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十、漂泊(2 / 2)

這些年來他深深感到醫療市場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隻能在政府的監管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如果全部推向市場勢必造成混亂,因為在治病救人方麵如果有了金錢的交易必然會造成人格的缺失。當然也有的地方把公立醫院全麵轉製,這樣政府的投入是少了,病人的醫療支出好象也沒有增加太多,可他們所得到的醫療服務質量得確是下降了,有的病因為沒有大型的醫療設備而耽誤,所以醫療市場一定要政府負責,這樣才能給老百姓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

經過幾年的工作,他有了良好的職業情操,醫療技術已爐火純青,管理上有了自己的經營方式,還有一個醫生的職業道德,他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醫院管理者,但他看不到民營醫院的希望。

李景全感到累了、倦了,他不想再做下去了,他選擇了離開,他給呂璿留下了一封信:“璿弟,原諒為兄不辭而別,我感到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想做一個好醫生,做一個好的醫院管理者,用自己的醫術及管理為百姓解除痛苦,但這個世道變了,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拚的你死我活,病人與醫生之間沒有信任,也沒有同情,沒有錢醫生就不治病,而病人交了錢就一定要醫生把病治好,醫患雙方成為怨家對頭,我決定離開這個紛雜的名利場。

醫院的事就交給你來經營,我的股份就交給你了,所得收入給我家寄去一半,另一半交給夏桃,無論她是否結婚這筆錢都要按時給她。

我去了,不要找我,安心的生活下去吧,不要學我想的太多,也許我在社會的風浪中是不適應的。”

另外又給夏桃、何玉芳各寫了一封信,曆數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曆,認為自己已支撐不下去,要何玉芳照顧好孩子及父母,要夏桃找一個能疼愛自己的人嫁了,她們兩個人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留戀的人。

離開了醫院,李景全將自己的隨身行李裝進了旅行包,又將自己的登山包裝滿了東西,把帳篷、睡袋,防潮墊,壓縮食品、急救包,瓶裝水等裝進了他的越野車。

車子在青藏公路上奔馳,他把車開到了一百五十公裏,車子象一隻怪獸一樣大口的吞食著高速公路,樹木象風一樣向車子的兩旁吹去,他大口的呼吸著西部高原的空氣。

漸漸的接近西藏,寺廟漸漸的多了起來,看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旅館住了下來,想到寺廟去看一下。

停好了車,他來到旅館的前台登記,前台接待他的是一位姑娘,長著修長的身材,眼睛明亮、清澈,象兩潭清水。登記後來到了三樓三一二房間,房間裏的裝修很好,達到了內地的三星級標準,每天才一百元錢,打開窗戶,一股夾著青草香氣的空氣衝進了房間,湧進了他的肺部,他感歎到大自然太好了。

進入夜晚,他看了一會電視。關掉電視後周圍一片寂靜,安靜的他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他第一次睡的這麼香,一覺醒來,已是天色大亮。一看表已是上午八點多了,他從來沒有睡的如此好。

起床後他下樓向旅館後麵的山坡走去,太陽剛剛升起,把山坡上的樹木染的一片金黃。樹林裏傳來了陣陣的鳥鳴,山的背麵傳來了喃喃的頌經之聲,向山上走,先是鳥鳴的聲音,隱約可以聽見頌經之聲。

越往上走,頌經的聲音越強,鳥鳴的聲音如同交響樂的高音部,高亢,悅耳,振的耳膜挺舒服的,而頌經的聲音如同低音部,給人以低沉,渾厚的感覺,開始是高音部,接著是低音部,如同一部大自然的交響曲,李景全簡直聽呆了。

這樣的大自然的聲音自己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他感到自己有一種回歸的感覺,天漸漸的亮了,山峰被雲霧撩繞著,遠處的山峰隱約可見,人如同進了仙境一般。

來到山頂看到一座藏教寺院,為四進院落,紅色的房子,黃色的屋頂,給人一種堂皇的感覺。李景全對於宗教有一些看法,認為他們是不勞獲的,他們的修煉隻是滿足了自己身心的需要,但還要別人來給他們買單,因此他來到寺院一般都是在功德箱裏象征性的投入一、二元錢,一般不給巨額的捐款。

走進千佛殿,李景全脆在佛祖前三叩首,心中許了三個心願,第一願兒子健康成材,第二願父母健康長壽,第三願何玉芳、夏桃幸福。

回去吃了早飯,他駕車又向拉薩進發,行進途中有一段公路在修,所有車輛都要繞行,下了高速公路便是一條砂石臨時公路,路麵上都是尖銳的碎石,走了不到2公裏他的右前輪胎就爆胎了,所幸的是路麵不好,車速不快,沒有出現交通事故,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李景全就慘了,他把車移到了路邊,打開後備箱準備換輪胎,可是放下千斤頂怎麼按它都頂不起來,這一下李景全傻了,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沒有修車店,來往車輛各跑各的道,攔了兩輛車都不停,現在的人不知怎麼了,誰都不想管那麼多事,對於別人的事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