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妙語留山隈。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
當時相望不可見,玉堂正對金鑾開。豈知白首同夜直,
臥看椽燭高花催。江邊曉夢忽驚斷,銅鐶玉鎖鳴春雷。
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請公作詩寄父老,
往和萬壑鬆風哀。
①杯:一作抔。○前十二句,敘昔在黃州,往來西山。“浪翁”六句,敘鄧曾作《窪樽銘》。“當時”六句,敘會宿玉堂。
再用前韻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丹砂未易掃白發,
赤鬆卻欲參黃梅。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台。飲泉鑒麵得真意,
坐視萬物皆浮埃。欲收暮景返田裏,遠溯江水窮離堆。
還朝豈獨羞老病,自歎才盡傾空罍。諸公渠渠若夏屋,
吞吐風月清隅隈。我如廢井久不食,古甃缺落生陰苔。
數詩往複相感發,汲新除舊寒光開。遙知二月春江闊,
雪浪倒卷雲峰摧。石中無聲水亦靜,雲何解轉空山雷①。
欲就諸公評此語,要識憂喜何從來。願求南宗一勺水,
往與屈賈湔餘哀。
①公自注:韋應物詩雲:“水性本雲靜,石中固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
扶桑大繭如甕盎,天女織綃雲漢上。往來不遣鳳銜梭,
誰能鼓臂投三丈。人間刀尺不敢裁,丹青付與濠梁崔。
風蒲半折寒雁起,竹間的寒江梅。畫堂粉壁翻雲幕,
十裏江天無處著。好臥元龍百尺樓,笑看江水拍天流。
次韻三舍人省上①
紛紛榮瘁何能久,雲雨從來翻覆手。怳如一夢墮枕中,
卻見三賢起江右②。嗟君妙質皆瑚璉,顧我虛名但箕鬥。
明朝冠蓋蔚相望,共扈翠輦朝宣光。武皇已老白雲鄉,
正與群帝驂龍翔,獨留杞梓扶明堂。
①公自注: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駕幸景靈宮。②公自注:曾子開、劉貢父、孔經父,皆江西人。
偶與客飲孔常父見訪設席延請忽上馬
馳去已而有詩戲用其韻答之
楊雄他文不皆奇,猶稱觀瓶居井眉。酒容法士兩小兒,
陳遵張竦何曾知。主人有酒君獨辭,蟹螯何不左手持。
豈複見吾橫氣機,遣人追君君絕馳。盡力去花君自癡,
醍醐與酒同一卮,請君更問文殊師。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幹馬
潭潭古屋雲幕垂,省中文書如亂絲。忽見伯時畫天馬,
朔風胡沙生落錐。天馬西來從西極,勢與落日爭分馳。
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元狩虎脊聊可友,
開元玉花何足奇。伯時有道真吏隱,飲啄不羨山梁雌。
丹青弄筆聊爾耳,意在萬裏誰知之。幹惟畫肉不畫骨,
而況失實空餘皮。煩君巧說腹中事,妙語欲遣黃泉知。
君不見,韓生自言無所學,廄馬萬匹皆吾師。
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親①
東來誰迎使君車,知是丈人屋上烏。丈人今年二毛初,
登樓上馬不用扶。使君負弩為前驅,蜀人不複談相如。
老幼化服一事無,有鞭不施安用蒲。春波如天漲平湖,
鞓紅照坐香生膚。帣上壽白玉壺,公堂登歌鳳將雛。
諸孫歡笑爭挽須,蜀人畫作西湖圖。
①施注:宋彭州名構,字成之,成都人。
郭熙畫秋山平遠①
玉堂晝掩春日閑,中有郭熙畫春山。鳴鳩乳燕初睡起,
白波青嶂非人間。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時,中流回頭望雲。伊川佚老鬢如霜,
臥看秋山思洛陽。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從公遊如一日,不覺青山暎黃發。為畫龍門八節灘,
待向伊川買泉石。
①公自注:文潞公為跋尾。《圖畫見聞誌》:郭熙,河陽人,工畫山水寒林。
贈李道士並序
駕部員外郎李宗君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可元既死二十餘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幼而善畫,既長,讀莊、老,喜之,遂為道士,賜號妙應。事母以孝謹聞。其寫真,蓋妙絕一時雲。
世人隻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癡人。腰間大羽何足道,
頰上三毛自有神。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岩石裏。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雲水。千年鼻祖守關門,
一念還為李耳孫。香火舊緣何日盡,丹青餘習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過二,衰顏記我今如此。他時要指集賢人,
知是香山老居士。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
三館曝書防蠹毀,得見來禽與青李。秋蛇春蚓久相雜,
野鶩家雞定誰美。玉函金籥上天來,紫衣敕使親臨啟。
紛綸過眼未易識,磊落掛壁空雲委。歸來妙意獨追求,
坐想蓬山二十秋。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君不見長安永寧裏,
王家破垣誰複修。
○前八句敘曾在三館見二王真跡。後八句羨米得此本。
元章作書日千紙,平生自苦誰與美。畫地為餅未必似,
要令癡兒出饞水。錦囊玉軸來無趾,粲然奪真疑聖智。
忍饑看書淚如洗,至今魯公餘乞米。
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於東宮又遣中使就賜禦書詩各一首臣軾得紫薇花絕句其詞雲絲綸閣下文章靜鍾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謝又進詩一篇臣軾詩雲
繡裳畫袞雲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戲。日高黃傘下西清,
