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死冤家(1 / 3)

1.生前冤家

嶧山縣前副縣長呂代富最近有兩件事成了嶧山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第一件事是他的夕陽戀,第二件事就是他的清廉。人們說起這兩件事往往又會說起一個叫陳香秀的女人,這人和呂代富的關係可不一般。

據說早在五十多年前陳香秀和呂代富就是同學,而且關係一直不錯。隻不過因為陳香秀家是地主成份,呂代富是貧下中農成份,倆人才沒能走到一起,後來陳香秀嫁給了劉培親,這人最後當上了嶧山縣的縣長,不過此人是個陳世美,在當上縣長不久就和陳香秀離了婚,新娶了小嬌妻。但是他也最終壞在小嬌妻的手上,小嬌妻索賄受賄東窗事發,劉培親也鋃鐺入獄,還沒等他出來呢小嬌妻就和他離了婚。呂代富這人也同樣經受了婚姻的挫折,他先是在嶧山的一個小山溝學校任教師,後來當了校長,又慢慢被借調到縣委。在小學校當校長的時候他與一位女教師結了婚,可是那個女教師在生下兒子不久就移情別戀,然後改嫁到了城裏。呂代富一直自己帶著兒子,直到兒子上了大學又畢業分配,他這才動了再娶的心,並且把目標第一個就瞄準了陳香秀。

自從和劉培親離婚後陳香秀也是一個人帶著兒子,一直沒再找人,麵對呂代富的一次次的表白,她的心也動了。可是陳香秀卻一次又一次拒絕了呂代富,不為別的,她顧慮兒子的臉麵。

陳香秀的兒子叫劉一得,在縣委任宣傳科科長,劉科長這人在縣裏無人不識,再加上是老縣長的公子,因此最懼怕的就是有風言風語。劉一得當然也看出了母親的心思,他多次勸說不讓母親邁出這一步。其實劉培親也一直想複婚,他說不動陳香秀隻得讓兒子來幫他,劉一得也有這個想法。陳香秀讓劉培親傷透了心,她發誓說就是死也不會複婚了。

呂代富也遇到了麻煩,兒子呂梁雖然支持他再婚,但卻不同意他娶陳香秀。原來在劉培親出事時縣裏一直風傳是呂代富背後舉報的,現在娶了劉培親的前妻,等於是不打自招,他考慮這件事會毀了父親一生的名譽。

老年人的愛情之路比青年人要坎坷的多,青年人沒什麼顧慮,想愛就愛,不想愛就散,老年人可不行,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可就太多了。偏偏呂代富這人是個倔脾氣,認準的事兒他會一條道走到黑,成天到陳香秀住的小區去轉悠,找準了機會就過去搭訕,有時還幫她扛個煤氣罐交個水電費啥的。一個副縣級幹部如此巴結討好一個老太婆,一時間在縣城被傳得沸沸揚揚的。這時候兩家的孩子都坐不住了,特別是劉一得,他與父親一商量,幹脆以母親的名義寫了舉報信,舉報呂代富在當副縣長期間貪汙受賄。可是上麵來查了半個月也沒查出問題,反而查出來呂代富為給兒子買新房還在銀行貸了款。更難得的是,呂代富在父親生癌症期間為還借來的醫藥費,還到一家私人小廠隱名埋姓打工看大門掙錢,清貧到一無所有。

呂代富的事情不知讓誰發到了網上,呂代富迅速成了名人,有網民說呂代富是百官楷模,是第一清官,一時間擁有了大量的人氣。

告來告去卻告出了一個清官,在嶧山人們更加敬重呂代富了。因為劉一得父子用的是母親的實名舉報的,呂代富也知道了,他從此疏遠了陳香秀,也不再去糾纏她了。

一晃過了兩年,陳香秀有一天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卻被告知得了癌症,而且還是晚期。

在臨去世時陳香秀留下了遺言,決不會和劉培親合葬,她要自己一個人先去鄉下的桃花溝。陳香秀也是有文化的婦女,她在生命的最後還寫了一首詩,讓劉一得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陳香秀去世三年後,另一個人也看中了桃花溝,而且也是非要埋在這裏。

2.死後還鬥

看中桃花溝這塊風水寶地的是呂代富,他也是因為癌症去世的。在生前他早就做好了準備,立下遺囑要兒子把他埋葬在桃花溝。這還不算,他還生平第一次動用了自己的“權力”,說動桃花溝所在的澗頭鎮鎮長何茂民,讓其無論如何也要在桃花溝幫他選一塊墓地。

呂代富死後何茂民果然幫他選了一塊墓地,這塊地距離陳香秀的墓地不遠,但是還沒安葬劉家人就不願意了,他們說什麼也不讓把呂代富的骨灰埋在這裏。

其實呂代富的兒子呂梁也很為難,隻是父親立下了遺囑,他不敢不從,現在見劉家人反對他隻能拒理力爭,說桃花溝又不是你劉家的,再說我父親的墓地也是鎮裏批的,你們不同意不起作用。劉一得說:“要是換上別人,就是一個窮要飯的埋在桃花溝我家也願意,但是你父親就不行!”

呂梁生氣了,他問為什麼他父親就不行,劉一得冷笑:“因為你父親連個窮要飯的也不如,就這麼簡單!”

呂梁看劉一得侮辱自己的父親,上前就給了他一拳,這一拳打得他眼冒金星,一頭栽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