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香山七古2(3 / 3)

須是傾城可憐女。吳妖小玉飛作煙?輥?輵?訛,越豔西施化為土。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羅空處所。如君所言誠有是,

君試從容聽我語。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蚩優劣寧相遠,大都隻在人抬舉。李娟張態君莫嫌,

亦擬隨宜且教取?輥?輶?訛。

①和微之。②萬舞:一作百武。③公自注:凡法曲之初,眾樂不齊,唯金石絲竹次第發聲,《霓裳》序初亦複如此。④自注:散序六遍無拍,故不舞也。⑤自注: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⑥自注: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態。⑦許飛瓊、萼綠華皆女仙也。⑧自注:《霓裳曲》十二遍而終。⑨自注:凡曲將畢,皆聲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長引一聲也。國藩按:自首至此,敘元和時曾於內宴時見《霓裳舞》。⑩自注:予自江州司馬轉忠州刺史。?輥?輯?訛自注:自玲瓏以下皆杭之妓名。?輥?輰?訛自“當時”至此,敘在杭州時曾教妓學《霓裳舞》。?輥?輱?訛已上敘在蘇州以書問元,元以《霓裳譜》答之。?輥?輲?訛《長恨歌》雲。?輥?輳?訛《錢塘詩》雲。?輥?輴?訛自注:開元中,西京府節度楊敬述造。?輥?輵?訛夫差女小玉死後,形見於王,其母抱之,霏微若煙霧散空。?輥?輶?訛自注:娟、態,蘇妓之名。○自“我愛”至此,言將取蘇妓教之。

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①

剪削幹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近來吹者誰得名,

關璀老死李袞生。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

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潤州城高霸月明,

吟霜思月欲發聲。山頭江底何悄悄②,猿聲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有時婉軟無筋骨③,

有時頓挫生棱節。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下聲乍墜石沉重,

高聲忽舉雲飄蕭。明日公堂陳宴席,主人命樂娛賓客④。

碎絲細竹徒紛紛,宮調一聲雄出群。眾音縷不落道,

有如部伍隨將軍。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

若教頭白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

①和浙西李大夫作。②江:一作水。③婉:一作脆。④客:一作僚。

啄木曲

莫買寶剪刀,虛費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結錐,虛勞人氣力。我有腸中結,知君解不得。

莫染紅絲線,徒誇好顏色。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紅爐火,炎氣徒相逼。我有兩鬢霜,知君銷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錐不能解腸結,線不能穿淚珠,

火不能銷鬢雪。不如飲此神聖杯,萬念千憂一時歇。

題靈岩寺①

娃宮屐廊尋已傾,硯池香徑又欲平。二三月時但草綠,

幾百年來空月明。使君雖老頗多思,攜觴領妓處處行。

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直自當時到今日,

中間歌吹更無聲。

①寺即吳館娃宮,鳴屧廊、硯池、采香徑,遺跡在焉。

日漸長贈周殷二判官

日漸長,春尚早。牆頭半露紅萼枝,池岸新鋪綠芽草。

蹋草攀枝仰頭歎,何人知此春懷抱。年顏盛壯名未成,

官職欲高身已老。萬莖白發真堪恨,一片緋衫何足道。

賴得君來勸一杯,愁開悶破心頭好。

花前歎

前歲花前五十二,今歲花前五十五。歲課年功頭發知,

從霜成雪君看取①。幾人得老莫自嫌,樊李吳韋盡成土②。

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花前置酒誰相勸,

容坐唱歌滿起舞③。欲散重拈花細看,爭知明日無風雨。

①公自注:五年前在杭州有詩雲:“五十二人頭似霜。”②自注:樊絳州宗師、李諫議景倫、吳饒州丹、韋侍郎,皆舊往還,相次喪逝。③自注:容、滿皆妓名也。

就花枝

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歡娛逐日來,

任他容鬢隨年改。醉翻衫袖拋小令,笑擲骰盤呼大采。

自量氣力與心情,三五年間猶得在。

醉題沈子明壁

不愛君池東十叢菊,不愛君池南萬竿竹;愛君簾下唱歌人,

色似芙蓉聲似玉。我有陽關君未聞,若聞亦應愁殺君。

勸酒

勸君一杯君莫辭,勸君兩杯君莫疑,勸君三杯君始知。

麵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天地迢迢自長久,

白兔赤烏相趁走。身後堆金拄北鬥,不如生前一尊酒。

君不見,春明門外天欲明,喧喧歌哭半死生。

遊人駐馬出不得,白輿紫車爭路行。歸去來,頭已白,

典錢將用買酒吃。

對鏡吟

白頭老人照鏡時,掩鏡沉吟吟舊詩。二十年前一莖白,

如今變作滿頭絲①。吟罷回頭索杯酒,醉來屈指數親知。

老於我者多窮賤,設使身存寒且饑。少於我者半為土,

墓樹已抽三五枝。我今幸得見頭白,祿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無苦,隻合歡娛不合悲。

