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明道在私塾下學之後,就喜歡坐到村頭的大樹底下繼續他那勾畫之事。學了數理計算之後,那勾畫也不再雜亂無章,而是開始漸漸的有了脈絡,平時所聽所見之事,都被他勾畫出來。家裏的收成,村裏的人數,乃至樹上的樹葉,田間的麻雀……隻要涉及到數理之說,全都是他所注意之事。每每要當母親呼喚吃飯之時,才會將那一片勾勒的橫七豎八的土地用腳蹭上一蹭,跑回家去。
這一日張老夫子來過之後,林通夫婦就在飯桌上不停的叮囑,要他聽夫子的話,多學詩書,以後做個滿腹經綸的才子,功名富貴自然隨手可得。這林明道聽在了耳裏,卻是半晌不說話。林通夫婦說了半天,見兒子沒什麼反應,有些麵麵相覷起來——他們本就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信奉那有學問的人也是天性使然。固然那張老夫子學問之深響徹十裏八村,但現在自己的兒子也是個有學問的人……雖然年紀尚幼,但畢竟要比自己多識了許多字,多明白了許多道理。林明道這麼一不說話,倒是讓那林通和他婆娘也都不太敢說話了。
一口一口將自己碗裏的粥吃完,林明道放下碗,抹了一下嘴,然後正顏麵對自己的父母,開口說出一番話來。
“父母之意我也明曉,那張老夫子也是一片好心,這些我都懂得。奈何孩兒卻十分喜歡那數理計算之法,棄之不能。今後我一定多用時間在詩書之上,力爭以後博取個功名,以慰父母祖先以及夫子之心。不過數理計算之事,還望爹娘不要過多幹涉。孩兒明白,定然不會讓這自身的愛好,耽誤了求學之路。”
這林明道的一番話讓林通夫婦啞口無言,心中無奈之餘,卻也有一絲竊喜。自己的兒子,居然能說出這麼有道理的話來了!雖然不是很聽得懂,但總算知道了兒子聽從了自己的勸告,準備多花精力在詩書之上。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太過強求了。畢竟那數理計算之事作為愛好,總比那彈彈珠掏鳥窩強上許多吧?
從此之後,這七八歲的孩童林明道,就在學堂之中專心詩書,不再成天研究數理學說。看在了張老夫子的眼裏,自然欣喜無比,慶幸自己一身學問終於後繼有人。這林明道記憶之強前所未見,更兼有自己的思考,舉一反三,每篇文章都能說出幾點自己理解出來的道理。一時之間,神童之名傳遍了各個村寨,就連那沈州城內都有人知道,灰嶺出了個神童,七八歲就飽讀詩書,出口成章。當然,也有那走南闖北有見識之人,心中暗笑山野村夫沒有見識。那些大城郡當中,卻是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神童呢。
林明道自從聽了父母的話之後,倒真是似乎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詩書之上。但除卻課堂之外,他也沒有放下那數理計算。每每回家,夫子留下的功課片刻就做完,其餘時間就做他那自己喜好之事。反正林通夫婦大字不識,卻也不清楚他到底在做什麼,隻要張老夫子誇獎孩子沒有落下功課也就夠了。而林明道自己也小心不在外人麵前露出馬腳,無人來管,倒也自得其樂。
時間長了,林明道越發得到張老夫子的喜愛。除了課堂之外,更是單獨為林明道講解些深奧的經書典籍,期望林明道能夠多些學識,更加增添他那神童之名,也好讓自己臉上有光。林明道也並沒有讓他失望,對於那些深奧的典籍也不過是多讀幾次就能明其意,熟記心中,背誦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可以寫出幾篇雖然幼稚但卻觀點別致的文章來,讓那張老夫子心喜不已。張老夫子唯恐自己所教不夠,於是就將自己的藏書向那林明道開放,任憑他隨意取讀。
這下子,林明道倒是饒有興趣。張老夫子收集的藏書中不光是經史典籍,也有許多的奇聞怪談之類。林明道在張老夫子麵前自然是讀那些聖賢之書,沒人之時,卻是找出那些記錄著上古傳說,仙狐鬼怪的書來,看得津津有味。
林明道自幼寡言,與那些頑童沒有多少話語,整天自顧擺弄自己的那點東西,雖然不至於寂寞,但有時卻也無聊。而如今接觸了這麼多奇談之事,卻把他那顆童心勾引了起來。那些開天辟地的仙人手段,每每讓他嘖嘖稱奇,不由得也開始幻想起那逍遙天地間的樂趣起來。禦劍淩空,翻山倒海,想起那些仙人的風姿,林明道頓時將那原本就不深的功名之心完全忘卻,隻恨自己無法路遇仙人,傳法授道,成為那些飛天遁地的神仙一流。而因為年齡幼小,那些書中的才子佳人,仙女美狐的豔事,倒是不被他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