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歸還日期……嗬嗬……
先不說官員借銀子不可能隻借小小的一兩銀子,就是真是一兩,那麼多的官員積少成多也是一筆大數字。其他的人不知道,但至少在皇上幾次南巡後,江南的曹李兩家至少往國庫借了兩百萬銀子。
國庫又不是無底洞或者是聚寶盆,能錢生錢,一直有銀子。國庫還不是有沒有銀子的時候,沒有銀子怎麼辦了?
征稅呀!國庫的銀子基本上都是征稅得來的,這又平攤到了平民老百姓的身上。
若隻是這樣大家也就是苦一點,還不至於冒險造反。
然而清朝“人之常情”的事情又來了!
貪汙!
做官的怎麼可能不貪汙了,即便是有,那也是因為有另外一個更大的利益勾/引著他。不貪汙的都是野心勃勃想要留下千古美名的,就像後世說起清朝的清官,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於成龍、張伯行、湯斌、施世綸、劉鏞、紀曉嵐等等。
可以說沒有一個滿人。
為什麼?
不是因為滿人覺悟低,而是貪汙的成本太低。
皇上還算是在打壓貪官,每每發現了都會處罰,然並卵。
因為每次處罰皇上都是罷官,尤其是滿人貪官幾乎沒有丟掉性命的,如果但是這樣也就罷了,到底是滿人皇上偏心一點也是正常,但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人目瞪口呆了,這被罷了官的人安安分分的在家裏休息幾年甚至於幾個月就會接到聖旨去另外一個地方走馬上任。
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愛,反正貪汙被發現了也就是在家休息一段時間而已,日後複起說不一定還會省一級,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又沒有家破人亡抄家滅族丟掉性命的危險。
擱誰,誰都要去貪汙。
這“福利”實在是太好!
也就是說雖然皇上表麵上喊出來的口號是“永不加稅”可事實上,大清的平民老百姓頭上可不單單是稅,還有貪官的剝削,這可比稅嚴重多了。
正是因為皇上的不作為,因此底下的大臣們膽子是越來越大,到了清朝末年,這些人膽子大到什麼程度了?皇上發現一個地方有問題了,明天要派人去檢查,這些人今晚就一把火將東西給燒了,讓皇上沒處可檢查。
當然如今還沒有膽子大到這樣的程度,但也已經有了苗頭,可以說如今發生的河道的事情,即是貪官們膽子大的證明,也是貪官們對皇上的試探,若是皇上照樣不理,那日後……他們的膽子就會更大了。
當今皇上的千古一帝的稱號雖然有五成都是吹出來的,可皇上還是有真材實料的,他自然明白這樣下去不行,因此不但派遣了官員下去查證,還讓朝臣和年長的幾個皇子上書對這事的看法。
別看四阿哥現在還未成親也還在皇宮裏住著,母族又不顯,看著就是光杆司令一個,可實際上四阿哥身邊是有出謀劃策的人的,那是孝懿皇後留給他的,不過那人遠在宮外,這種時候四阿哥也不敢出宮請教,隻能自己想主意。
要說這些人為什麼敢這樣膽大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後麵靠著的是索額圖,而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叔父,這事一旦捅破就肯定會得罪索額圖進而得罪太子,現在誰也不願意得罪太子,四阿哥哪怕是身為皇子同樣也不想得罪太子。
可大阿哥胤褆和納蘭明珠又在一旁上躥下跳的要弄死索額圖和太子,不得罪太子那就間接的得罪了大阿哥和納蘭明珠,這真是讓人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