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論人生(18)(2 / 3)

論讀書

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一個人獨處時,閱讀可以作為消遣;與人討論時,學識可以作為裝飾;處世行事時,知識則會變成才幹。老練的人雖能夠處理具體的事務,但要把握全局,縱橫捭闔,隻有靠真正博學的人。讀書花費太多的時間,人就容易變得懶惰;濫用知識為裝飾會顯得做作;完全按照書本上的章程做事則是書呆子。讀書可以彌補天性中的不足之處,而經驗又可以使閱讀獲益匪淺。人的天性猶如自然界的植物,需要通過閱讀的“修葺”。學習本身若不受經驗的限製,其作用就會大而不著邊際。狡黯的人蔑視學問,天真的人羨慕學問,隻有聰明的人利用學問。因為學問本身並沒有教人們如何利用,這種運用的智慧在學問之外,隻有通過觀察體會才能得到。不要為了挑剔辯駁而讀書;不要為了某種信仰而讀書;也不要為了印證某句話,某種言論而讀書曰讀書要能學會權衡輕重,學會思考問題。

有些書隻需淺嚐,有些書可以知其大概,小部分書則應當慢慢咀嚼消化。也就是說,有些書隻要讀部分章節,有些書可以通讀,但不用深究;還有小部分則應當用心細讀。有的書也可以請人代讀,然後讀別人的摘要就行了。但這隻限於不太重要的論點和質量低劣的書,否則被摘錄的書就像被蒸餾過的水,淡而無味。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嚴謹。因此,如果一個人很少動筆,他就必須有超強的記憶曰如果他很少和人交談,他就必須非常睿智曰如果他很少閱讀,他就必須足夠狡黯,才可以掩飾他的無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學數學使人精確,學自然哲學使人深邃,學道德倫理學使人莊重,學邏輯與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知識塑造性格”。不僅如此,精神上任何一種缺陷都可以通過相應的學習來彌補,正如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通過相應的運動來改善一樣。打保齡球有利於結石和腎髒,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有益於胃,騎馬有益於頭腦等等。同樣,如果一個人思維不集中,就讓他學習數學,因為在數學論證中,如果他的精神有一點兒不集中,他就必須得從頭再做曰如果一個人不善於辨別異同,就讓他學習哲學,因為學習哲學的人都很注重細微的事物;如果他不善於推理,不善於用一種事物闡釋另外一種事物,那麼就讓他研究法律案件。

這樣看來,心靈上的各種缺陷,都有治療的良方。

論黨派

許多人有一種不高明的意見,那就是凡事都要照顧各個黨派的利益和願望,這是人君治國、要人治事的法寶。然而道理與此相反,最聰明的做法是將有關大眾的事情處理好,這樣人們之間雖有黨派之別,但是不能不一致讚同。還有就是,將人與人之間的各自關係處理好。但是我並不是說可以忽略黨派。出身低賤的人,在他們升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所依附曰但是大人物就不必拘泥於此,他們最好是保持一種不偏不倚的中立態度。然而,即使是那些初人仕途的人,如果一定要有所依附的話,最好不要表現得太過分,自己雖然身居某一黨派,但是又能和其他黨派的人相處甚歡,這樣一來,他的升遷之路肯定會非常通達的。一般而言,位卑勢弱的黨派是最團結的。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溫和的少數派往往能夠戰勝貌似堅不可摧的多數派。當某一黨派中的一個派係垮台的時候,其餘各個派係就會自行分裂。例如盧庫拉斯和羅馬參議會中的其他貴族的那一黨(就是人稱“貴族黨”的)曾與龐培和愷撒相持一時,但是參議會的威權被打倒之後,不久,愷撒和龐培就分裂了。和布魯塔斯與拉西亞斯反對的安東尼和奧克塔威亞努斯的那一黨或派也曾一度團結起來,與敵人相持,但是布魯塔斯和拉西亞斯顛覆之後不久,安東尼和奧克塔威亞努斯就分裂了。這些例子都是戰爭方麵的,但是這對一般的黨爭同樣適用。因此,有許多次要的黨派的成員往往在本黨分裂的時候成為主要的人物,但是他們往往也會變得一文不值,而被人拋棄,因為,人的力量往往是在對立鬥爭中才能顯現出來。一旦競爭的對立麵消失了,這些人也就沒有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