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貝多芬桀驁不馴,行為自由,對貴族不留情麵,使上層階級故意冷落他。所以貝多芬雖有很高的名聲,卻身無分文。他經常不外出,原因是靴子早已開了洞而無錢更換。所做的曲子每首要花費幾個月時間,卻賣不到好價錢。而且一個花花公子式的侄子,還常來打擾他,給他製造麻煩。晚年的貝多芬因耳聾不能與別人對話,隻有靠一支筆一個本子與別人交換意見。在他將來的規劃中,還有不少樂曲等他去完成,但是,1827年3月26日,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貝多芬卻帶著未完成作品的遺憾,帶著對封建統治者的憎惡,帶著對人世間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與世長辭。
野心勃勃的女沙皇——葉卡傑琳娜二世
1744年,一個年僅15歲的德國姑娘來到了俄國宮廷。她名叫索菲亞,是德國一個親王的女兒。索菲亞不會說俄語,更不懂俄國的規矩。但是她活沷可愛,又機智又好學,很快就學會了俄語,研究了俄國的曆史和風俗習慣。她心機深沉善於討人歡心,所以,宮廷裏上上下下都非常喜歡她。那麼,德國的公主為什麼來到俄國宮廷呢?這事還要從彼得大帝說起。
彼得打敗了瑞典,得到了波羅的海沿岸廣大地區後,企圖獲得整個海域的控製權。當時,波羅的海沿岸最大的國家是德國,彼得就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了德國的一個親王。彼得死後,許多人爭奪皇位,最後他的小女兒當上了沙皇。可是這個女沙皇無子,就去德國把姐姐的兒子帶來做自己的兒子,取名彼得三世。彼得三世到俄國來時,也把未婚妻帶來了,她就是索菲亞。由於彼得大帝的姐姐也叫索菲亞,所以就給她取了一個俄國名字——葉卡傑琳娜。1761年底,女沙皇死了,彼得三世即位。彼得三世采取了許多改善下層人民生活的政策,遭到了大地主和大貴族的不滿,野心勃勃的女沙皇就想趁這個有利的機會,發動一次宮廷政變,自己當皇帝。
她把自己的兩個情人找來商議對策,他們姓奧爾洛夫,是親兄弟,都是皇家近衛軍軍官。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之後,葉卡傑琳娜問:“近衛軍裏有什麼問題嗎?”“皇後陛下請放心,我們近衛軍一定向您效忠。”奧爾洛夫兄弟回答。“那就好,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嗎?”“陛下,這事兒恐怕沒外國人幫忙不行。”“英國人?奧地利人?還是普魯士人?我想都沒問題,你們把他們的大使都給我找來。”過了兩天,各國大使來見葉卡傑琳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葉卡傑琳娜又獲得了幾個歐洲大國的支持。
1762年6月28日,她進行了宮廷政變,秘密處死了彼得三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在俄國曆史上,葉卡傑琳娜是個非常反動的皇帝。她一上台就企圖加強封建農奴製的專製製度。她給予貴族特權,把許多土地,連同居住在上麵的農民都賞賜給貴族。在她統治時期,貴族所有的農奴數占全國農民數的二分之一以上。
她還賜給貴族可以隨便放逐農奴去服苦役的權力,而農奴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控告貴族地主。農奴常常像牲口一樣在市場被買賣。出賣農奴的廣告同出賣騾馬、狗的廣告的一起登在官方的報紙上。葉卡傑琳娜十分虛偽、荒淫、殘忍。她一麵嘲笑啟蒙學派的演說,一麵又與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通信,說她希望把他們的觀點作為對政策的箴言。她總想把自己偽裝成一個“開明君主”,她居然寫信告訴伏爾泰,俄國農民生活富裕,每天都能吃雞。而實際上,俄國農民隻能吃粗黑麵包。
