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4章 欣賞自己的不完美(1 / 1)

人生確實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其實,沒有缺憾我們無法去衡量完美。仔細想想,缺憾其實不也是一種美嗎?

一位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在一張白紙上點了一個黑點,然後問他的幾個學生看到了什麼。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看到了黑點。於是,心理學家得到了這樣的結論:人們通常隻會注意到自己或他人的瑕疵,而忽略其本身所具有的更多的優點。是呀,為什麼他們沒有注意到黑點外更大而積的白紙呢?

一位人力三輪車師傅,五十多歲,相貌堂堂,如果去當演員,應該屬偶像派。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願做這樣的“活兒”,他笑著從車上跳下,並誇張地走了幾步給人家看,哦,原來是跛足,左腿長,右腿短,天生的。

弄得問者很尷尬,可他卻很坦然,仍是笑著說,為了能不走路,拉車便是最好的偽裝,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還驕傲地告訴別人:“我太太很漂亮,兒子也帥!”

有這樣一位女子,她喜歡自助旅行,一路上拍了許多照片,並結集出版。她常自嘲地說:“因為我長得醜。因此很有安全感,如果換成是美女一個人自助旅行,那就很危險了。我得感謝我的醜!”

英國有位作家兼廣播主持人叫湯姆?撒克,事業、愛情皆得意,但他隻有1.3米,他不自卑。別人隻會學“走”,他學會了“跳”,因此,他成功了。他有句豪言:“我能夠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其實,在人世間,很多人注定與“缺陷”相伴而與“完美”相去甚遠的。渴求完美的習性使許多人做事比較小心謹慎,生怕出錯,因此,必然導致其保守、膽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人長得一表人材,舉止得體,說話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覺得沒意思,連聊天都沒絲毫興致。這些人往往是從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規範訓練,身上所有不整齊的“枝杈”都給修剪掉了,於是便失去了個性獨具的風采和神韻,變得幹巴、枯燥,沒有生機,沒有活力。

不僅人自身是不完美的,我們生活的世界也是布滿缺憾的。比如:有一種風景,你總想看,它卻在你即將聚焦的時候巧妙地隱退;有一種風景,你已經厭倦。它卻如影隨形地跟著你;世界很大,你想見的人卻杳如黃鶴;世界很小,你不想看見的人卻頻頻進入你的視線;有一種情,你愛得真、愛得純,愛得你忘了自己,而他(她)卻視如垃圾,如果能夠倒過來,多好,可以不讓自己再忍受痛苦。世上有許多事,倒過來是圓滿,順理成章卻變成了遺憾。然而,世上的許多事情正是在順理成章地進行著,我們沒辦法將它倒過來。

缺陷和不足是人人都有的,但是作為獨立的個體,你要相信,你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甚至優於別人的地方,你要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裝點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也許你在某些方麵的確遜於他人,但是你同樣擁有別人所無法企及的專長,有些事情也許隻有你能做而別人卻做不了!

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並將它轉化成動力,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楊子曾對他的學生們說:有一次,我去宋國,途中住進一家旅店裏,發現人們對一位醜陋的姑娘十分敬重,而對一位漂亮的姑娘卻十分輕視。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學生們聽了之後說什麼的都有。楊子告訴他們,經過打聽才知道,那位醜陋的姑娘認為自己相貌差而努力幹活而且品格高尚,因此得到人們的敬重;那位漂亮的姑娘則認為自己相貌美麗,因而懶惰成性且品行不端,因此受到人們的輕視。

其實,做人的道理也是這樣,是否被人尊敬並不在於外貌的俊與醜。美決不隻是表麵的,而有著更深層次的內涵。如果表而的美失去了應該具有的內涵,就會為人們所舍棄,那位漂亮姑娘就是最好的例證。勤能補拙,也能補醜,這是那位醜姑娘給我們的啟示。

欣賞自己的不完美,因為它是你獨一無二的特征。欣賞自己的不完美,因為有了它才使你不至於平庸。不完美使你區別於人,世界也因你的不完美而多了一點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