風動槐龍舞交翠①。壁中蠹簡今千年,漆書科鬥光射天。
諸儒不複憂吻燥,東宮賜酒如流泉。酒酣複拜千金賜,
一紙驚鸞回鳳字。蒼顏白發便生光,袖有驪珠三十四②。
歸來車馬已喧闐,爭看銀鉤墨色鮮。人間一日傳萬口,
喜見雲章第一篇③。玉堂晝掩文書靜,鈴索不搖鍾漏永。
莫言弄筆數行書,須信時平由主聖。犬羊散盡沙漠空,
捷書夜到甘泉宮。似聞指揮築上郡,已覺談笑無西戎④。
文思天子師文母,終閉玉關辭馬武。小臣願對紫薇花,
試草尺書招讚普⑤。
①公自注:邇英閣前有雙槐,樛然屬地,如龍形。②公自注:臣所賜書並題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③公自注:上前此,未嚐以禦書賜群臣。④公自注:時熙河新獲鬼章。是日,涇原複奏,夏賊數十萬人遁去。
⑤公自注:按,唐製,翰林學士帶知製誥,許綴中書舍人班。今臣以知製誥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為故事。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①並序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聖皇帝東封,有謁於道左者,其謁雲: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天聖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張公安道與澄遊,具得其事。又有喬仝者,少得大風疾,幾死。賀使學道,今年八十,益壯盛。人無複見賀者,而仝數見之。元祐二年十二月,仝來京師十許日,予留之,不可。曰:賀以上元期我於蒙山;又曰:吾師嚐遊密州,識君於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作是詩以送之,且作五絕句以寄賀。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須。紅顏白發驚妻孥,
覽鏡自嫌欲棄軀。結茅窮山啖鬆腴,路逢逃秦博士盧。
方瞳照野清而臒,再拜未起煩一呼。覺知此身了非吾,
炯然蓮花出泥塗。隨師東遊渡濰邞,山頭見我兩輪朱。
豈知仙人混屠沽,爾來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飛瞋人扶,
東歸有約不敢渝。新年當參老仙儒,秋風西來下雙鳧,
得棗如瓜分我無。
①送喬仝七古一首,寄賀亢絕句五首,因題與序並同,故附錄於七古中。
生長兵間蚤脫身,晚為元祐太平人。不驚渤澥桑田變,
來看龜蒙漏澤春。
曾謁東封玉輅塵,幅巾短褐亦逡巡。行宮夜奏空名姓,
悵望雲霞縹緲人。
垂老區區豈為身,微言一發重千鈞。始知不見高皇帝,
正似商山四老人。
舊聞父老晉郎官,已作飛騰變化看。聞道東蒙有居處,
願供薪水看燒丹。
千古風流賀季真,最憐嗜酒謫仙人。狂吟醉舞知無益,
粟飯藜羹問養神。
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
少年鞍馬勤遠行,臥聞齕草風雨聲,見此忽思短策橫。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詩瘦,不如芋魁歸飯豆。
門前欲嘶禦史驄,詔恩三日休老翁,羨君懷中雙橘紅。
餘與李方叔相知久矣領貢舉事而
李不得第愧甚作詩送之
與君相從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平生漫說古戰場,
過眼終迷日五色。我慚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責。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無怨亦無德。買羊沽酒謝玉川,
為我醉倒春風前。歸家但草淩雲賦,我相夫子非臞仙。
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
東坡先生未歸時,自種來禽與青李。五年不踏江頭路,
夢逐東風泛芷。江梅山杏為誰容,獨笑依依臨野水。
此間風物君未識,花浪翻天雪相激。明年我複在江湖,
知君對花三歎息。
慶源宣義王丈以累舉得官為洪雅主簿雅州戶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樂之既謝事居眉
之青神瑞草橋放懷自得有書來求紅
帶既以遺之且作詩為戲請黃魯直
秦少遊各為賦一首為老人光華
青衫半作霜葉枯,遇民如兒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長看,
我是識字耕田夫。妻啼兒號刺史怒,時有野人來挽須。
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飯豆吾豈無。歸來瑞草橋邊路,
獨遊還佩平生壺。慈姥岩前自喚渡,青衣江畔人爭扶。
今年蠶市數州集,中有遺民懷袴襦。邑中之黔相指似,
白髯紅帶老不臒。我欲西歸卜鄰舍,隔牆拊掌容歌呼。
不學山王乘駟馬,回頭空指黃公壚。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
君家兄弟真連璧,門十朱輪家萬石。竹使猶分刺史符,
尚方行賜尚書舄。前年持節發倉廩,到處賣刀收繭栗。
歸來閉口不論功,卻走渡江誰複惜。君才不用如澗鬆,
我老得全猶社櫟。青衫莫厭百僚底,白首上有千薪積。
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雲山供點筆。未應偏障西風扇,
隻恐先移北山檄。憑君寄謝江南叟,念我空見長安日。
浮江溯蜀有成言,江水在此吾不食。
戲書李伯時畫禦馬好頭赤
山西戰馬饑無肉,夜嚼長稭如嚼竹。蹄間三丈是徐行,
不信天山有坑穀。豈如廄馬好頭赤,立仗歸來臥斜日。
莫教優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銅曆。
送蹇道士歸廬山
物之有知蓋恃息,孰居無事使出入。心無天遊室不空,
六鑿相攘婦爭席。法師逃人入廬山,山中無人自往還。
往者一空還者失,此身正在無還間。綿綿不絕微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