1775年,葉卡傑琳娜二世殘酷地鎮壓了普加喬夫農民起義,把他戴上腳鐐手銬裝在木籠裏運到莫斯科,然後把普加喬夫砍頭、肢解、焚屍。
葉卡傑琳娜二世還經常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瘋狂地擴張俄國的領土。她聯合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波蘭,攫取了波蘭62%的領土,滅亡了波蘭共和國,在那裏建立了血腥的殖民統治。她發動了對土耳其的戰爭,占領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俄國船隊能順利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實現了彼得大帝都沒能實現的夢想。
在亞洲,葉卡傑琳娜通過建立軍事堡壘,蠶食高加索,進占中亞北部的哈薩克草原。到18世紀80年代,俄國完全占領了西伯利亞北部,得到了豐富的森林和礦產資源。俄國還從亞洲東北部越過太平洋,占領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塊俄國殖民地。葉卡傑琳娜二世還是革命的不共戴天的敵人。她咒罵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為“法蘭西瘟疫”,宣稱要予以“剿滅”。她派俄國海軍到北海去封鎖法國,“製止革命。”葉卡傑琳娜又出資600萬盧布支持普魯士、奧地利幹預法國革命。
普加喬夫起義
18世紀中期,俄國出現了一個女沙皇——葉卡傑琳娜二世。這是個陰險、狠毒、殘暴的女人,她原本是彼得三世的皇後,為了登上皇帝的寶座,她串通貴族暗殺了自己的丈夫。彼得三世莫名其妙地死了,民間傳出有關他的種種猜測。1793年9月,在頓河和烏拉爾河一帶,人們到處傳說,都傳說彼得三世沒有死,就藏身在哥薩克中間:“你聽說了嗎?彼得三世還在人世呢!”“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他從狠毒的女沙皇中逃脫了,隱名埋姓藏在哥薩克中間。”
“為什麼跑到哥薩克人這兒來了呢?這我可有點難以置信。”“你還不知道?彼得三世已經率大軍進攻來了,他就在伏爾加河畔的大草原上。”“要真是這樣那就太好了!彼得三世倒是個不錯的皇帝,可比現在這個強多了!自從這個女人當了皇上,我們的日子比以前更難熬了。”“我們去投他怎麼樣?”“這個主意好,走,現在就去,反正這日子沒法過了。”葉卡傑琳娜統治時期,采取了許多維護大貴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殘酷剝削和壓榨廣大人民。那時候,地位最低,遭遇最悲慘的是農奴,他們是地主的私有財產,沒有人身自由。
地主可以隨便侮辱打罵農奴,也可以把他們當牲口一樣任意買賣。稍有違逆,就把農奴流放西伯利亞或者罰做苦役。人們難以忍受都想起來反抗沙皇,隻是沒人領頭。這個領頭人最終出現了,他叫葉梅連·普加喬夫。其實,人們傳說中的彼得三世就是普加喬夫,真的彼得三世早在1762年就被殺了。普加喬夫冒充彼得三世隻是便於發動農民起義而已。
1773年9月17日,普加喬夫率領由80多名哥薩克組成的小隊伍去攻打雅伊克城堡,揭開了起義的大幕。他們首戰告捷,接著便進軍奧倫堡。奧倫堡是當時俄國在東南地區的一個軍事重鎮。奧倫堡城池堅固,有重兵把守,還有70門大炮,易守難攻。10月7日,普加喬夫率起義軍進攻奧倫堡,因寡不敵眾,沒有成功。於是他決定采用圍城打援的戰略,長期圍困奧倫堡。在此期間,普加喬夫成立了軍事委員會,加強部隊建設。
