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 第一章 楊秀楓(1 / 1)

第一章楊秀楓

楊秀楓今天起得特別早,桌麵上整齊地擺著短刀、長弓、箭袋、箭矢,他用油布認真地擦拭了兩遍短刀,看著刀身處刻著的“君安方晴”,楊秀楓一時陷入了往事,露出了少有的溫和笑容,連親兵進來也沒有發覺。“報告!”親兵也沒有見過楊校尉如此神情,不得已之下隻得打斷楊秀楓的沉思。楊秀楓忽然被喚醒,心頭閃過一絲不悅,隨即恢複平靜,對來人說:“何事?”,“報告,大人,隊伍已集結完畢,請大人指示。”楊秀楓“嗯”了一聲,好似在說,知道了。親兵退下後,楊秀楓迅速穿戴整齊,跨上短刀,背上箭袋,手握長弓,掀開軍營的帳篷。外麵一片漆黑,但月光之下,仍然看到前方隊列如標槍般整齊、挺立。親兵牽過一批神駿白馬,楊秀楓翻身上馬,徑直來到一列隊前。隊前六名身著藍色勁裝,頭戴白銀輕盔,身著白銀鏈甲的軍人起身下馬:“見過楊校尉!”“請起!”楊秀楓淡淡說道,撥馬像對麵望去。

天仍未發亮,對麵的城牆上漆黑一片,但城牆中部確是一片燈光,楊秀楓也不知這燈光為何隻在那城牆中部亮起,據說是古時一種失傳的守城技法,兵書稱之為“爵穴”,對於爵穴兵書隻是簡單提一句:內苣爵穴中,照外。想不到今日競一睹其真容,果然非同凡響,此等照明方式,使夜間偷襲攻城成為毫無用處的策略,前幾日提出夜間攻城的參軍王植,此刻應該在軍帳中養傷吧。

前方的城池,在夜幕中仿佛一頭猙獰的巨獸,不知要吞噬多少生命才可罷休,楊秀楓自五月雨季由上庸城駐地開拔,跟隨唐將軍奉旨討逆,一路風塵,駐紮此處,此城名曰“葭萌”,以關為城,乃兵家必爭之要地。帝國自八百年前建國,聖武太祖皇帝嬴渠梁,帶領十大將軍,憑三尺劍,溯河而北上,一路披荊斬棘,已有尺寸之地,未存逐鹿之心。然及太祖皇帝攻克葭萌關,得遇天神賜福,兵士無不以一當十,以葭萌關北有天河,西南有橫斷山脈之天險,一路高歌猛進,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橫掃漠北胡族,修長城拒之於千裏之外;屈服嶺南蠻夷,興教化修文德以來之,自此四海賓服,天下初平,帝國始建,刀兵入庫,馬放南山,士卒盡歸田園,開創帝國此後八百年之盛世。後太祖感念天神之恩,封橫斷山脈為神山,列為帝國之禁地,曆代皇子皇孫立春祭拜。

憶及往事,楊秀楓不自覺默默摩挲著背上長弓。此時,天方破曉,第一縷陽光刺透雲靄,“嗚嗚嗚……”沉悶地號角吹響,不知有多少人再也看不到明日朝陽,楊秀楓調整思緒,調轉馬頭,吩咐道:“一至六伍由一伍伍長秦超帶領,緊跟火字營槍兵之後,掩護山字營、火字營破開城門,聽從火字營校尉霍紫陽調遣。七伍、八伍隨我壓製角樓。”“遵命!”眾兵士齊聲斷喝。陣地上不斷傳來各營應答之聲,楊秀楓再次調轉馬頭,正巧目光與林字營校尉林雲瑾目光相接,林雲瑾立即露出陽光一般的笑容,遙遙喊道:楊大哥。楊秀楓向來看不上這個年輕的新兵頭頭,但其是唐將軍親手提拔的校尉,與自己平級,楊秀楓淡淡一笑算是呼應,便策馬向東南方向角樓奔去,其後七伍、八伍兩隊人馬緊隨其後。

此刻金色朝陽之下,遠遠地楊秀楓望見山字營校尉單盾舉著一麵巨型塔盾居首排正中位置,其後一排火字營校尉霍紫陽正帶領士卒鋪設地方防護,再後就是一排山字營盾兵舉盾保護一排火字營槍兵。前幾日,作戰會議上,唐將軍早已安排好攻城戰略,隻是這葭萌關易守難攻,加之目前為帝國藍軍與叛亂黃軍第一次碰撞,又事關神山之歸屬,雙方都做了充分準備,勝敗亦未可知。就在唐將軍帶領藍軍開拔前後,葭萌關雨季來臨,天河河水暴漲,葭萌關守將王嶽飛命人掘開天河堤壩,緊閉城門,升起吊橋,泛濫河水直衝城門前平原,目前河水雖已退下,但天河之水中攜帶大量泥沙,仍留在城前,叛將王嶽飛命人在城前每五丈便設置路障一道,分別為蒺藜、鹿角木、陷馬坑、拒馬槍、護城壕、羊馬牆六道。唐將軍素來以攻城聞名軍中,但此次所帶攻城之器械,如拋石機、木幔、尖頭木驢等在淤泥之地無法前行,號稱“雷霆動,天下平”的雷字營騎兵,也望泥興歎,將軍隻能在營中建一望樓,晝夜監視敵軍動向。但藍軍紮營之時,城內布防早已完成,那守將王嶽飛確是一代名將,未叛亂前,與唐將軍也是一時瑜亮,人稱帝國雙傑。從目前偵測的外圍城防來看,便可見一斑。思慮間,楊秀楓所率風字營兩伍以抵達橫斷山下距離角樓六十丈處,楊秀楓勒馬,眾將士同時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