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猶如寶石,最好用樸素的背景來襯托。同樣道理,一個人雖然打扮得並不華美,也沒有美麗的容顏,但卻會因為內在的美德而顯得端莊高貴。同時,外表漂亮的人多半在別的方麵沒有什麼才華,好像在繁忙的工作之中,造物主但求無過,根本不願意勞力費心去追求完美。所以,那些長相俊美的人多數隻是徒有其表,胸中並無大誌;他們所追求的多半是外在的美,而不是內在的美德。但這話也並不全對,因為奧古斯塔斯大帝、泰塔斯·維斯帕努斯、“美男子”法王腓力普、英王愛德華四世、雅典人阿爾西巴阿的斯、波斯王伊斯邁耳不但誌向高遠,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美男子。論起美來,形體之美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的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美中最上乘的是繪畫所不能表現的,也並不是第一眼就能發現的。這是一種奇異精妙的美。我們說不出阿派萊斯和阿伯特·杜勒究竟那一位更加滑稽。他們中的一位根據幾何學上的比例來畫人,另一位則從不同的麵孔中擷取最美的部分來合成一個精美絕倫的臉龐。這樣畫出來的人,恐怕除了畫家之外,沒有人會喜歡。我認為,畫家不應當隻是畫出一張曠世未有的美麗麵孔,而應該更加巧妙一些(就像音樂家譜出優美的樂曲那樣),更不能墨守成規。我們曾經見過一些麵孔,如果你把他們一部分一部分地來觀察,會發現並不怎麼樣,但是作為整體卻非常美麗動人。
假如美的要素是行為端莊、親和,那就無怪乎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反而倍增其可愛了。“美人遲暮依然是美的”,正如“萬美之中秋為最”。苛刻地講,沒有一個年輕人是漂亮的,正是因為他們年輕,所以缺乏必要的修養。美有如盛夏的水果,易於腐爛,難以持久;就大部分人來說,美往往使人放蕩地度過青年時代,讓他們在多多少少的羞愧中度過餘生。毫無疑問,如果能將美貌和美德結合起來,美才會散發出動人的光輝,惡將會無處逃遁。
論殘疾
既然造物主對殘疾人不仁,他們對造物主也不義,這樣他們之間就互不虧欠了。所以如《聖經》所說,殘疾人大都是天性涼薄之人。這也正是他們對造物主的一種報複。肉體與精神之間確實有相符之處,造物主在一方麵犯了錯誤,另一方麵就也會冒險補償。但是因為人對於精神結構有選擇和控製的能力,並且對於肉體結構有一種自然的需求,所以紀律和才德的光芒有時可以掩蓋那些決定氣質的星宿。所以,最好不要把殘疾認為是性格的標記或證據(這種情形是容易欺人的),而那隻是導致某些性格的原因,這種原因常常引起相當大的影響。凡是為人所恥笑的、身體上有缺陷的人,總會在心裏不斷地鞭策自己一要從嘲笑中解脫出來。所以凡有殘疾的人往往非常勇敢。起初,這種勇敢隻是受人輕蔑時的一種自衛,但日久天長這種勇氣就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習慣了。殘疾會激發人的勤勉之心,這樣的殘疾人總樂於窺伺別人的缺點,以便將來有報複和反擊別人的資本。還有,殘疾人可以消除處於上位的人對他們的嫉妒,因為在他們眼裏殘疾人是可以隨意輕視的。這也使一些競爭對手忽視了他們潛在的競爭和挑戰,因為他們決不會相信殘疾人也有升遷的可能,直至看到了他們的升遷巳成既定事實才肯相信。所以縱觀以上,對於擁有強勁精神和品格的人,身體的殘疾倒可以轉化成一種升遷的優勢。古代的帝王(現代在某些國家也是這樣)常常寵信那些宦官之流,因為這些人對一切都懷有嫉恨之心,對君王會更依賴和盡職。但是那些帝王隻是把他們當作很好的偵探和告密者,而並非當作好的官吏。對一般的殘疾人,上述道理仍然成立。盡管如此,我們前麵說過的那條定律是對的,如果他們是有魄力的人,一定要努力把自己從輕蔑之中解放出來。至於解放的途徑,不是來自美德,就一定是出於邪術。因此殘疾的人有時也會成為人類中最卓越的,這是無需驚奇的。例如阿蓋西勞斯,梭利滿的兒子杉格爾,伊索,秘魯的總督加斯嘻等等。蘇格拉底以及許多其他的人等,也可以算在他們這一類之中。
論建築
蓋房屋是為了居住,而不是要看它的外表,所以應當先考慮房屋的實用價值,然後再考慮美觀與否。不過如果二者能夠兼得,自然不必拘泥於這樣的條款。把那隻求美觀而建的房屋留給詩人們頭腦中的夢幻宮殿吧,因為他們建造房屋是不用花錢的。在一個很差的地方蓋一所很好的房子,這樣無異於給自己建了一座囚牢。我所謂的很差的地方不僅是指空氣不衛生,就連氣候等因素也包括在內。我們往往可以看見,許多漂亮的房屋坐落在一個小丘上,四圍都是高山環繞,結果太陽的熱力無法釋放,而冷風也容易順勢侵襲。因此在這種地方,就會經受酷熱和寒冷的突然襲擊,好像是不同地區的氣候都集中在那裏一樣。再者,如果一個地方不好,不僅是因為空氣不好,也因為那個地方的道路和商貿情況都很糟糕。並且,如果你願意參考茅木斯神的意見,不好的鄰居也是原因之一。還有許多不好的地方,我不想多說,如缺水、缺木材、缺林蔭、缺水果、缺乏各種土壤、缺風景、缺平地曰附近缺少可供打獵、放鷹、跑馬的場所;離海過近或過遠,缺少可航的河流之利或有河水泛濫之憂,離大城市過遠(那樣辦事不方便)或離大城市過近(那樣大城市的物價昂貴);花費比較多、一個可以積聚大產業的地點、一個使人受限製而不能發展的地點……所有的這些也許不會全碰到一起,但是我們應當知道這些事情,並考慮到這些因素,以便可以擇善而從。而且,如果一個人有幾處房屋的話,他也可以將它們布置得當,以便在某一處缺乏的東西可以在另一處找到。有一次,龐培看到盧庫拉斯的一處宅子有漫長的走廊,房間既寬敞又明亮,就問道:野這所房子真是避暑的好地方,但是你冬天怎麼辦?”盧庫拉斯答道:野哦,鳥兒尚且知道在冬天來臨之時遷徙到南方,難道你以為我還不如它們聰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