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大會支持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並且決定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個宣言,作為共產主義同盟的行動綱領。同時,也作為同盟的戰鬥口號,向全世界公開發表。馬克思和恩格斯采用了《共產主義原理》中的基本觀點,在大會結束以後,積極投入新宣言的寫作。不久,《共產黨宣言》順利完成了,並於1848年2月在倫敦正式出版發行。《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它係統地闡述了共產主義理論,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鬥爭的總綱領。它著重解釋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都是不可避免的這一客觀規律,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任務和目的,闡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策略思想。
《共產黨宣言》的結尾,馬克思、恩格斯自信地宣稱: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麵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最後,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作為《宣言》莊嚴結束。《共產黨宣言》發表後,很快就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在全世界廣為流傳。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是世界曆史上裏程碑的大事,它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誌著人類思想史上一次宏偉的革命。無產階級革命者從此可以用一個新的世界觀來觀察世界和改造世界。
《資本論》的誕生
1848年歐洲大革命失敗之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們認真地總結了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從中明白,要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必須推翻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這對於指導今後的工人運動具有巨大的曆史意義。由於馬克思領導了工人運動,被巴黎作為“不受歡迎的人”。1849年夏末,馬克思第四次接到“驅逐出境”的命令,以前,普魯士政府、比利時政府、法國政府均曾驅逐過他。為此,馬克思曾毅然退出普魯士國籍,要做一個沒有國籍的“世界公民”。
在巴黎,馬克思住在百合花大街45號,這一天,幾個警察奉命向他宣讀了驅逐令,這對於當時的馬克思來說仿佛雪上加霜。這並不是因為法國不歡迎他,而是因為他此時正為“財政危機”所困,自己家的所有積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經費,連家具也早已變賣,唯一的一套銀質餐具也送進了當鋪。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將分娩,此時被驅逐,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既然不為反動派所容,就隻有出走他國了。馬克思攜帶全家,變賣掉所有日常用品,來到了著名的霧都倫敦。來英國之前,馬克思一家是兩手空空,到了倫敦,仍然是身無分文。因此,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因為無錢交房租而被迫搬家。
開始,他們住在倫敦安德森大街4號,每周房租6英鎊,這對馬克思一家來說,簡直是全部的收入!因拖欠房租,房東叫來了警察,沒收了馬克思一家的全部東西,甚至連嬰兒的搖籃、女兒的玩具也沒留下。他們搬進了德累斯頓大街的一個旅館,租金每周5鎊,不久,他們又被主人趕出來。1850年5月,馬克思搬進迪安大街45號,不久,又因房租遷到了這條街的28號,一家七口住在兩個狹窄的小房間裏。這年的12月,馬克思領到了一張英國博物館的閱覽證,從此,閱覽室成了他的半個家,他每天從上午9點一直工作到下午8點左右,回到家裏還要整理閱讀材料所記錄的筆記,正常情況下,他都是到深夜兩三點鍾才睡覺。
那麼,馬克思在倫敦博物館裏都幹什麼呢?原來他是在認真寫揭露資本主義罪惡的宏偉巨著《資本論》。他每天所摘錄的大量資料,都是在為寫作《資本論》做準備的。其實,早在1843年,馬克思就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了,隻不過到這時,他把主要精力集中花費到了這部書上。據有人統計,在世界一流的倫敦博物館所藏圖書中,馬克思閱讀過的書籍有1500多種,他所摘的內容和整理的筆記有100餘本!
