在這時獨自一人來到澳大利亞中部的麥克唐奈山脈,渴望找到傳說中的紅寶石礦。他的一位朋友告訴了他這件事情,並明確指出這隻是一個傳說,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工作十幾年的輪船,準備前去試試自己的運氣。

拉塞特不是很熟悉麥克唐奈山脈一帶的地形,艱苦跋涉了40多天後,所看到的仍然隻是無盡的灌木叢和無際的沙漠。巍然聳立的紅色山崖阻斷了他的進路,也阻斷了他對紅寶石礦的向往。就在拉塞特絕望地準備原路返回時,他忽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一條石頭排成的直線,筆直地伸向遠方,消失在沙漠的盡頭。開始他以為是有人在此修路,但他沒有發現任何人的蹤影,而且石頭的樣子渾然天成,也不像是被開采來修路的。拉塞特感到非常好奇,隨手撿起一塊石頭仔細觀察,發現石頭的顏色有些異常,在陽光下泛出淡淡的綠色光澤。拉塞特隱隱感覺到石頭裏麵有些東西,便用隨身攜帶的工具敲開了它。他看見了薄薄的一層黃金!他興奮地跳了起來,沿著石頭一口氣跑出去幾英裏,直到它們完全沒入地下。他用手挖了一下細軟的沙子,發現這條石頭的直線仍在沙層下麵向前延伸,拉塞特意識到,自己找到的是一個真正的黃金礁!倒黴的懷表和迷失的寶藏

當時興奮的拉塞特顧不上口袋裏的水和幹糧都已快要用完,繼續在附近一帶徘徊搜尋。他的馬匹因為找不到食物餓死,水也終於喝光了,無可奈何之下,他隻好隨手撿了幾塊石頭作為樣品,準備離開。他獨自一人在沙漠裏摸索,來時路上的標記已被黃沙掩埋,他迷路了,終於體力不支倒了下去。恰在這時,一位來自阿拉伯的商人從此路過,發現了奄奄一息的拉塞特並救了他。感激的拉塞特告訴了他黃金礁的事,並拿出自己的樣石給他看。與阿拉伯商人同行的是一名叫做哈定的人,他曾是一名地形測量師,他檢測了拉塞特的樣石,認為他確實發現了金礦,便要求與他一起再去尋找。

1900年,他們組織了一支裝備齊全的尋寶隊,將大量的儀器、食物和水馱在駱駝的背上,在拉塞特的帶領下再次向黃金礁出發了。憑著模糊的記憶和一支懷表的指針所指示的方向,他們再次找到了黃金礁。哈定進行了粗略的測量,黃金礁長達15米,最寬處有4米,暴露在外麵的地方有兩米。這是一處規模不小的金礦。按照之前的約定,他們將黃金礁劃分為兩份,一方擁有其中的一份,然後各采集了一些樣品,準備回去招募人馬前來開發。

然而當他們幾星期以後返回出發地時,哈定突然告訴大家一個糟糕透頂的消息,他發現他們一直用來指示方向的懷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走得不準了,整整慢了75分鍾!原本興高采烈的人們一下子陷入了沮喪的情緒,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這一趟艱苦的旅程徹底白費了。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黃金礁,但是卻再次失去了它確定的方位。如果要再來時,仍然隻能靠模糊的記憶和漫長的搜索。然而記憶是不可靠的,隨著時間的延長會變得無法辨別,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再去一趟。然而看著駱駝背上幹癟的給養袋和空空的行囊,人們猶豫了。實在無可奈何,他們隻好回去尋求資助,等到合適的時候整裝重來。

這時在澳大利亞巴拉臘特和庫爾加迪的淘金潮方興未艾,人們在那兒隨便就可能挖到重達50千克甚至100千克的金礦石,所以誰也不肯放棄眼前這確定無疑的發財機會去跟這幫乞丐般衣衫襤褸的尋寶者搜尋那虛無縹緲的黃金礁。拉塞特和哈定四處展示他們帶回來的金礦樣品,盡管人們承認那確是不可多得的高純礦石,但還是沒有決心放棄到手的財富跟他們走。拉塞特經不住這樣的打擊,精神有些失常,每天念叨著遙遠夢中的黃金礁,埋怨著哈定那隻倒黴的懷表,再也沒有片刻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