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蒂瓦希普納姆(1 / 1)

蒂瓦希普納姆地區是個被勝景環繞的地方,處處光芒四射,冰川、海灘、懸崖、湖泊和瀑布都令人目不暇接。將疲憊的身心卸下,在這裏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耳邊潺潺流水聲、眼前蔥蘢的叢林、遠處高峻的山峰……身體在不知不覺中臣服於此。

蒂瓦希普納姆被庫克山、峽灣、阿斯皮林山以及新西蘭西區等幾個國家公園環繞,麵積約2.6萬平方千米,由茂密的森林、白雪皚皚的山脈、陡峭的冰川峽穀及海岸峽灣組成。此外,這裏還保存著史前岡瓦納的原始動物體群和植物群。1990年被確認為世界遺產保護區。

米佛爾峽灣是蒂瓦希普納姆最著名的景區之一,是由史前冰川切削而成,它既是世界著名的壯麗峽灣,同時也是最完美地保存了新西蘭自然景觀的一處峽灣。這裏青山凝碧、綠水含幽、怪石嶙峋、瀑布飛瀉,巍峨的冰川和白雪皚皚的山嶺,無不讓人驚歎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瀑布飛流直下一百五十多米,衝入晶瑩剔透的峽灣水中。在16千米長的峽灣中經常可以看到海豚、海豹和企鵝暢遊的身影。

庫克山是這裏最壯觀的一處風景。傍晚日落時是遙望庫克山的最佳時刻,夕陽為白雪披上一層瑰麗的粉紅色,色彩瞬息間變化萬千,在幽深的山穀的襯托下,愈顯得山峰峻拔、偉岸。庫克山在1.5億年前仍沉在海底,1億年前地殼開始了造山活動,經過漫長歲月不斷重複著隆起和侵蝕的交替作用,再加上冰河的侵蝕,形成了今日的景觀和地形。

世界上最長的冰川之一塔斯曼冰川位於庫克山東邊,長約29千米,寬2千米,深600米。冰川內部的移動攜帶著山體的碎石下滑,耀眼的陽光照射過去,使冰川表麵形成了無數裂縫和冰塔,造形千姿百態。冰川融化而形成了兩個寧靜而美麗的湖泊,一個叫做“普卡基湖”,另一個叫做“泰卡普湖”。兩個湖的背景都是庫克山以及周圍的群峰,湖水源於冰川,碧藍的水色中含帶著淡淡的乳白色,晶瑩如玉,波平如鏡。

蒂瓦希普納姆地區降水豐富,雨季比較長。從沿海低地年降水量從3000毫米~5000毫米逐漸向內陸的高海拔地區增加,在南阿爾卑斯山的西坡降水量超過1萬毫米。山區西部降水量較多,且一年四季變化不大,而東部山區降水量則非常少,每年隻有1000毫米左右。海洋對這一地區氣候的影響較大,尤其在西部和南部,於是形成了這裏涼爽溫和的氣候,年溫差和日溫差都很小。東部地區的夏季氣溫比同海拔的地區稍高,而冬天則比同海拔的地區要寒冷得多。

這裏植物的分布受到地形的影響,從北向南跨越了三個緯度帶,形成了沼澤地、草地、灌木叢和森林群落交錯的顯著現象。山毛櫸樹和羅漢鬆是這裏的主要植被,其中一些樹的樹齡已超過800年。企鵝、鸚鵡、野兔、羚羊等是蒂瓦希普納姆地區的主要動物。其中世界上僅有的高山鸚鵡及一種體形巨大,但不會飛的南秧鳥,屬於稀有的瀕危品種。

繁星點點,愉悅地撒向如錦的夜色;連綿的雪山,猶如一個巨大的水晶體,把夜空吸進自己龐大的身體裏。在離地3000米的山脊上長呼一口氣,把蒂瓦希普納姆的純淨根植於心底,直到永遠……

知識鏈接:南秧鳥是新西蘭南部島嶼本土生活的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擁有非常特殊的進食習慣。它先用喙拔下草,然後用腳爪緊抓草,僅食用草底部最柔軟的部分,其他部分都丟棄掉。在1898年最後4個標本製作完成之後,科學家認為南秧鳥已從地球上滅絕了。但經過一次較大範圍的搜索勘測後,於1948年再次發現了南秧鳥。目前,它已經被列入瀕臨滅絕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