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青城、龍虎、齊雲四座大山,為道教聖地,供奉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護道天尊、廣援普度天尊等。
龍虎山東麵百餘裏有山名靈山,二者同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靈山卻遠不如龍虎山名勝,相傳為墨真人治地。
靈山位於饒州西北五十裏處,山脈延綿起伏,林木蔥鬱茂密,尤以鬆竹居多。山間溪流潺潺,溝澗汩汩,怪石崢嶸,奇木參天,端的是一個寄情養性的好去處。
山脈綿延,方圓百裏。周鄰村民崇道抑佛,大小道觀數十座,香火旺盛,竟是未有一座廟庵。
東麓險峻,奇石嶙峋,等閑不得上。鬆竹掩映中三間木屋一前二後悄然而立,屋子四周一畦畦喚不出名兒的植物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嗅之欲醉。當前木屋居然有塊門匾,湊近了看,上書“白石觀”三個字,字體古意盎然,鉤捺折劃別成一體。
這木屋原來竟是一處道觀,白石村上白石嶺,白石嶺間白石觀。觀主自然就是白石老人了。
白石老道年逾古稀,鶴發童顏,麻冠麻衣麻鞋,很是仙風道貌,其名不可知,人皆以“白石老人”或“白石道人”名之,乃是附近有名的醫者。
所謂“白石觀”,卻是作不得數的。白石老人終年著了一身道裝,卻從未做過一件驅鬼辟邪捉妖逐魔的法事,倒是長於歧黃之術,村民但有風寒咳嗽跌扭摔傷,隻需他一劑方藥,保準藥到病除,時日一久,便有了“老神醫”之譽。
這一日,老神醫笑意吟吟地送走了送野豕腿的村民,望望天空,嘀咕一聲:“這潑猴,又野去哪了??”
是日,秋高氣爽,靈山楓樹穀火紅蔽日,滿目鮮豔,正是遊山賞景的好時節。
楓林外圍,豎著一塊木牌,端端正正寫著幾個字:“內有猛獸,慎入!”
“猛獸?”青年拍拍腰間長劍,英俊的臉龐上滿是不屑:“我這開山劍斬虎屠熊,專殺猛獸。”
“章公子,山野之間異獸出沒,還是謹慎些的好。”紫裳女子十七八歲的樣子,螓首蛾眉,膚色白晰,清麗脫俗。
“孫小姐所言甚是??能陪小姐遊山賞秋,乃是在下榮幸,自當護得小姐周全??”章公子目光掃過護從,冷聲道:“都打起精神了,有什麼差池,你們知道後果。”
日光從樹葉間隙傾灑下來,粼光閃閃,點點斑駁。秋風習習,吹的樹葉颯颯作響,已是深秋,鬆竹柏樟葉子俱已轉黃,隨風旋舞著緩緩飄舞,靜寂的落在地麵,無聲無息。唯有楓葉方興未艾,肆意歡騰雀躍著,訴說著對這時節的問候。
孫姓女子年齡不大,眉目間依稀停留著些許稚氣,許是第一回置身楓林,流戀其中,憨態可鞠,時而伸手去接飄落的楓葉,湊到鼻尖去嗅上一嗅,露出兩排編貝般潔整的牙齒:“倒也沒怎麼香,不過??很好聞哩??”她聲音糯糯的,甚是好聽。
“楓葉倒是沒多少香味的,來年三四月間油菜花開,一片片的油菜田,放眼望去黃浪翻滾,那才叫一個香氣馥鬱呢。”章公子亦步亦趨,跟隨佳人左右,滿臉春風。
孫小姐展顏:“是麼?若有機會一定來看,那??一定很美??”抬頭望望,滿目紅葉,輕聲歎息:“風景再美,總有看不夠看不到之處,楓葉再紅,也總有枯萎凋零之刻??”又微微一笑:“也不必遺憾,楓葉落了來年又紅,再說,葉紅葉黃自成風景,太過執著一點,便真是一葉障目了。”
章公子連聲稱讚,諸如“孫小姐真知灼見”、“果真是見過大世麵”雲雲,無外乎是些奉承之類的言語。
孫小姐淡淡地笑,瞧不出喜怒與否。
楓林很大,越往裏走光線愈暗,高大的樹幹,層層疊疊的葉子將日光遮擋個在了視線之外。
護衛們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外圍,靈山廣袤,多有猛獸出沒,孫公子可以“斬虎屠熊”,全然不放在心裏,護從們可不敢有絲毫鬆懈,唯恐出現意外。
“回吧??”孫小姐口中吐出讓護從們長籲一口氣的兩個字。
“天色不早,該回了??”清麗女子的話於章公子而言不啻是佛旨綸音,忙不迭地應答,正想著要不要靠對方再近些,忽覺腳下一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