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屍檢(2 / 3)

我一邊闡述自己的觀點,一邊在小劉身上做著演示。聽了我的話,所有人都跑到屍體旁邊觀察傷口。看過之後都臉色凝重,緊鎖眉頭。

“如果按照你的推論,凶手就不是普通人,很有可能受過這方麵的訓練,可能是軍人,甚至......職業殺手!凶手拿走死者身上的財物也是為了掩人耳目。”

王廳長看著我的眼睛,說出了他的推論,也可以說是擔心。因為如果我的推論正確的話,那我們麵對的就不是普通凶犯,而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軍人或者是殺手,破案難度和嚴重程度都將大幅提高。

“恩,恐怕是這樣。凶手殺人時一氣嗬成,沒有任何猶豫,行凶過程也經過周密計劃。這個人一定有軍人背景,受過專業訓練。退伍軍人、職業殺手,甚至現役軍人都有可能。”

這時短信聲響起,我拿起手機,原來是技術科發來了死者的身份信息。我看過之後說出了對這些信息的看法。

“第一位死者二十八歲,未婚,無業,住在朋友家,有偷盜和吸毒前科。這種人經常混跡在酒吧。凶手應該是用錢或者毒品把他引到後巷殺死的。第二位死者四十八歲在國貿大廈工作,已婚,並有一個女兒,一家三口住在一起。死前很可能在加班,凶手應該一直埋伏在停車場,等他出來取車的時候把他殺死。凶手對兩位死者都做過跟蹤調查,非常了解他們的生活規律,甚至連他們何時下班,何時到酒吧都一清二楚。這絕對不是普通的劫殺案。”

“讓技術科進行交叉比對,查查兩名死者有什麼聯係。讓外勤組馬上分出人來,對死者的同事、朋友、鄰居進行走訪,看最近有沒有可疑人物跟蹤或者接觸過死者。還有,跟軍部聯係一下,讓他們幫忙查查,看有沒有可疑對象。”

聯絡員馬上按照王廳長的指示開始給技術科、外勤組和軍部打電話。直到現在賈局長都安靜的站在旁邊,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就今天的情況來看,他確實應該保持低調,畢竟說多錯多。

過了一會聯絡員打完電話,向他們交代了目前為止我們這邊的調查結果,順便也了解了外勤組的調查進度。

“外勤組檢查了監控錄像,停車場監控被破壞,而酒吧街後巷根本沒有監控。”

事情調查到這裏,所有線索都斷了。到目前為止連個嫌疑人都沒有,而凶手行凶的原因也毫無頭緒。

我默默的走出解剖室,來到市局門前,坐在台階上,點了一根煙。這是我的習慣,每當案件進展不順利的時候,我就喜歡換個環境,把案從頭捋一遍。小劉知道我這個習慣,所以沒有跟出來。

一個人,一根煙,吹著冷風,我開始了對案情的再分析:我們現在已知的線索就是凶手的作案時間、手法和過程,還有凶手有軍人背景。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殺人動機。殺人動機不外乎為情、為仇、為財,也可能有特殊原因。為情?一個二十幾歲的有前科的混混和一個上班族,因為感情問題,被一個職業軍人所殺,聽起來就不可能。為仇?目前調查結果來看,兩個死者並沒有聯係,如果是為仇殺人,那麼就是他們分別得罪了某人,被人買凶殺死,或者直接得罪了凶手。這樣不同背景的兩個人同時得罪一個人,甚至到了要殺他們的程度。這個混混倒是有可能,上班族可能性就很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為財呢?可能性不大,首先兩個人都不是大富之人,求財不應該找上這樣的人,要找也是小劉這樣的。最近怎麼總是想起小劉?一定是腫瘤鬧的。還有其他原因麼?死者知道凶手想要的信息?不可能,死者被一刀殺死,並沒有拷問的痕跡。滅口?這到是有可能。或者是死者有凶手要的東西?凶手這麼了解被害人的生活習慣,以凶手的身手,完全可以等被害人離開,再進入被害人家中查找,沒必要大動幹戈去殺人。除非......東西在被害人身上,而且一直在!我們現在可以排除的就是為情、為財和死者知道凶手要的信息。還有可能的是為仇、滅口和死者有凶手要的東西。就先從這三點開始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