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傳說(1 / 1)

清寧子用又是溺愛又是責怪的眼神狠狠盯了她一下,方才沉聲道,“師門傳言,三千八百多年前,九明祖師修為已然通天,到了煉虛合道即將羽化登仙之境,可此時卻出現了一蓋世魔王,此魔王修為也是通天徹地,自封月魔,想要噬月得道,證得仙位。日月為天地精華之所係,九明祖師自然不允,於是與月魔大戰百日,那月魔也真了得,在大戰之中一點點的吞噬明月,原本明珠般圓潤的明月被他噬去了九成多,隻剩下這彎彎的勾月獨懸夜空。眼看月魔愈戰愈強,九明祖師漸漸不敵,若是明月完全被吞噬,月魔必然得道不說,天地必然陽盛而陰衰,屆時平衡失據,萬物寂滅。九明祖師被逼無奈,隻好在即將得道之時舍棄了所有修為,換得半招仙法,以手中寶劍直刺而下,終於將月魔鎮壓,而那柄寶劍就化作了現在的立劍峰。為了永世鎮壓月魔,九明祖師又舍棄肉身,使自身原本歸一的五行分離,其肺生金,得金闕峰,孕銳鋒珠一顆;其肝化木,得小竹峰,孕百華珠一顆;其腎化水,得弱水峰,孕滄海珠一顆;其心生火,得赤霞峰,孕正陽珠一顆;其脾歸土,得長生峰,孕玄重珠一顆;其頭顱化為無上寶鼎,其經脈化為青銅巨鏈,連接五峰寶珠,借地靈之力集於利劍,永鎮月魔於萬世。據說後來九明祖師弟子為陪伴祖師鎮守月魔,這才創立了逸仙門,祖師一生心願就是得道成仙,可在最後卻自願放棄道果,令人扼腕又令人敬佩,不是成仙卻勝過成仙,逸仙之名當之無愧,隻可惜其所傳功法也唯有練氣一卷。”

三人聽得目瞪口呆,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麼好,若是外人說這種故事,他們必然隻當笑話聽聽便罷了,但素來莊重的師父居然在祖師靈前如是說,一時間也是猶疑不定。

楚青衣忍耐不住,睜著大眼問道,“師父,你不會是在開玩笑吧,難道這世上真的有仙啊魔啊什麼的?難道我們腳下的立劍峰真的是一柄寶劍?那外麵的巨鼎,竟然是我們祖師的頭顱所化?還有旁邊的五座別峰?還有天上的月亮,以前居然是圓的?”

清寧子看著楚青衣,又看了看一臉不信的斬風和方正,點點頭又搖搖頭道,“你們有此疑問我並不意外,老實說我最初也不信,當初你們師公和我說這個故事時,我還隻當他在說瘋話呢。仙魔之說固然縹緲虛無,不作理會也罷,可是昨夜一場異動,可謂風雲色變,我雖然修為淺薄,也隱隱感覺到了立劍峰下卻有一股無比強大的力量在孕育,今日一早我又覺得天地間的陰氣稀薄了些,無上寶鼎又被震裂。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逸仙門既然已誅邪蕩魔為己任,就不能讓世人冒此奇險而無動於衷,若是傳言虛妄自然幸甚,可若是祖師的傳言確有其事,地下的那個魔頭又在開始吸收月亮的精華,那我逸仙門便是首當其衝,責無旁貸。”

方正沉吟了一會,突然道,“師父,您剛才說傳言中祖師的肉身化為五行寶珠,以集大地的五行靈力鎮壓月魔,如今寶鼎已裂,何不將寶珠祭出,看看是否能起些作用?”

清寧子點點頭,道“不錯,這也正是我叫你們來的原因。逸仙門已然傳承三千八百多年,祖師遺訓,每代隻能招收兩個弟子,又隻能在其中選一名作為掌門,所以一直香火不旺,其間也還斷過幾次傳承,更出過許多叛徒,時至今日五顆寶珠已然是全部不知所蹤,為師便是希望你們能夠遍尋海內,盡量將寶珠帶回,即便是帶回一顆兩顆,想必也是大有裨益。”

斬風眉頭微皺,道“師父還請三思,傳言已曆數千年之久,恐怕其間以訛傳訛者不可勝數,其可信度十不存一,如今您年事以高,尋找寶珠之事毫無頭緒,可謂是大海撈針,談何容易,這一去恐怕歸期難定,您身邊無人服侍,若有閃失,恐怕……”

楚青衣連道,“那我在這裏侍奉師父,兩位師兄下山去尋寶珠,小妹我本領低微,恐怕於大事也無所作為,便不添亂了。”

清寧子輕輕地拍了拍楚青衣的頭,笑道,“為師知道你孝順,老實說,為師最舍不得你,可是你終究是要長大的,為師也不能一輩子陪著你,更不能把你一輩子栓在這孤峰絕地。剛才為師說逸仙門每代都隻能招兩個弟子,唯獨到了這一代偏偏又收了你這個小丫頭,為師並不後悔,反而很慶幸,有你在身邊,確實給帶來了許多歡樂。隻是師門鐵律不得不守,今日過後,你我師徒緣分已盡,明日你隨你的師兄們下山,以後就不必回來啦。”

楚青衣是清寧子抱回來的棄嬰,清寧子對她疼愛無比,在這孤絕的峰巒上,他這個仙風道骨的修士曾給她洗尿布,曾給她當馬騎,曾陪她放風箏,曾給她縫衣服,既教她練習劍法,也教她各種花的名字,既教她開始練氣,也教她念“床前明月光……”。在楚青衣的心中,從來就沒有父親的概念,所以她也不明白她對師父的敬重和依戀已然取代並超越了父親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