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愛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喝咖啡,有的習慣於飲茶,有的既喝咖啡也飲茶,因為二者都能使人提神醒腦。
為什麼咖啡和茶都能提神醒腦呢?原來,它們所含的咖啡因屬於一種生物堿(又名植物堿),為白色細針狀結晶,在藥理實驗上對中樞神經係統有廣泛的興奮作用。人喝了咖啡或茶以後,首先是興奮大腦皮層,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消除疲乏感,減弱睡意,改善思維,使精神大為振奮;其次是興奮循環中樞和運動中樞。茶葉中還含有一種叫茶堿的物質,而茶堿和咖啡因都能直接興奮心髒,擴張冠狀血管和末梢血管,並有利尿作用。
有人以為,既然咖啡和茶能提神,就應多喝。這是不對的,喝過量了就會適得其反。過量的咖啡因會使人出現失眠、心悸、頭痛、耳鳴、眼花、頭暈等不適症狀,危害身體健康!而飲用過多的濃茶,會出現“醉茶”現象,不僅痛苦難忍,嚴重的還需急救哩!
為什麼雲南的煙葉特別好
我國有很多地區種植煙草,但以雲南的煙葉最好。在全國評出的13種名煙中,雲南生產的就占了9種,如雲煙、紅塔山、玉溪等。即使其他省市卷煙廠生產的名煙中,多少也要加入些雲南煙葉,如上海生產的“中華牌”煙中,30%是雲南供應的優質煙葉。
為什麼雲南的煙葉特別好呢?這要從煙草的生活特性談起。
煙草是一種喜溫、喜光的植物,它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25~28℃。但不同品種有不同要求,如一般烤煙葉片,其成熟階段的日平均溫度以20~25℃為宜;曬煙、白肋煙等需平均氣溫在18℃,持續時間在90天以上;黃花煙草則較能耐冷涼氣候。煙草一般在5月份移栽,9月間收獲,在這期間的日照要求為2200小時。如果日照充足而不強烈,煙葉質量就比較好。此外,水分對煙葉質量也有很大影響,在生長期間平均月降雨量為100~130毫米最適宜。
雲南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分別受印度洋季風和太平洋季風的影響,屬亞熱帶一熱帶高原型濕潤季風氣候。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24℃,大部分地區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約600~2300毫米。雲南省一般海拔2000米左右,山地海拔可達4000米,甚至更高。由於緯度低,短距離內地形高低懸殊,氣候的垂直變化顯著。那裏煙農有四句話:“一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四季無寒暑,無災不成年。”這充分概括了雲南種植煙草的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煙農在溫暖濕潤的氣候下,根據不同的煙草品種,可因地製宜進行安排種植,使優良煙種在適宜的溫度、光照、水分環境中得到充分發揮。而這樣的種植條件,即使像河南、山東生產煙葉的省份,也無法媲美。
當然,煙草生長還受土壤的限製和肥料的影響。例如,香料煙適宜種在有機質含量少、肥力不高、表土不厚而有小石塊的沙性地上;烤煙以質地疏鬆、結構良好的土壤或砂質黏土為宜;而白肋煙則喜歡生長在含氮量較高的肥沃土壤裏。
施肥也大有講究。土壤中缺氮,則煙葉小,烤後葉薄而輕;而氮肥過量,烤後有辛辣味,呈綠褐或近黑色,品質下降。土壤中磷肥不足時,煙草生長緩慢,葉狹長而暗綠色,烤後無光澤;磷肥施用過多,葉片質地粗糙,油分少且易破碎。鉀肥施用適當,吸用時有香味,燃燒性好;反之,則葉片粗糙發皺,殘破不全,燃燒性差。
會產糖的植物
說起糖,大家都知道是從甘蔗和甜菜中提取的,實際上含有較高糖分的其他植物也能製糖,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糖槭樹。槭樹是很美麗的觀賞植物,到了秋天,葉子會變成紅色,但能夠產糖的隻有北美洲的糖槭樹。糖槭樹是落葉大喬木,樹幹裏含有豐富的澱粉,這些澱粉在冬天低溫下就會轉變為糖,這些糖貯存在木質部的樹液裏,到了春天,氣溫轉暖,樹液開始流動,如果在樹幹上鑽一個洞,就會有很甜的樹液從洞裏源源不斷地流出來。糖槭樹液的含糖量一般是0.5%~7%,高的可達10%,因此,即使多年采收,也不會影響樹木的生長。
另外,還有一種生長在熱帶的棕櫚科植物糖棕樹也能產糖,但不是從樹幹中提取,而是從它的花序中提取的,每棵糖棕樹一年可產糖50千克左右。
