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受過窮,四阿哥哪裏知道窮起來是什麼滋味。他有錢到甚至於可以辦一個特務機構還有餘,可以想象孝懿皇後留給四阿哥的私房多麼的豐厚,也難怪佟家平時看四阿哥不怎麼順眼,那裏麵絕大多數都是佟家出的。
就像皇上賞賜大臣還會貼心的賞賜金子銀子什麼的,四阿哥並非不知有事要塞銀子給奴才的潛規則,隻是他從來沒有經曆過沒有銀子的苦楚,所以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大事,這從四阿哥的賞賜從來沒有單獨的銀子金子可以看得出來。
要是以四阿哥之前的性子來看,他聞言肯定是勃然大怒的,然而今天聽了蘭英的話卻詭異的安靜了下來,也沒叫起蘭英更沒說要懲罰她什麼,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想著什麼事。
這事說是大事也是大事,說不是大事也不是大事,因為這事於國家於百姓來說是一件大事,可於還沒上朝聽政的四阿哥來說沒有半毛錢關係,因此也是一件小事。
啥事呀!
黃河決堤案。
才剛剛過春天了,黃河的一段河道就決堤了。
這穩妥妥的是裏麵有問題呀!
要知道大清和其他朝代一樣,對於河道那是年年都撥款下去整改的,雖然不說年年的決堤,但也好不到那裏去。
人人都知道河道有貓膩,河道是肥缺,相信皇上心裏也有數,然而因為牽扯太大因此皇上即便是心裏清楚也多是過得去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顯然如今這事就是過不去了。
大汛期還沒到了,就春天的細雨就讓黃河決堤了,那等著汛期來的時候……結果根本就不敢想,於是皇上炸了!
講真雖然皇上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可事實上有一半都是統治者自己吹噓出來的,其他的事情不說,至少在滿人和漢人的問題上,皇上的態度絕對是偏心滿人的,當然站在一個滿人皇帝的角度上講這是人之常情,可就因為這個原因從他開始大清一直遺留了一個天大的問題,甚至於從某種程度上將大清滅亡就是因為這個問題。
啥問題呀!
曆朝曆代都有的問題——貪汙。
雖然曆朝曆代的皇帝隻要不是草包或者是大權旁落的都會打壓貪官,可曆朝曆代還是會出現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貪官來,貪官搞得平民老百姓苦不堪言沒有了活路,稍微有點心思的都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走上造反的路子。
因此雖然曆朝曆代都有貪汙問題,大清也有,但隻有大清朝是從開國到滅亡每任朝代裏都有造反的事。除了因為清朝的統治者是滿人外,這貪汙也是占了很大原因的。
上輩子四阿哥登基後就成了“抄家皇帝”,這“抄家皇帝”的稱呼在史書上可絕對不是一個好稱呼,可那是四阿哥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因為國庫沒錢都被大臣“借”走了。
大清的製度除了雍正朝外,對滿人是特別優待的,這源頭就是如今龍椅上坐著的這一位整的,另外還有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之前不是發生了三藩之亂嘛,三藩是平定了,但因為皇上當時不信任漢人,孝莊文皇後當時又是持反對的意見,因此派出去的大軍幾乎都是滿洲八旗的。
三藩之亂打得特別艱苦,很多人都戰死沙場,因此滿人的人數那是成直線下滑,作為滿人皇帝,皇上的基本盤不是漢軍八旗也不是蒙古八旗,而是滿洲八旗,這滿人的人數不夠多可不利於皇上的統治,因此他不但鼓勵大家多生,還進一步的完善了滿人的福利。
最初還看不出來什麼,可後來這就是一個尾大減不掉的包袱了。
首先滿人生下來無論地位如何都是有口糧的,由皇家特供,雖然那口糧不能讓你大吃大喝富貴榮華的過一輩子可絕對餓不死你,這在滿人努力多生出來人後,成為了一筆巨大的開支。
其次滿人尤其是滿人官員是可以去國庫借銀子的,漢臣也可以,但基本上沒多少人去,其他人不說,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就帶頭從國庫借了不少銀子出來,至於到底花在什麼地方那就不得而知了。有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做榜樣,其他人自然是跟著學,一個兩個不管有錢沒錢都往國庫借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