同時,普加喬夫開展了大量的宣傳鼓動工作,到處傳布檄文,聲稱要給哥薩克“河川、土地、草原、薪餉、武器和糧食;”給巴什基爾人、哈薩克人、卡爾梅克人和韃靼人“土地、水源、草場、森林、自由和糧食”。號召各族人民起義推翻葉卡傑琳娜二世。哥薩克的農民、工人和各族人民紛紛投奔起義隊伍。很快起義軍發展到3萬多人。葉卡傑琳娜二世大驚失色,急忙調動三路大軍,增援奧倫堡。第一路大軍的主力有2萬多人,由卡爾將軍率領。他根本沒把普加喬夫放在眼裏,認為起義軍不過是烏合之眾,一擊即潰,自己一定馬到成功。
卡爾帶著隊伍鬆鬆散散地向奧倫堡開來,心裏想,這次打了勝仗一定會得到皇上重賞。他正在妄想呢,突然一陣炮響,幾顆炮彈正落在他的隊伍中間,他自己大吃一驚,差點從馬背上跌了下來,原來他中了普加喬夫的埋伏。卡爾剛下令還擊,起義軍的騎兵已經開始進攻,揮舞著雪亮的馬刀,像一陣旋風刮了過來。官兵倉皇應戰,哪還招架得住,不會兒就四散敗逃,卡爾早就扔下隊伍自己先跑了。
第二路援軍緊隨而來。普加喬夫率領部隊埋伏在一個山頭上,山下是一條河。官兵在本爾內舍夫上校率領下來到河邊,這正是11月份,河上結著薄冰,十分寒冷。本爾內舍夫向四處觀察了一會兒,隻見周圍十分安靜,心中祈禱千萬別遇上普加喬夫的埋伏。他下令隊伍立即過河。官兵剛到河中間,突然一陣炮響,起義軍從河邊的山頭上衝了下來,呐喊聲驚天動地,落進包圍的官兵還沒來得及抵抗就當了俘虜。本爾內舍夫見大事不好,急忙化裝成馬車夫想逃跑,結果被起義軍抓住,當場殺掉。第三路援軍聽見兩路人馬潰敗的消息,不敢大意,繞路衝到奧倫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進去。
1774年春天,葉卡傑琳娜二世再次派大軍增援奧倫塞,3月22日,雙方在謝季塔瓦展開激戰,起義軍遭到失敗。4月1日,起義軍在薩馬拉激戰中再次失敗,被迫從奧倫堡撤退,向巴什基爾地區轉移。在撤向巴什基爾地區的路途中,許多工人,農民和巴什基爾人參加了起義。7月12日,普加喬夫把起義分成四個縱隊,向俄國南方另一軍事重鎮喀山發動猛攻。經過激烈戰鬥,起義軍攻破喀山城,政府軍敗退。
兩天後,官兵立即反撲過來,起義軍隻得棄城而走。在喀山戰鬥中,起義軍陣亡和被俘約8000人,使新補充的隊伍幾乎全部喪失了。普加喬夫從喀山撤退,西渡伏爾加河,向頓河挺進,打算號召頓河地區的哥薩克,去攻打察裏津接著進攻莫斯科。在西進途中,沿途又有無數群眾參加起義,起義很快席卷了諾夫哥羅德省和沃龍涅什省。這些西方的幾千名貴族倉皇逃往莫斯科。葉卡傑琳娜二世十分恐慌,急忙從土耳其戰場上調回蘇沃洛夫的部隊去追擊普加喬夫。當普加喬夫的起義軍剛剛逼近察裏津,剛準備攻城,蘇沃洛夫的部隊就緊跟而來。8月25日淩晨,雙方在薩爾尼科夫展開決戰,起義軍被打敗。普加喬夫帶領200多名殘部,向東渡過伏爾加河,逃往草原深處。
隊伍不斷減小,最後還剩不到50人了。1774年9月4日,起義軍軍事委員會成員特沃洛戈夫,炮兵長官丘馬科夫等叛徒,把普加喬夫捆綁起來,交給了雅伊克鎮的沙皇政府當局。1775年1月10日,普加喬夫在莫斯科被沙皇殺害。俄國曆史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被鎮壓下去了。但普加喬夫卻永遠受到俄羅斯人民的崇敬。
俄國革命的先驅——12月黨人
1818年9月的一天,在彼得堡皇家近衛軍營地,幾名年輕的軍官在上尉雷列耶夫的房間裏正低聲而熱烈地討論著什麼。這時,從外麵走進一個高大而英俊的青年人,房間裏的人一見他進來,馬上一起大喊:“你終於回來了,我們正談論著呢!”看來,他們彼此都很熟。