近年來,我國科學工作者發現葡萄科的爬山虎也能產糖。爬山虎是一種木質藤本植物,一向用作治風濕性關節炎和便血的草藥,現在發現它的莖中的汁液含糖約8.5%~10.5%,比糖槭樹還高些,有些人把它叫做糖藤。雖然爬山虎是一種很好的木本糖料作物,但現在仍處於野生狀態,還未充分加以利用。
不結桃子的碧桃樹
有些公園和花園裏,種著許多專供觀賞的桃樹,每年一到春天,滿樹桃花盛開,花色異常鮮豔,有玫瑰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吸引著許多遊人。在杭州西湖的蘇堤和白堤兩岸,遍植柳樹和桃樹,成為西湖主要風景之一。可這些桃樹有個特點,就是隻開桃花,不結桃子。每當夏末秋初,果園裏的桃樹果實累累的時候,它們卻隻有滿樹濃綠的葉子。
原來這種桃樹和結實的桃樹不一樣,它們的名字叫“碧桃”,是專供觀賞用的。結果實的桃樹開的花,每朵花上隻有5個花瓣,而碧桃開的花,每朵花上卻有7~8個花瓣,有的甚至多到十幾個花瓣,所以叫做“重瓣花”。重瓣花裏隻有雄蕊,沒有雌蕊,或者雌蕊已經退化成一個小突兀,所以不能受精。它們隻開花不結桃子,就是這個原因。
無花果真的沒有花嗎
從無花果的名字看,無花果好像是沒有花的。事實究竟怎樣呢?
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被(就是花萼和花冠)、雌蕊、雄蕊四部分構成。這四部分完全具備的叫完全花,如桃花;這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樹花。
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和雌蕊、雄蕊“抬”得高高的,因此鮮豔奪目,蜂來蝶往,招引人們欣賞。無花果的花卻靜悄悄地“隱居”在新枝葉腋間,它的雌花、雄花“躲藏”在囊狀肥大的總花托裏麵。總花托頂端深凹進去,形成一間寬大的“房子”。由於總花托把雌花、雄花從頭到腳包裹起來了,人們看不見,因此,認為無花果是沒有花、不開花的。
說起來你或許不相信,無花果還會一年開兩次花、結兩次果哩!當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它就蓬蓬勃勃地抽枝發葉,在葉腋間開出花來;在秋高氣爽、雨水充足的時候,它的枝條又“大踏步”地向上延伸,葉腋間又開出花來。第一次開花結的果子,在當年秋天長大熟透;第二次結的果子,因為天氣漸漸冷下去,來不及成長,要等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才能長大熟透。可見,無花果可以在一年之內春秋兩季開花的。
無花果的老家在亞洲西部。現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都有栽種,新疆南部栽培尤其多,在北方通常被作為盆栽觀賞植物。新鮮的無花果果實肉質柔軟、味甜,是良好的水果;還可以製成果幹、果醬和蜜餞;在中醫學上,幹果還可入藥,能開胃止瀉,治咽喉痛。
香蕉果實裏有沒有種子
我們日常吃蘋果、橘子、西瓜等水果時,總是看到有一粒粒種子,可是吃香蕉時,卻看不到有種子,因此,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它生來就是沒有種子的。這樣的想法,對香蕉來說,多少有點冤枉。
在植物界裏,有花植物開花結籽,那是自然規律。香蕉是有花植物的一種,因此,它也不例外。那麼,為什麼我們常吃的香蕉都沒有種子呢?這是因為,我們現在吃的香蕉是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和培育後改良過來的。原來野生的香蕉也有一粒粒很硬的種子,吃的時候很不方便,後來在人工栽培、選擇下,野蕉逐漸朝人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時間久了,它們就改變了結硬種子的本性,逐漸地形成了三倍體,而三倍體植物是沒有種子的。
嚴格說來,平時吃的香蕉裏也並不是沒有種子,我們吃香蕉時,果肉裏麵可以看到一排排褐色的小點,這就是種子。隻是它沒有得到充分發育而退化成這個樣子罷了。
三倍體的香蕉沒有種子,怎樣繁殖呢?一般用地下的根蘖幼芽來繁殖,這就用不到種子了。
甜橙和柑橘有什麼不同
每到秋冬,來自各地的水果彙集市場,真是豐富極啦!南方的橘子、香蕉、柚子,北方的蘋果、梨、柿子……它們各具特色,香甜可口,逗人駐足挑選。就拿橘子來說,看了也夠叫人眼花繚亂:什麼黃岩早橘、南豐蜜橘、四川錦橙、廣東新會橙,還有蕉柑、雪柑、蘆柑等等。為什麼都是橘子,卻有的稱橘,有的稱橙,還有的稱柑?它們究竟如何區分呢?
