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和為貴(3 / 3)

長益在本能寺事變中鑽牆開溜之後,一度成為了全國人民的笑柄,甚至還有小孩子將他的逃跑事跡編成了兒歌傳唱於市井之間。此後,長益投靠了信雄,然後,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茶道,給發揚光大了。

一直專心於泡茶藝術的長益,在小牧山戰端大開後,卻也不得不收拾起了茶碗跟著信雄上了戰場。不想這離開茶碗的日子一過就是大半年,別提有多難受了。現在眼看著馬上就要休戰,自己又能泡茶了,長益生怕萬一讓家康得知自己家跟人單方麵和談之後不同意又要接著打。為了打仗耽擱泡茶,那就太不值當了。

為了自己能好好泡茶,長益很堅決地提議將家康給賣了。為了自己能好好過日子,還能留下幾塊像樣的土地傳給子孫後代,信雄也同意將家康賣了。

於是,家康就這麼被賣了。

狠心的爸爸

當知道自己這麼折騰了大半年,等於是白白自討了一場沒趣之後,家康很憤怒。

在此之前,他甚至還曾想著分兵伊勢去救下幾座信雄被包圍的城池,盤算著怎麼把秀吉給活活拖垮了,現在這麼一鬧,什麼都沒了。

最要命的還不在這裏。要知道,現在家康之所以能名正言順地跟秀吉在這裏對著幹了大半年,關鍵就是因為他打著信雄的旗號——幫助自己老盟友的兒子打倒黑惡勢力羽柴秀吉。現在,老盟友的兒子退出了,自己連個開戰的名分都沒有,隻能乖乖地卷鋪蓋回家。

而作為秀吉來說,是不可能讓家康這麼平平安安地走人的,他一定會重新調集大軍,甚至會聯合之前的戰友織田信雄,對家康發起侵攻戰。以現在的實力,孤身一人的德川家若和羽柴家開戰,隻能是死路一條。

看來,隻能跟秀吉講和了。

於是家康找到了石川數正,讓他作為使者去一趟羽柴家。

數正顯得非常為難:之前秀吉幾次示好自家連鳥都沒鳥,現在都打上了,處劣勢了,反而跑去和談,這能成嗎?

家康反問道,誰讓你去和談了?我是讓你去祝賀,祝賀秀吉和信雄重歸於好,這就夠了。

領命而去的數正,受到了秀吉的熱情招待。

當他將家康囑咐的祝賀詞說完之後,秀吉的臉上露出了驚喜萬分的表情,並且不住地問道:“真的嗎?德川大人真的這麼祝賀我?”

在得到肯定答複之後,秀吉高興地說道:“好,好,好,剛剛收了一個漂亮的女兒(指信雄的女兒),現在又碰到了這樣的好事,不如,讓德川大人也送個養子吧?”

所謂“送個養子”,就是“送個人質”的比較客氣、充滿親情的一種說法。對於這一點,數正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自然,也沒可能事先征詢過家康的意見。

但是他非常自信地以德川家的全權外交大使的身份,接受了這個請求,並且表示:“那就送於義丸過來吧。”

於義丸是家康的次子,也就是後來的結城秀康。

不管根據中國的、日本的,還是其他別的國家的慣例,單方麵把自己兒子當人質給親自抵押出去了,那就說明你臣服於他。

所以,當這個消息一傳到三河,可謂是廁所裏丟炸彈——分量十足。一時間罵聲鵲起,三河憤青們人人恨不得將石川數正砍死而後快,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砍死你丫這個狗漢奸!”

接著,大家又紛紛上書要求家康拒絕送出人質,和秀吉決戰到底。

倒是家康比較冷靜,他仔細地想了想之後,對數正說道:“他們不是要人質嗎?那就送一個過去唄。”

數正算是鬆了一口氣。

“但是,僅僅是給人質,其他的條件,你一律不要答應。”家康補充道。

說是說送了人質就代表臣服,可這也就是說說,雖說從古自今都有這個慣例,可從古自今還真沒這個明文規定,說送了人質就一定要簽下臣服條約。家康這僅僅就是為了送人質而送人質,說白了,他就是將於義丸給拋棄了。

但石川數正並不這樣認為。他單純地覺得,送人質就是表示服從,至於家康的那句其他條件一律別答應,指的一定是什麼割地賠款之類,那些不用家康說,就算是自己,也不會答應的。

所以,當他帶著當年正好十歲的於義丸以及作為陪臣的、數正自己的兒子勝千代來到大阪見到秀吉後,說了句:“德川家將人質於義丸送到,謹在此表示臣服。”

秀吉大喜。

而三河憤青們,則再一次地被震怒了。

在這憤青和漢(三河)奸的對峙中,迎來了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