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和為貴(1 / 3)

奪命馬標

四月十一日,秀吉率領六萬大軍,分成十七隊前後布陣,擺出一副大決戰的架勢。他相信,家康麵對如此具有壓迫感的挑釁,一定會出兵作戰。

這種沒有根據的自信是完全不靠譜的:整整一天,德川家陣地上依然毫無動靜,秀吉也隻能結束了自己的武裝遊行打道回府。

雙方就這麼又過了倆星期。二十一日早上,秀吉正在吃早飯,手下家臣進來報告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德川家出兵了。

家康傾巢出動,帶領一萬多自家大軍開到了秀吉的陣地前,耀武揚威了好一陣子。

出人意料的是,在此之前天天拜天拜地求祖宗想拉家康出來決一死戰的秀吉,此時卻沒了聲音。前方的蒲生氏鄉三番五次地催促發兵,他就是不動。

其實秀吉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合乎常理:以前拉你你都不來,現在不請你你倒自己來了?其中必定有詐。

既然有詐,那就不能上當。對付圈套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鳥他,見怪不怪,圈套自敗。

其實,家康倒也沒有使詐,實在是形勢所逼:秀吉天天上門罵陣挑釁,如果自己連個回應都沒有的話,那多半會給家臣留下一個膽小鬼主君的形象。

這場遊行僅僅持續了兩個小時不到,心虛不已的家康就開始收兵了,將隊伍撤回了小牧山城,於是整個戰場又恢複了原來的平靜。

在整個撤軍過程中,為了防止秀吉突然撲出來咬一口,家康對於殿後的人選進行了縝密的篩選,最後挑中了石川數正,由他來擔當這個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數正的軍隊充滿氣勢,在隊形上又富有彈性,這讓瞭望台上的秀吉驚歎不已,情不自禁地稱讚了起來:“看看這軍隊,多好啊!”接著,又將目光轉向了馬標,同樣也是讚不絕口,“這馬標真夠漂亮的!”

在周圍一群家臣的附和聲中,秀吉接著說道:“這個馬標我好想要啊。”

還沒等大家因驚訝而張大的嘴巴合上,秀吉立刻就派遣了長束正家作為使者,去問數正討馬標。

長束正家,近江出身,擅長內政,擅長察言觀色,同時也擅長忽悠人,所以算得上是此次外交使者的不二人選。

正家直接來到了數正的軍營中,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家主公非常喜歡伯耆守大人的馬標,是否能給個麵子呢?”

數正自然大吃一驚,生怕自己聽錯了,便確認了一句:“你說秀吉殿下想要我的馬標?”

正家點頭表示肯定。

數正露出了懷疑的表情,他很想知道秀吉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事實證明,數正雖然是三河第一忽悠王,但是跟久處上方、見過大世麵的長束正家比起來,還是有著相當的差距的。

正家先是咬牙切齒地發了一通誓,表示秀吉要馬標是真心誠意,絕非騙人,接著說道:“伯耆大人應該見過我家主公吧?”

數正想了想,沒錯,是見過,上次送初花茶壺的時候見過,於是便點了點頭。

“正如您所看見的那樣,我家主公是個心胸寬廣的人,他從不計較對方是敵是友,隻要是英雄豪傑,都會欽佩不已。”

數正又想了想,然後又點了點頭。

於是正家繼續道:“幾天前,我家主公看到了伯耆大人在馬上的雄姿,竟如三歲小孩一般對您讚歎不已,說您是天下第一流的戰將,所以急著催我來問您討要您那引以為榮的馬標,說是想要在戰場上效仿您的英勇……”

經過這麼一忽悠,石川數正打消了疑慮,並且立刻麵露喜色,心裏想著天下的霸主居然看上了自己的馬標,實在是祖宗積德啊。

當下他便對正家表示:兄弟你先喝口茶潤潤嗓子,我這就給你拿馬標來。

如此重大的決定,居然沒有告之家康,可見人一高興起來,是很容易昏頭的。

次日清晨,秀吉的使者又拜訪了石川的營帳,這次是來答禮的。

數正收下了一個沉甸甸的黑盒子,等使者告辭之後打開一看,發現裏麵赫然放著數十枚分量足、成色好的大判(大金幣)——自己活了大半輩子,還真沒見過那麼多金子。

看著這些金光閃閃的寶貝,石川數正突然暗叫一聲不好,隨之便驚出了一身冷汗。

從敵軍大將這裏私自接受了如此多的財物,這是掉腦袋的罪名啊。

事到如今,必須要告訴家康了,然而,數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又犯了一個錯誤。

本來,像這種大事、麻煩事,應該由當事者本人跑去跟家康彙報,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好好解釋一遍,以徹底消除誤會。可數正因為上了歲數,而且又確實算得上是當時德川家的第一重臣,所以難免有些倚老賣老,因此隻是打發了一個使者前去報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