原來,橘子的這些美名並非人們任意賜予的,它們都是依據植物的親緣遠近,由植物學家和果樹學家加以科學的命名。柑橘這一屬姊妹很多,除了上麵談到的以外,檸檬、柚子也都屬於這一屬,不過它們比柑橘容易區別。
其實,我們在吃橘子時,如果稍加留心,橘、柑、橙也並非不可區別。
橘子中有的皮很寬很鬆,極易剝去,有的皮較光,囊瓣包得也很緊,不好剝離。不易剝皮的橘子就是橙。橙又分酸甜兩類,酸的稱酸橙,不能吃,多作砧木用;甜的稱甜橙,風味優良,是橘中的上品,如臍橙、新會橙、錦橙等都屬這一類。橙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種子較大,種子裏麵的胚為白色。若從果樹的形態比較,甜橙的葉片比柑橘大,而且葉的基部還有翼葉,而橘、柑一般沒有這個特征。
皮寬好剝的橘子又稱寬皮橘。我國廣泛栽培。它們果皮較薄,囊瓣也大,可以一瓣瓣掰開,而甜橙囊瓣分離困難。柑、橘的種子種皮去除後,可以看到綠色的胚。
比較容易混淆的是柑和橘。因為它們同屬寬皮柑橘類,彼此間特征大同小異。它們的果皮雖都易剝離,但柑稍難,而橘極易。果皮的海綿層柑也比橘厚。溫州蜜柑、蕉柑等都是柑,而早橘、福橘、南豐蜜橘都是橘。
不過,由於各地群眾習慣上稱呼不同,有時在名稱上也常有混淆之處。例如,溫州蜜柑有些地方稱它為無核橘;四川的錦橙,因它的果形長圓,在當地也有稱鵝蛋柑。這樣,橘子名稱的混亂更導致了人們概念上的模糊。
枇杷、桃、杏的種仁為什麼不能生吃
枇杷、桃子和杏子都是人們愛吃的水果。但很少有人想到,它們那柔軟多汁的果肉卻包藏著一顆能致人死命的禍心——種仁。要是你誤食了它們,輕則呼吸困難,瞳孔放大,重則驚厥、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原來在這三種果實的種仁裏,都含有一種屬於氰苷類的化合物,叫做苦杏仁苷。這種化合物本身倒不是毒物,但它不太穩定,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發生水解反應。這時,它分子中所含的羥腈部分,最終會變成氫氰酸遊離出來。氫氰酸是一種劇毒化合物,它就是種仁使人中毒的根本原因。
那麼,在什麼條件下發生水解呢?
苦杏仁苷和其他苷類物質一樣,可以在酸水中加熱水解。此外,如果它遇到一些特殊的酶類物質,如苦杏仁苷酶等,則在常溫下遇水就迅速分解。更巧的是,這些特殊的酶恰恰就和苦杏仁苷同時存在於這些種仁之中。不過,當種仁完整時,它們在細胞中“互不幹涉”。若一旦咬碎吃到胃中,苷和酶一起溶到胃液裏,這時,酶再加上酸性的胃液,就會使苦杏仁苷迅速水解而產生氫氰酸。有人分析,有些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含量有時高達30%,在枇杷仁和某些桃仁中含量也不低。因此,它們不能生吃。
當然,杏仁和桃仁都可以人藥,杏仁止咳糖漿中就含有杏仁水。這是因為它們在配方中用量有所限製,而且往往經過煎煮,其中所含的酶都已被“殺死”,部分苷也被破壞,毒性已經降低了的緣故。而且奇妙的是,杏仁止咳的有效成分就是經過煎煮後殘存的微量氫氰酸!
