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東坡七古4(3 / 3)

內外丹成一彈指。人間俯仰三千秋,騎鶴歸來與子遊。

木山並引

吾先君子嚐蓄木山三峰,且為之記與詩。詩人梅二丈聖俞,見而賦之。今三十年矣,而猶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聖俞韻,使並刻之其側。

木生不願回萬牛,願終天年仆沙洲。時來幸逢河伯秋,

掀然見怪推不流。蓬婆雪嶺巧雕鎪,蟄蟲行蟻為豪酋。

阿鹹大膽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城中古沼浸坤軸,

一林瘦竹吾菟裘。二頃良田不難買,三年榿木行可槱。

會將白發對蒼,魯人不厭東家丘。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雲煙。山邪雲邪遠莫知,

煙空雲散山依然。但見兩崖蒼蒼暗絕穀,中有百道飛來泉。

縈林絡石隱複見,下赴穀口為奔川。川平山開林麓斷,

小橋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

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間何處有此境,

徑欲往買二頃田。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

東坡先生留五年。春風搖江天漠漠,暮雲卷雨山娟娟。

丹楓翻鴉伴水宿,長鬆落雪驚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

武陵豈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

還君此畫三歎息,山中故人應有招我歸來篇。

①公自注:王晉卿畫。○前十二句狀畫中勝境。“使君”四句點明題目。“君不見”十二句,言樊口勝境,亦不減於圖中之景。

興隆節侍宴前一日微雪與子由同訪王定國小飲清虛堂定國出數詩皆佳而五言尤

奇子由又言昔與孫巨源同過定國

感念存沒悲歎久之夜歸稍醒各

賦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國也

天風淅淅飛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遙知清虛堂裏雪,

正似薝蔔林中花。出門自笑無所詣,呼酒持勸惟君家。

踏冰淩兢戰疲馬,扣門剝啄驚寒鴉。羨君五字入詩律,

欲與六出爭天葩。頭風已倩檄手愈,背癢卻得仙爪爬。

銀瓶瀉油浮蟻酒,紫碗鋪粟盤龍茶。幅巾起作鵒舞,

疊鼓誰摻漁陽撾。九衢燈火雜夢寐,十年聚散空谘嗟。

明朝握手殿門外,共看銀闕暾晨霞。

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特奇麗因複次韻不獨紀其詩畫之美

亦為道其出處契闊之故而終之以不

忘在莒之戒亦朋友忠愛之義也

山中舉頭望日邊,長安不見空雲煙。歸來長安望山上,

時移事改應潸然。管弦去盡賓客散,惟有馬埒編金泉。

渥窪故自千裏足,要飽風雪輕山川。屈居華屋啗棗脯,

十年俯仰龍旂前。卻因瘦病出奇骨,鹽車之厄寧非天。

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爭妍。畫山何必山中人,

田歌自古非知田。鄭虔三絕君有二,筆勢挽回三百年。

欲將岩穀亂窈窕,眉峰修嫮誇連娟。人間何有春一夢,

此身將老蠶三眠。山中幽絕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長在眼,非君好我當誰緣。願君終不忘在莒,

樂時更賦囚山篇①。

①公自注:柳子厚有《囚山賦》。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鵝溪清絲清如冰,上有千歲交枝藤。藤生穀底飽風雪,

歲晚忽作龍蛇升。嗟我雖為老侍從,骨寒隻受布與繒。

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豈如髯卿晚乃貴,

福祿正似川方增。醉中倒著紫綺裘,下有半臂出縹綾。

封題不敢妄裁剪,刀尺自有佳人能。遙知千騎出清曉,

積雪未放浮塵興。白須紅帶柳絲下,老弱空巷人相登。

但放奇紋出領袖,吾髯雖老無人憎。

寄蔡子華①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君歸。荔子已丹吾發白,

猶作江南未歸客。江南春盡水如天,腸斷西湖春水船。

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霜髯三老如霜檜,

舊交零落今誰輩。莫從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①蔡子華,名褒,眉之青神人。《成都帖》有詩敘雲:王十六秀才將歸蜀,雲子華宣德蔡丈見托求詩。夢中為作四句,覺而成之,以寄子華,仍請以示楊君素、王慶源二老人。元祐五年二月七日。

