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的山水名勝,這裏集“山峻、峰奇、水秀、峽幽、洞美”於一體,三千餘座岩峰千姿百態;八百條溪流蜿蜒曲折;百餘個溶洞神秘奇特,共同締造出一個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我國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脈中,由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楊家界四大風景區組成,總麵積約390平方千米,屬張家界市管轄。早在億萬年前,這裏曾經是一片波濤洶湧的海洋,後來經過一係列的地質運動,才形成了今天溪水潺潺、奇峰高聳、怪石林立的獨特自然景觀。
張家界風景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武陵山中,位於張家界市區北側35千米處,被稱譽為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張家界地貌奇特,有石峰兩千多座,形態各異,樹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88%。這裏景點眾多,景色迷人,尤其以黃獅寨、砂刀溝、金鞭岩、金鞭溪等最為著名。異峰巧石、山泉飛瀑、深林奇樹及珍禽異獸共同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嫵媚動人的自然絕景。
天子山風景區位於武陵源北,與張家界、索溪峪山水相依,素有“峰林之王”的美稱,東、西、南三麵石峰林立,溝壑縱橫。雄壯的石林或如刀槍劍戟直刺青天,或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或如蓬萊仙境若隱若現。
天子山風景區因南宋末年土家族領袖向王自稱天子而得名,因此景區內的許多景點都與此有關,如天子州、寶劍峰、龍椅岩等。這裏的人文景觀有天子閣和全國最大的雕像--賀龍銅像等。
索溪峪自然風景區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有“峰兩千,水八百”之稱。景區內有兩千多座山峰,還有19道溝壑和6條溪流。百瀑溪是索溪峪中最為壯觀的景色。這裏處處是瀑布,水流縱橫飛瀉,彙集之處,自然形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百瀑溪”。索溪峪中還有大型石灰岩溶洞一百多個,可供人們遊覽觀光的有十多個。
楊家界是1992年在張家界西北角發現的新景區,有香芷溪、龍泉峽和百猴穀三個遊覽區,二百五十多個景點。相傳,北宋楊家將圍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營紮寨。後來因戰爭持續時間長久,楊家將便在此地繁衍後代,使這裏成了“楊家界”。這裏有八座石峰三麵排列,氣勢恢宏,偉岸壯觀。傳說楊家將駐紮楊家界時,隻開過一次軍事會議,此後便奔赴各地去打仗。他們死後便化為八座石峰屹立於此,以紀念那次軍事會議。
武陵源是“天然去雕飾”的人間仙境,美麗而神秘,許多文人墨客都以“武陵源”這個詞彙,表達自己神往的世外桃源。奇峰、幽穀、秀水、密林、溶洞統稱為武陵源“五絕”。
石英砂岩峰林是武陵源最獨特的景觀,在國內外均屬罕見。這裏共有三千多座奇峰,峰體所處海拔500米-1100米,高度由幾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姿態萬千,有的像竹筍,有的像扇子,有的像柱子,還有的像小動物。僅天子山和張家界景區就有八十多處觀景台,遊人可以登上去一邊盡情欣賞這些奇峰怪石的獨特魅力,一邊任憑思緒飛揚。
十裏畫廊位於索溪峪景區,是該景區的旅遊精華。在這條長達十餘米的山穀兩側,擁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秀麗宜人。人行其間,三步一景,好似在畫中遊走。山上的岩石形成了二百多尊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的石景造型,惟妙惟肖,如“孔雀開屏”“采藥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每當雨過天晴或陰雨連綿的時候,山穀中便會升騰起陣陣雲霧,時濃時淡,繚繞在層巒疊嶂之間。此時,連綿的山峰若隱若現,變幻莫測,雄偉壯觀之中多了幾分神秘妖嬈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