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你來自哪裏(1 / 2)

青帝城坐落於東唐偏南,因其地處繁榮,又有遠近聞名的東唐六宗之一,小西天坐鎮,故此每日皆會呈現出一片繁盛景象。因城中人族數量相當龐大,每日都會上演著許多稀奇古怪的故事,也正是同一個原因,這些故事最多隻能存活一頓飯的功夫便會被人遺忘,舊的故事尚未焐熱乎,新的故事便已經開始流傳。

一名外來的十六歲小和尚挑戰小西天守院的覺明大師。僅僅半日時間,就已經在青帝城中廣為流傳,當然,其中重點自然並非這場意法比試,關鍵在於這外來小和尚居然還贏了!據說那小和尚當時始終不肯承認自己獲得勝利,可即便如此,覺明大師的低頭卻已說明一切。

青帝城中雖然每日都會出現諸多奇聞異事,但如這一類的卻是稀罕至極,這個故事想必能夠在城中存活上兩頓飯時間之久。

……

……

孟棠走出小西天寺門的時候,時辰早已不是晌午,天色漸晚,天邊刺眼的陽光由金轉暗,將大地映得通紅。

在他麵前的是一條寬闊溪流,名叫離水。而在不遠處那座長約二十丈,雕琢大氣瑰美的石板橋,則叫做雀武橋。別看雀武橋外表尋常,橋身上坑坑窪窪極是不堪,據說雀武橋前身名為大朱雀橋,乃是建立於東唐以前,比之青帝城更為古老。

孟棠站在雀武橋附近離水下遊的河邊,駐足凝視著清澈的溪水,漸漸弄清楚了一件事。

“八字真言是小西天的秘傳至寶,不可流傳於世。而我隻是一個外來的普通僧人,外寺住持不肯借我,是十分符合常理的。”

“畢竟沒有人會把珍貴之物借予一個陌生人,或者說陌生的尋常人。”

孟棠終於明白自己下山前的想法原來是那麼天真。

正如離水兩畔那些不斷往來行走的百姓,一身布衣毫不光鮮,誰會去記住他們的名字?

他們隻是青帝城的普通人,而這世上,沒有人會刻意去記普通人的名字。

和他們一樣,哪怕孟棠在小西天裏與覺明比試意法而不輸,博得了許多的讚賞,可出了小西天,他仍然隻是一個普通僧人。

“想必方丈說的七聖宮,也絕不會輕易幫助我。七位聖人高高在上,又怎麼會願意舍棄半生修為來幫我?”

孟棠自幼便十分聰穎,若說他進入小西天直言欲要觀摩八字真言這是天真,可經曆了今日這番波折後,他內心的一寸光便已經令他看清了山下邊的世界。

時近黃昏,天色愈發變得暗淡。

孟棠這才回想起來,寒禪寺向來不與外界接觸,所以從不需要什麼錢財之物。而他這次下山,自然也是一文未取。

那麼問題來了。

今晚他該住哪?或者說,從今往後他該如何度過漫漫長夜?

“出家人以天為被,大地為席,何處不能安身?”孟棠灑脫一笑,就在他正準備就地盤膝坐下之時,又一個問題來了。

孟棠突然餓了。

雀武橋腳下擺著一個賣燒餅的小攤子,身裹麻裙的胖婦人站在攤前,手掌心捧著一個個新鮮出爐的熱燒餅,香味飄散彌漫,很快就進入了孟棠的鼻子裏。

聞見味道,一日未進半粒米的孟棠咽了口口水。

到了這個時辰,外出幹活的百姓都已趕回家吃飯,即便是人來人往的雀武橋也變得冷清起來。唯有一道青衣彩環,單薄的身子駐立在石橋中央,流露出了一道目光。

不知是孟棠看燒餅的神情太過豐富,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那道溫婉好奇的目光,恰恰是落在了孟棠的身上。

那人不看青帝城繁榮風景,卻看一個尋常的白袍小和尚。

白袍小和尚卻隻是直勾勾地盯著前方,那一個個冒著熱氣的大燒餅。

不知是燒餅實在太香還是孟棠已經餓得雙腿不聽使喚,竟是下意識地朝前走了過去。

“施主,小僧是寒禪寺的弟子孟棠,因離寺時沒帶銀兩,所以……”孟棠對那胖婦人擠出了一絲真摯的笑容,還沒等他把話說完,胖婦人便華麗麗地翻了個白眼。

“化齋?”胖婦人撇嘴道。

孟棠怔了怔,隨即重重地點了點頭。

“哪涼快哪呆著去,這年頭老娘自己都吃不飽,哪還有工夫管和尚?”胖婦人擺了擺手,示意孟棠不用多想了。

孟棠咬了咬牙,凝視胖婦人,認真道:“施主,不如就當是小僧借的,日後肯定會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