進來的人姓恰達耶夫,也是一名近衛軍軍官,他剛從法國旅行回來。“你們談論些什麼?”恰達耶夫問。“那還有什麼?當然是你和你的旅行。怎麼樣?你帶回什麼?”年輕的軍官們等不及的問。“我帶回了你們最需要的東西,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的著作,凡是我能弄到的都帶回來了,他們的著作在法國被視為禁書。貴族們每天都在害怕哪一天會再來一次革命,所以他們禁止出版這些人的書。”“伏爾泰在《老實人》中不是說過嗎,要緊的是耕種自己的土地。這話說得真精彩,我們要做的,不就是耕種俄國這塊土地嗎?俄國需要的是像法國那樣的革命!”雷列耶夫激動地說。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宣傳,俄國到處都是黑暗、愚昧、落後,我們要像法國人那樣進行思想啟蒙。因此,在俄國出版伏爾泰等人的著作是非常需要的。”雷列耶夫說。“我認為,在俄國,我們要先推翻沙皇,消滅野蠻的農奴製。你們還記得普希金的《自由頌》嗎?”一名軍官說。“我痛恨你和你的皇座,專製的暴君和魔王,我帶著滿心的高興看著你的覆滅,你子孫的死亡。”有詩人氣質的雷列耶夫和幾名軍官一齊大聲背誦普希金《自由頌》的最後一節。普希金和這些人是很好的朋友,對於普希金的詩,他們都非常喜歡,也非常熟悉。
“說到普希金,他的勇氣我們都不如,雖然還不到20歲,詩寫得卻非常有力量。有自由思想的青年人都會喜歡他的詩。我去法國之前,他送我上路,還送我一首詩,你們看吧,看最後一節,寫得多出色!”恰達耶夫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裏拿出一個本子遞給雷列耶夫。雷列耶夫一看,詩的題目是《致恰達耶夫》最後一節寫道:“朋友,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星就要上升,發出光亮,俄羅斯要從睡夢中醒來,在專製暴政的廢墟上將會寫上我們姓名的字樣。”
“太好了!”“真棒!”“好極了!”年輕的軍官們激動地紛紛讚揚。他們是一些有頭腦的貴族青年,在1812年的衛國戰爭中他們追擊拿破侖的法軍,一直打到巴黎。在巴黎,他們受到啟蒙思想的熏陶,看到了大革命給法國帶來的根本性的變化。自由、民主、平等這些字眼,讓這些年輕人熱血沸騰。是啊,英國、法國都發生了革命,漸漸富強起來,而俄國呢,還是落後反動的專製農奴製。
他們決心推翻這種黑暗現實。恰達耶夫,雷列耶夫是年輕軍官們的領袖,他們成立了秘密的革命團體和小組,在俄國各地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等待時機,準備先在彼得堡發動一次起義。轉眼1825年底,老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突然死了。他沒有子女,誰來當皇帝呢?俄國樞密院大臣和大主教最後決定讓沙皇的二弟康斯坦丁繼承皇位。於是,他們派信使去迎接遠在華沙的康斯坦丁回國。但是,康斯坦丁從華沙寫信回來,表示自己拒絕當沙皇,聲明放棄繼承權。這時,沙皇的三弟尼古拉抓住時機寫信給二哥康斯坦丁,表示自己想當沙皇。康斯坦丁馬上讚同。於是,樞密院通告全國臣民,決定在12月14日舉行正式的登基儀式。
12月14日清晨,全副武裝的3000多名近衛軍猛然開進彼得堡的元老院廣場,圍繞著彼得大帝的銅像排成一個戰鬥的方陣,領頭的軍官是雷列耶夫,恰達耶夫等人。“打倒專製暴君沙皇!”“製定憲法!”“要求民主!”“要求自由!”“廢除農奴製!”近衛軍突然呐喊口號,洪亮的口號聲驚醒了彼得堡市民,他們高興地打開窗子,關注著近衛軍官兵,為他們歡呼。口號聲傳到了皇宮,正在試穿登基新衣的尼古拉大為驚恐,他做夢也沒想到這個時候會有人反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