①自注:餘二十年前嚐有詩雲:“白發生一莖,朝來明鏡裏。勿言一莖少,滿頭從此始。”今則滿頭矣。

耳順吟寄敦詩夢得

三十四十五欲牽,七十八十百病纏。五十六十卻不惡,

恬淡清淨心安然。已過愛貪聲利後,猶在病羸昏耄前。

未無筋力尋山水,尚有心情聽管弦。閑開新酒常數盞,

醉憶舊詩吟一篇。敦詩夢得且相勸,不用嫌他耳順年。

憶舊遊①

憶舊遊,舊遊安在哉。舊遊之人半白首,舊遊之地多蒼苔。

江南舊遊凡幾處,就中最憶吳江隈。長洲綠苑柳萬樹,

齊雲樓春酒一杯。閶門曉嚴旗鼓出,皋橋夕鬧船舫回。

修蛾慢臉燈下醉,急管繁弦頭上催。六七年前狂爛漫,

三千裏外思徘徊。李娟張態一春夢,周五殷三歸夜台。

虎丘月色為誰好,娃宮花枝應自開。賴得劉郎解吟詠,

江山氣色合歸來②。

①寄劉蘇州。②自注:娟、態,蘇州妓名。周、殷,蘇州從事。

答崔賓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見寄①

今歲日餘二十六,來歲年登六十二。尚不能憂眼下身,

因何更算人間事。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麹昏昏睡。

早晚相從歸醉鄉,醉鄉去此無多地。

①自注:來篇雲:“共相呼喚醉歸來。”

勸我酒

勸我酒,我不辭。請君歌,歌莫遲。歌聲長,辭亦切,

此辭聽者堪愁絕。洛陽女兒麵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除官赴關留贈微之

去年十月半,君來過浙東。今年五月盡,我發向關中。

兩鄉默默心相別,一水盈盈路不通。從此津人應省事,

寂寥無複遞詩筒。

舒員外遊香山寺數日不歸兼辱尺書大誇勝

事時正直坐衙慮囚之際走筆題長句以贈之

香山石樓倚天開,翠屏壁立波環回。黃菊繁時好客到,

碧雲合處佳人來。酡顏一笑夭桃綻,清吟數聲寒玉哀。

軒騎逶遲棹容與,留連三日不能回。白頭老尹府中坐,

早衙才退暮衙催。庭前階上何所有,累囚成貫案成堆。

豈無池塘長秋草,亦有絲竹生塵埃。今日清光昨夜月,

竟無人來勸一杯。

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遊龍門

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風嫋嫋秋蟲鳴。嵩峰餘霞錦綺卷,

伊水細浪鱗甲生。洛陽閑客知無數,少出遊山多在城。

商嶺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南出鼎門十八裏,

莊店邐迤橋道平。不寒不熱好時節,鞍馬穩快衣衫輕。

並轡踟躕下西岸,扣舷容與繞中汀。開懷曠達無所係,

觸目勝絕不可名。荷衰欲黃荇猶綠,魚樂自躍鷗不驚。

翠藻蔓長孔雀尾,彩船櫓急寒雁聲。家醞一壺白玉液,

野花數把黃金英。晝遊四看西日暮,夜話三及東方明。

暫停杯觴輟吟詠,我有狂言君試聽。丈夫一生有二誌,

兼濟獨善難得並。不能救療生民病,即須先濯塵土纓。

況吾頭白眼已暗,終日戚促何所成。不如展眉開口笑,

龍門醉臥香山行。

履信池櫻桃島上醉後走筆送別舒員外

兼寄宗正李卿考功崔郎中

櫻桃島前春,去春花萬枝。忽憶與宗卿閑飲日,又憶與考功狂醉時。歲晚無花空有葉,風吹滿地幹重疊。蹋葉悲秋複憶春,池邊樹下重殷勤。今朝一酌臨寒水,此地三回別故人。櫻桃花來春千萬朵,來春共誰花下坐。

