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巳經達到目的人,往往會與自己借以晉升的本黨的反對黨勾結起來,他的意思也許是自己的黨派既然巳經牢牢攥在手中,而現在是收買另一個黨派的時候了。叛黨經常容易取得成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事態相持不下的時候,隻要能得到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決出勝負,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得到一切的感激和酬報。在兩黨之間保持中立,不一定永遠是由於態度溫和的緣故,有時也會有私心在裏麵的,這樣或許能夠兩頭得利。在意大利,教皇們嘴裏常說“眾人之父”之類的字眼,人們對他們總是心有疑慮,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幌子,其用心無非是將世界上的一切都置於自己的權威之下。為君主的務必要小心,不可輕易偏向某一黨派,以致自己也淪落為某派的黨羽,國內的黨派總是對王權不利的,因為這些黨派常向黨內成員要求一種義務,這種義務簡直和君主對人民所要求的差不多,並使君主成為“我輩中的一員”,如法蘭西的“神聖同盟”便是如此。黨派之爭甚囂塵上的時候,正是王室衰微之時。這種情形對他們的權威和王位是很不利的。在君主之下的黨派活動,正如天文家所說的小行星的運轉一樣,雖然有自己的自轉軌道,但是卻應該安靜地受那更高的九重天的支配。
論禮節與儀容
資質尚可的人,必須在禮節儀容方麵下功夫,否則就難以成材。就好像沒有鑲襯的寶石一樣,一定要經過雕琢才會蒙受世人珍愛。但假如一個人稍加留心的話,就會發現,人們的讚揚稱許和經商獲利一樣,並非是空穴來風。蠅頭小利,也能致富,這句謗語是正確的。因為小利經常可以碰到,而大利則是偶爾才降臨。同樣,微不足道的行為舉止常常會為人贏得極大的讚譽,這些小舉動每天都會有,也會引起別人的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機會如同節日般稀少。因此,彬彬有禮的舉止對一個人的名聲有很大的益處,正如伊莎貝拉女王所說的:野端莊有禮的舉止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薦書一樣。”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隻要不小覷這些就可以了。因為人隻要不大意,自然會留心觀察和模仿別人的優點,剩下的就是要相信自己。自然大方的舉止才顯得高貴,假如過於做作,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因為端莊的舉止本身就包含了自然和純真。有些人的言談舉止好像詩,其中的每個音節都是仔細推敲過的,這種在小節上如此費心的人如何能成大事呢?完全不拘禮節的人就等於教別人也不要講求禮儀,結果導致別人對他也不是很尊重。尤其是與陌生人打交道,或者是出席正式社交活動的時候,這種禮儀更不可忽視;但過於講究,且把禮節抬到比月亮還要高的位置上,不僅讓人覺得單調乏味,並且會讓人懷疑你的誠意。當然,在言語交際中,的確有一種很好地表達自己和讚賞別人的方法。假如一個人偶然發現這種技巧,是大有裨益的。一個人在同僚中一定有親密的人,因此要保持矜持以免被人看作是輕浮。在下屬麵前不妨表現親密一點,那樣會得到更多的尊敬。任何事情都愛出風頭的人,是自輕自賤且惹人討厭的。樂於助人是好的,要讓別人知道,你之所以這樣做的動機是出自對他的關心,而並非是因為你容易做到。通常對別人的話表示讚同的時候,要有你自己的某些見解:例如你讚成他的主張,可是要稍有點補充曰你願意附和他的提議,可是要提些條件;你同意他的討論,可是還要有你自己更進一步的理由。需要注意,即使對很能幹的人也不可過於恭維,因為嫉妒你的人一定會給你一個拍馬屁的惡名,你的才德也會因此受連累。在一些重大事件麵前,過於注重禮節或者過於講究也是會造成損失的。就像所羅門所說的:野看風的人無法播種,看雲的人無法收割。”愚者隻是等待機會,而智者卻製造機會。人們的舉止好比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鬆一些,這樣才能行動自如。
論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