其實,要是杏仁和桃仁等都是苦不入口的話,那誰也不會去生吃它的。然而恰恰有的不苦或不太苦,而且富含油脂,清香可口,尤其吸引孩子們。據分析,某些甜杏仁或甜桃仁中多少還含著一些苦杏仁苷,約為0.5%左右。這樣,要是生吃太多的話也會有危險。至於商店出售的杏仁罐頭或杏仁粉等,已經過炒製,當然都是可以吃的無毒佳品。另外還有一種甜扁桃仁,又叫巴旦杏,則是一種專門吃種仁的幹果,和上述三種水果是不同種類的植物。
為什麼椰子樹大都長在熱帶沿海和島嶼周圍
在我國海南島、西沙群島,以及其他熱帶地區的沿海和島嶼周圍,到處可以看到筆直挺立的椰子樹,樹高可達20多米,碧綠青翠的葉子比雨傘還要大,樹上掛著許多像足球那樣的棕色果實,是熱帶特有的美麗的樹木。
如果我們稍為注意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這些椰子樹似乎都是沿著海岸和島嶼周圍而生長的。要解開這個謎,不妨讓我們來看一看椰子樹的生活習性,問題就比較清楚了。我們知道,植物為傳播它們的後代,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把它們的種子散布出去。其中除了人為的傳播以外,有些利用動物來傳播,有些利用風和水來傳播,椰子就是利用水來傳播的。椰子的果實是一種核果,外果皮是粗鬆的木質,中間是由堅實的棕色纖維構成的,成熟後掉在水裏,會像皮球一樣漂浮在水麵上,不會爛掉,有時會隨海水漂流數千裏,一旦碰到淺灘,或者被海潮衝向岸邊後,遇到了適宜的環境,它們就在那裏發芽成長,重新定居。這就是熱帶沿海和島嶼周圍會長出椰子樹來的秘密。
另外,椰子樹雖然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但以水分比較充足的土壤為最適宜。沿海和島嶼周圍,要談水分那是最豐富不過了。而且椰子樹特別喜歡海灘邊含有鹽漬的土壤,生長在這樣的土中,長得特別快、特別好。因此,如果把椰子樹栽培在離海岸較遠的地方如雲南南部,還要埋些粗鹽在樹根上,使它在有鹽漬的泥土中加速生長。有人認為海風對椰子樹的生長雖然不起直接作用,但和暖的季風提高了椰林的溫度,同時,海風也增加了大氣的濕度,有利於椰子的生長。
由此看來,熱帶沿海和島嶼周圍,能到處長出椰子樹來,也是生物的一種生活適應的結果。
開花多結果少的杏樹
杏樹是薔薇科的一種落葉果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曆史。由於杏樹早春便開花,遠遠望去,如雲似海,令人賞心悅目,因此民間流傳著很多讚美杏的詩句,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杏樹的芽分花芽和葉芽兩種,無混合芽,有時多芽並生而成為複芽的也很普遍。一般複芽內有2~3個花芽,在適宜的條件下也能形成4~5個花芽。杏樹的花芽一般開一朵花,但由於結果枝的複芽數多,因此開花量也就多了。
可惜杏樹開花很多,結果卻較少,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從杏花的生理機能來看,很多杏樹品種普遍存在著雌蕊發育不全的退化現象,退化了的花往往不能授粉、受精,自然也就不能結果。據研究,產生退化的原因,一是由於營養條件不良,二是與品種特性也有一定關係,如苦核白杏,它的退化花就較多,而麥黃杏和倭瓜杏,它們的退化花就較少!
其次,杏樹雖說耐寒、耐旱,但需要較多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往往會出現枝葉瘋長,退化花增多的現象。據調查,在鬆樹遮光條件下生長的普通杏樹,退化花的數量可達43.6%,比日照良好的開闊地上的多2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