介亭餞楊傑次公

籃輿西出登山門,嘉與我友尋仙村。丹青明滅風篁嶺,

環珮空響桃花源①。前朝欲上已蠟屐,黑雲白雨如傾盆。

今晨積霧卷千裏,豈畏觸熱生病根。在家頭陀無為子,

久與青山為弟昆。孤峰盡處亦何有,西湖鏡天江抹坤。

臨高揮手謝好住,清風萬壑傳其言。風回響答君聽取,

我亦到處隨君軒。

①公自注:郡人謂介亭山下為桃源路。

安州老人食蜜歌①

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不食五穀惟食蜜,

笑指蜜蜂作檀越。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

老人咀嚼時一吐,還引世間癡小兒。小兒得詩如得蜜,

蜜中有藥治百疾。正當狂走捉風時,一笑看詩百憂失。

東坡先生取人廉,幾人相歡幾人嫌。恰似飲茶甘苦雜,

不如食蜜中邊甜。因君寄與雙龍餅,鏡空一照雙龍影。

三吳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

①公自注:贈僧仲殊。施注:僧仲殊,安州人,居錢塘。為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殊辟穀,常啖蜜。陸務觀雲:族伯父彥遠言,少時識仲殊長老,東坡為作《安州老人食蜜歌》者。一日,與數客過之,所食皆蜜也。豆腐、麵筋、牛乳之類,皆漬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惟東坡性亦酷嗜蜜,能與之共飽。崇寧中,忽上堂辭眾,是夕,閉方丈門自縊死。及火,舍利五色不可勝計。鄒忠公為作詩雲:“逆行天莫測,雉作瀆中經。漚滅風前質,蓮開火後形。缽盂殘蜜白,爐篆冷煙青。空有誰家曲,人間得細聽。”彥遠又雲:殊少為士人,遊蕩不羈,為妻投毒羹胾中,幾死,啖蜜而解。醫雲,複食肉,則毒發不可療,遂棄家為浮屠。鄒公所謂“誰家曲”者,謂其雅工於樂府詞,猶有不羈餘習也。

送張嘉州

少年不願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頗願身為漢嘉守,

載酒時作淩雲遊。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卻到龍泓口。

浮雲軒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難入手。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

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付與東岩酒①。歸來還受一大錢,

好意莫違黃發叟。

①公自注:佛峽人家白酒舊有名。

送江公著知吉州

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豈惟濁世隱狂奴,

時平亦出佳公子。初冠惠文讀城旦,晚入奉常陪劍履。

方將華省起彈冠,忽憶釣台歸洗耳。未應良木棄大匠,

要使名駒試千裏。奉親官舍當有擇,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連檣一萬艘,紅妝執樂三千指。簿書期會得餘閑,

