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稍安勿躁(1 / 2)

傍晚時,大雪已經蓋住了所有行人的蹤跡,昌都的大街沒了白天裏的喧囂熱鬧,偶有幾個蜷縮著脖子的走卒小販穿梭而過,街道兩旁的店家也早早打烊關門了。

朗郡王譚晴川也不出門活動了,本是約了兩個其他府裏的少爺,一起去戲園子喝酒看戲的,下雪了,自然不太方便。更關鍵的是,他自從霓裳閣回來之後就有些心神不定,決計不敢再出門閑逛了。恭親王不在府裏,晴川隻是給靈妃夫人請了安,呆了一小會兒,卻沒逃過靈妃夫人的眼睛。

“川兒,怎麼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難道是又闖了什麼禍麼?”夫人關切問道,對這個幼子也是很了解的。

晴川哪裏敢如實去說,違抗了聖旨,又親身“參與”了命案,這要是讓恭親王知道了,那還了得,必定要一場疾風驟雨。於是含混地敷衍道:“母親,孩兒能有什麼事呢?闖禍更不會了。從漠北返回之後,經曆這生離死別,兒嚐念的唯有父母大人身體康健,孩兒能多盡些孝道罷了。”

“你啊,就剩一張嘴了。”夫人笑著嗔怪道。

晴川嘻嘻笑著告退,心裏卻極不踏實。萬一這事兒捅出來,朝堂上人多嘴雜,任誰多一句都夠自己受的。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正無計可施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蕭齊”。

--

晴川叩門的時候,肖青正燈下端詳著從霓裳閣撿回來的那枚銀錠。

“蕭兄,一定幫我想想辦法,我娘有所察覺了。”他一臉的無奈,也有點害怕,進門就開始求助。

“小王爺如此緊張,說的是什麼事?”肖青明知故問。

“當然是霓裳閣的事啊!若是被我爹知道了,天就塌了!”晴川也顧不得那麼多顏麵,看來是快絕望了,“就算我爹不知道,若是不想辦法,最早明日,朱全安就會讓昌都府和刑部的人直接調查。我和肅親王的小辮子可就攥在別人手裏了,哪天奏上一本,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肖青微微一笑,這小王爺果真是孩子脾性,自由灑脫慣了,但也承擔不起什麼。

“蕭兄笑什麼?火燒眉毛啊!”

“小王爺不必著急啊,此時並無需擔心。”肖青緩緩地說。

“嗯?”晴川瞪大了眼睛,“那個死掉的可是工部尚書的兒子!”

“對啊,是工部尚書的兒子,”肖青依舊不緊不慢,“可小王爺,也別忘了您是誰的兒子啊。”

晴川一皺眉,“蕭兄這是何意?”

“小王爺,盡管放心就是了。這畢竟是場鬥毆致死的案子,昌都府的人就算查到所有在場的人,哪些可以說,哪些不能說,他們心裏自然有數。你和肅親王,本就是旁觀之人,他們犯不著為了把案情弄得詳盡,而得罪親王吧?”

“話是如此,可蕭兄有所不知啊。這個昌都府府尹石雲開,是個見風使舵的家夥,若是被成王插上一腳……”

“成王……”肖青低聲複述著。

“是啊,而且,大家心知肚明,他工部尚書朱全安是唯成王馬首是瞻啊!而成王本就和我父王不對付。這種時候,弄點小動作,他可是幹得出來......”

“到時候,就可以說,恭親王教子無方,沒有好好管束,朗郡王違抗聖旨!外出鬥毆,致人死亡。”肖青接話說道。

“是啊!話怎麼說都可以啊,蕭兄這不是都明白麼?死了人,而且,抗旨不遵是大罪啊......”

“他這麼做,得罪恭親王又有什麼好處呢?”肖青問道。

“唉,父親一直是支持安王的。雖然不過幾天,你應該也看出來了吧。”晴川依舊很是抑鬱,有氣無力。

肖青依舊笑了笑,“小王爺,稍安勿躁吧。你真是多慮了。你放心,石雲開的腦子應當不笨,不會胡說八道,無論查出了什麼,該不該說,他都要好好想想。成王也不會為了這點小把柄,得罪兩個親王。不過,朱全安就難說了,成王若是壓不住他,他倒是可能給你出點難題。就看,他這個寶貝兒子,到底在他心中值多少斤兩了。”

晴川似懂非懂,“那,如果他跟我找麻煩怎麼辦?”

肖青說道:“直接去找他,和他講明,你確實沒有碰他的寶貝兒子。然後,把這個給他看,”說著,掏出那枚銀錠放到晴川麵前,“就說,公子是被這個絆倒的,是從他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他若真的不傻,就不會找你麻煩了。”

“給錢?”晴川拿起銀錠掂了掂,“這也太少了!”

“先別管多少,必定管用,”肖青緩緩補充說道,“隻是,此事萬萬不能跟第三人說起,隻有你我知道。”

--

--

霓裳閣裏發生了命案,這在昌都府裏本算不上什麼大事兒,可對昌都府府尹石雲開來說,卻是碰上了燙手的山芋。捕頭回報,那個死在霓裳閣二樓的倒黴鬼,正是工部尚書朱全安的兒子,他一聽,腦中就炸得嗡嗡直響了,手下人又說,當時在場的有肅親王和朗郡王,他立刻就坐不住了。不過,畢竟是都城的府尹,石雲開的腦子還算夠用。他一麵命人把霓裳閣及當時在場的人一一拿來問話,做出深入調查的樣子,一麵自己趕緊溜到了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