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2 / 2)

南天一柱是武陵源怪石的典型代表,位於張家界景區,高達300米,上下一般粗細,上部灌木點綴,中部岩身赤裸,下部樹木遮掩,峰體渾圓、偉岸。它從深不可測的溝穀中衝天而立,一頭托住雲天,一頭穩紮大地,挺拔堅實,如擎天柱石。這一奇特景觀與風化和水蝕密切相關,風化作用使岩石化解、碎裂後,水蝕作用再沿裂麵崩塌,拔地而起的孤立石柱由此形成。

武陵源水繞山轉,據稱僅張家界就有“秀水八百”,眾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條長十餘千米的溪流,從張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兩岸峽穀對峙,溪間山水倒映,魚兒嬉戲,清脆的鳥聲不時回蕩在耳邊,帶給人一種悠遠、寧靜的別樣體驗。

鴛鴦瀑位於索溪峪景區,旱時寬5米,雨季寬十餘米,瀑高五十餘米,一大一小分成兩條飛瀉而下。一條雄壯威武,跳躍飛濺;一條輕歌曼舞,潺潺而流,最終彙合在一起擊石磅礴前行。這一大一小相映成趣的瀑布,猶如一對情侶在竊竊私語、恩愛甜蜜,所以被人們稱為“鴛鴦瀑”。

溶洞也是武陵源“五絕”之一。這裏的溶洞數量多、規模大,極富特色,其中著名的有黃龍洞、九天洞、觀音洞、響水洞、飛天洞、金螺洞等。

索溪峪的黃龍洞被稱為“地下魔宮”,既是武陵源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也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軍”。它因相傳古代洞內有黃龍藏身而得名,1983年經發現探明,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

黃龍洞全長7.5千米,景觀奇異,洞口霧靄彌漫,洞內長廊蜿蜒,鍾乳懸浮,石柱、石筍林立,還有石簾、石幔、石花、石琴,琳琅滿目,異彩紛呈。洞內分為四層,有一座水庫、兩條河流、三掛瀑布、四處潭水、十三個廳堂、九十六條廊。

九天洞坐落在張家界市區以西,也是武陵源景區內著名的溶洞之一,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亞洲第一大洞”諸多桂冠。它因天生有九個天窗與外界相通而得名。洞中的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石人、石獸等千姿百態,呈現為紅、黃、綠、白、黑、灰等顏色,可謂五彩繽紛,琳琅滿目。其中,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宮和壽星宮,堪稱絕世奇觀。此外, 九天洞幽靜得出奇,無論是潺潺流水,還是彎彎曲徑;無論是寂寂山風,還時靜靜石柱,都能讓人有返樸歸真之感。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不僅是人間的世外桃源,而且也是資源豐富的綠色植物寶庫和野生動物樂園。這裏擁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珙桐、銀杏、水杉、龍蝦花等奇花異卉漫山遍野,其中還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名貴藥材;華南虎、雲豹、蘇門羚、獼猴、靈貓、角雉、錦雞等珍稀動物出沒其間,為這裏增添了幾分靈動的美。

武陵源氣候溫和多雨,沒有酷暑嚴寒,常年的平均氣溫在15℃左右,這種適宜的氣候非常有利於動植物的生活。

此外,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一塊塊梯田,一間間房舍,就像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的顆顆繁星,與奇峰、密林、秀水共同描繪出令人陶醉的田園風光。

夜幕降臨,太陽伴著五彩的雲霞徐徐下降,美麗的武陵源在雲霞的沐浴下,更顯風姿綽約,嫵媚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