亦念人生行樂耳①。

①公自注:二耳義不同,故得重用。

與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視

新河秉道有詩次韻二首①

君不見,元帥府前羅萬戟,濤頭未順千弩射。

至今鳳凰山下路,長借一箭開兩翼。我鑿西湖還舊觀,

一眼已盡西南碧。又將回奪浮山險,千艘夜下無南北。

坐陳三策本人謀,惟留一諾待我畫。老病思歸真暫寓,

功名如幻終何得。從來自笑畫蛇足,此事何殊食雞肋。

憐君嗜好更迂闊,得我新詩喜折屐。江湖粗了我竟歸,

餘事後來當潤色。一庵閑臥洞霄宮,井有丹砂水長赤。

①施注: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於江中,與魚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歲敗公私船不可勝計。前知信州侯臨,葬親杭之南蕩,往來相視地形,反複講求,建議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門,並山而東,鑿為運河,引浙江及溪穀諸水二十二裏,以達於江。又並江為岸,凡八裏,以達於龍山之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嶺,鑿嶺六十五丈,以達於古河。浚古河四裏,以達於龍山運河,以避浮山之嶮。人皆以為便。時公與前轉運使葉溫叟、轉運判官張同往按視,如臨言,遂奏疏以聞,乞令三省看詳支賜錢物,委臨監督。而公以是月召還,役竟不成。先是,杭之西湖水涸草生,漸成葑田。公取葑積之湖中為長堤,以通南北,杭人名為蘇公堤,故雲“我鑿西湖還舊觀,一眼已盡西南碧”。“勸農使者非常人”,謂溫叟。“上饒使君更超軼”,謂臨也。淳老,溫叟字。敦夫,臨字。張秉道,乃吳興六客之一,時客於杭。

荊溪父老愁三害,下斬長蛟本無賴。平生倔強韓退之,

文字猶為鱷魚戒。石門之役萬金耳,首鼠不為吾已隘。

江湖開塞古有數,兩鵠飛來告成壞。勸農使者非常人,

一言已破黎民駭。上饒使君更超軼,坐睨浮山如累塊。

髯張乃我結襪生,詩酒淋漓出狂怪。我作水衡生作丞,

他日歸朝同此拜。

棕筍並引

棕筍狀如魚,剖之得魚子,味如苦筍而加甘芳。蜀人以饌佛僧,甚貴之,而南方不知也。筍生膚毳中,蓋花之方孕者。正二月間可剝取,過此苦澀,不可食矣。取之,無害於木,而宜於飲食。法當蒸熟,所施略與筍同。蜜煮酢浸,可致千裏外。今以餉殊長老。

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黃子魚子。夜叉剖癭欲分甘,

籜龍藏頭敢言美。願隨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

問君何事食木魚,烹不能鳴固其理。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遊西湖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岩穀滿。未容雪積句先高,

豈獨湖開心自遠。雲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尊前侑酒隻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西湖秋涸東池魚窘甚因會客呼網師遷之西池為

一笑之樂夜歸被酒不能寐戲作放魚一首

東池浮萍半粘塊,裂碧跳青出魚背。西池秋水尚涵空,

舞闊搖深吹荇帶。吾僚有意為遷居,老守縱饞那忍膾。

縱橫爭看銀刀出,瀺灂初驚玉花碎。但愁數罟損鱗鬣,

未信長堤隔濤瀨。發發須臾間,圉圉洋洋尋丈外。

安知中無蛟龍種,尚恐或有風雲會。明年春水漲西湖,

好去相忘渺淮海。

複次放魚韻答趙承議陳教授

擾擾萬生同大塊,搶榆不羨培風背。青丘已吞雲夢芥,

黃河複繚天門帶。長譏韓子隘且陋,一飽鯨魚何足膾。

東坡也是可憐人,披抉泥沙收細碎。逝將歸修八節灘①,

又欲往釣七裏瀨。正似此魚逃網中,未與造物遊數外。

且將新句調二子,湖上秋高風月會。為君更喚木腸兒,

腳扣兩舷歌小海。

①修:一作休。

六觀堂老人草書①

物生有象象乃滋,夢幻無根成斯須。方其夢時了非無,

泡影一失俯仰殊。清露未晞電已徂,此滅滅盡乃真吾。

雲如死灰實不枯,逢場作戲三昧俱。化身為醫忘其軀,

草書非學聊自娛。落筆已喚周越奴,蒼鼠奮髯飲鬆腴。

剡藤玉板開雪膚,遊龍天飛外人呼,莫作羞澀羊氏姝。

①公自注:六觀,取《金剛經》夢、幻等六物也。老人僧了性,精於醫而善草書,下筆有遠韻,而人莫知貴,故作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