不論崔李上青雲,明日舒三亦拋我。

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韋庶子皇甫郎中

窮陰蒼蒼雪雰雰,雪深沒脛泥埋輪。東家典錢歸礙夜,

南家貰米出淩晨。我獨何者無此弊,複帳重衾暖若春。

怕寒放懶不肯動,日高睡足方頻伸。瓶中有酒爐有炭,

甕中有飯庖有薪。奴溫婢飽身晏起,致茲快活良有因。

上無皋陶伯益廊廟材,的不能匡君輔國活生民。

下無巢父許由箕潁操,又不能食薇飲水自苦辛。

君不見南山悠悠多白雲,又不見西京浩浩唯紅塵。紅塵

鬧熱白雲冷,好於冷熱中間安置身。三年僥幸忝洛尹,

兩任優穩為商賓。非賢非愚非智慧,不富不貴不賤貧。

冉冉老去過六十,騰騰閑來經七春。不知張韋與皇甫,

私喚我作何如人。

閑吟

貧窮汲汲求衣食,富貴營營役心力。人生不富即貧窮,

光陰易過閑難得。我今幸在窮富間,雖在朝廷不入山。

看雪尋花玩風月,洛陽城裏七年閑。

詔下

昨日詔下去罪人,今日詔下得賢臣。進退者誰非我事,

世間寵辱常紛紛。我心與世兩相忘,時事雖聞如不聞。

但喜今年飽飯吃,洛陽禾稼如秋雲。更傾一尊歌一曲,

不獨忘世兼忘身。

池上作①

西溪風生竹森森,南潭萍開水沉沉。叢翠萬竿湘岸色,

空碧一泊鬆江心。浦派縈回誤遠近,橋島向背迷登臨。

澄瀾方丈若萬頃,倒影咫尺如千尋。泛然獨遊邈然坐,

坐念行心思古今。菟裘不聞有泉沼,西河亦恐無雲林。

豈如白翁退老地,樹高竹密池塘深。華亭雙鶴白矯矯,

太湖四石青岑岑。眼前盡日更無客,膝上此時惟有琴。

洛陽冠蓋自相索,誰肯來此同抽簪。

①自注:西溪、南潭,皆池中勝處也。

詠史①

秦磨利刀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可憐黃綺入商洛,

閑臥白雲歌紫芝。彼為葅醢幾上盡,此作鸞鳳天外飛。

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為。

①九年十一月作。

哭師皋

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陽籃舁送葬來。北邙原邊草樹畔①,

月苦煙愁夜過半。妻孥兄弟號一聲,十二人腸一時斷。

往者何人送者誰,樂天哭別師皋時。平生分義向人盡,

今日哀冤唯我知。我知何益徒垂淚,籃輿回竿馬回轡。

何日重聞掃市歌,誰家收得琵琶妓②。蕭蕭風樹白楊影,

蒼蒼露草青蒿氣。更就墳邊哭一聲,與君此別終天地。

①草樹:一作尹村。②自注:師皋醉後善歌《掃市詞》,又有小妓工琵琶,不知今落在何處。

感舊並序

故李侍郎杓直,長慶元年春薨,元相公微之,太和六年秋薨。崔侍郎晦叔,太和七年夏薨。劉尚書夢得,會昌二年秋薨。四君子,予之執友也。三十年間,凋零共盡,唯予衰病,至今獨存,因詠悲懷,題為《感舊》。

晦叔墳荒草已陳,夢得墓濕土猶新。微之捐館將一紀,

杓直歸丘十二春。城中雖有故第宅,庭蕪園廢生荊榛。

篋中亦有舊書劄,紙穿字蠹成灰塵。平生定交取人窄,

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後,一枚蒲柳衰殘身。

豈無晚歲新相識,相識麵親心不親。人生莫羨苦長命,

命長感舊多悲辛。

達哉樂天行

達哉達哉白樂天,分司東都十三年。七旬才滿冠已掛,

半祿未及車先懸。或伴遊客春行樂,或隨山僧夜坐禪。

二年忘卻問家事,門庭多草廚少煙。庖童朝告鹽米盡,

侍婢暮訴衣裳穿。妻孥不悅甥侄悶,而我醉臥方陶然。

起來與爾畫生計,薄產處置有後先。先賣南坊十畝園,

次賣東郭五頃田。然後兼賣所居宅,仿佛獲緡二三千。

半與爾充食衣費,半與吾供酒肉錢。吾今已年七十一,

眼昏須白頭風眩。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

未歸且住亦不惡,饑餐樂飲安穩眠。死生無可無不可,

達哉達哉白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