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董卓之敗(1 / 2)

次日正議間,呂布又引兵搦戰。十九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一聽三姓家奴這個詞頓時暴走,棄了公孫瓚,直取張飛。暴走中的神將果然是天下無敵,就算張飛這等猛將也被打的隻有招架之力。這時公孫瓚陣中又有一將飛馬而出,隻見該將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劉逸一看這關二哥也來了,頓時一想可不能讓劉大耳朵搶了先,便命令典韋、張頜、華雄三人準備上。果然就算是二哥、三哥一起上還是不是呂奉先的對手,二人被壓製的喘不氣起。劉逸見機會已到命令三人齊出,五人圍攻,果然神將也擋不住。劉逸正在得意,董卓見眾人圍攻呂布,連忙命令各路將校前去相助,頓時虎牢關前成了全武行,雙方陣中不斷的有武將飛馳而出,好不熱鬧,就連劉逸身邊的周倉也有些躍躍欲試,但是被劉逸製止,上去的可都是一流武將,以周倉現在的水平上去可不安全,而陳宮此時也是看的激動異常。終於董卓手下的將校有些頂不住了,開始敗退,而呂布則被張飛、關羽、典韋三人死死牽製住了。袁紹見己方大優,命令全軍出擊,由於有大量將校在關外,董卓軍退避不及大敗而回,直至退回關上,眾人追至關前,關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聯軍大勝,紛紛慶賀,公孫瓚又把劉備引薦給眾人,雖然劉備職務較低,但是見了今日關羽、張飛的表現也不敢小瞧,紛紛上前祝賀。

話說董卓大敗而歸大怒,問計李儒。李儒道:“今日我軍大敗,士氣低落。不如引兵回洛陽,遷都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現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我覺得這是告訴我們如今洛陽帝運已盡,又到了帝運轉到長安的時候了。丞相遷回長安,必可長治久安。”董卓大喜,自己根基本就在關中,而且諸侯齊聚與此實在難以抵擋,遷回長安正合他意,於是帶著呂布星夜回洛陽,商議遷都。

雖然董卓退回洛陽但是虎牢關依然穩如泰山,因為虎牢關作為帝都門戶城厚牆高物質準備充足,而且一眾諸侯都還害怕自己的手下的兵力受損影響到自己在聯盟中的地位所以都是做做樣子。聯盟如此行為卻給董卓在洛陽搶掠留下足夠的時間,原來董卓聽從自己女婿李儒的建議下令凡是與關東諸侯的有關的人皆是叛賊族滅九族家產充公。一時間的洛陽雞飛狗跳,洛陽富庶的家庭都被以叛變之名抄奪家財,數千人被殺,強奪的財產數以萬計。袁氏一族因為袁紹是盟主滿門被滅,董卓還把人頭裝在箱中送到聯軍大營。李儒又建議董卓,關中地廣人稀可以遷洛陽的人口到長安以補充人口。於是董卓命令李傕、郭汜驅趕洛陽與周邊的貧民前往長安,凡是反抗的都被殺害,一時間洛陽之地到處都是屍首。而一路上凡是掉隊者也是董卓軍殺害,而每當夜幕降臨民眾紮營的地方如煉獄一般,年輕婦女受到董卓的大肆****,更有甚者連小女孩都不放過。整個一路向西的貧民隊伍哭聲喊聲直傳到幾裏之外。而董卓離開時又命令呂布在洛陽內四處放火,挖掘皇陵和官民的墳塚又得的數千車的金銀財寶向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