為了更好地寫出《資本論》,他廣泛采集有關各學科資料,如農藝學、工藝學、解剖學,何況曆史學、經濟學、法律學了。總之,隻要與《資本論》有關,不管多麼艱難,他也要搜尋下去,研究下去。甚至連“藍皮書”他都一本本閱讀了。“藍皮書”是英國議會專門發給議員的報告材料,因其封麵為藍色,所以叫它藍皮書。
英國議會的藍皮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下發到議員手中,對於議員來說,此書並沒用,所以它實際上就是一本又一本的廢紙。在廢紙堆裏,經常可以見到這種小冊子。但對於馬克思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因為他要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去研究資本主義剝削工人的本質,所以,這些官方材料是彌足珍貴的。它裏麵記錄著英國每年、每階段的經濟報告及經濟政策,因此是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第一手資料。馬克思非常細心地閱讀著,然後把其中重要的資料摘錄下來。馬克思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著。1856年10月,馬克思遷居到倫敦西北的肯蒂士鎮,這樣,離倫敦博物館更遠了。
但馬克思並未中斷工作,他仍然沒日沒夜地在博物館裏工作著。餓了,啃一口幹麵包,渴了,喝一杯白開水,累了,就站起來跳兩下,然後繼續工作。不管是刮風下雨,他也從未因天氣問題而不到博物館去。終於,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了。馬克思懷著喜悅的心情緊緊地撫摸著這部剛剛出版的著作。
《資本論》的出版,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帶來了無產階級的新的鬥爭曆程。在這部書中,馬克思通過大量事實,詳細而深刻地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曆史,揭穿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秘密”,揭露了資本主義殘酷剝削工人階級的嘴臉,也指出了工人階級之所以極其貧困的原因。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就是“剩餘價值”學說。馬克思闡明,幹活付錢,這是錯誤的看法,就是說工人幹活,資本家付給他錢,看來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實際上,這不是“等價交換”。工人為資本家勞動所創造的財富遠遠多於自己所得的報酬,如一個工人一天勞動收入為8元錢,而他在一天之內為資本家所創造的利潤遠遠大於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還可能更高。這怎麼能是“等價交換”呢?那麼這多餘的部分,即這個工人工資之外的8元或16元或多出的數額,就是“剩餘價值”,資本家無償地剝削走了。馬克思把這個“帳”算清以後,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手段、訣竅就被暴露出來了,這使廣大工人階級更看透了資本家的剝削方法,從而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待遇準備了充足了條件。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必然勝利都是無法改變的,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給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提供了理論武器,增強了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決心和自傳。
第一個國際工人的組織——第一國際
“為了工人大眾的事業,各國人民必須一心一意,對付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要團結起來解放自己!”這是1864年9月28日,倫敦聖馬丁教堂裏工人們爭相發言的熱烈場麵。
原來,這裏正在舉行集會,支援波蘭人民反抗沙皇統治的鬥爭。會議大廳裏掛滿了許多國家的國旗。當時,也來出席大會的馬克思看到這種景象非常高興,他感覺到,必須全世界的工人無產者聯合起來,組成工人聯合組織,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
這次大會就是英國工人聯合法國工人而召開的,英法工人首先發言,鼓勵倡導大家團結起來,共同鬥爭。這標誌著工人運動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建立國際工人組織的時機已經到來。
在馬克思的支持下,各國工人共同要求,大會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還選舉成立了其領導機構——中央委員會,後改稱為“總委員會”,馬克思當選為總委員會委員,擔任德國通訊書記。大會委托馬克思起草綱領和章程,在起草之前,還有一段不小的風波。本來,大會決定由總委員會領導起草綱領和章程,馬克思因為身體不適而未能參加,這樣,各國代表之間便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英國代表起草綱領時,把改善工人的地位放在第一位,要求工人階級為了經濟利益而鬥爭,而意大利代表則要求把意大利工人協會的章程寫入第一國際的章程,甚至提出要成立一個以意大利人為首的“歐洲工人階級中央政府”,這明顯是偏袒於意大利的工人,會在第一國際中造成不同意見,甚至分裂。不管是英國或意大利代表,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關於經濟利益,而沒有提到工人階級所迫切要求的政治地位問題。而工人的政治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利益,有了政治地位作基礎,其他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
德國代表看到這麼多不同意見,便寫信通知馬克思,馬克思接到信後,立刻意識到,這樣下去會產生嚴重問題,會脫離組建第一國際的實質與意義。因此,10月18日,馬克思抱病來參加會議。
總委員會又經過長時間激烈的爭論,在10月20日作出最後決定,由馬克思負責對文件作具體的修訂。於是,馬克思不顧身體不適,嚴肅認真地把所有文件進行審閱、修改。經過七天七夜的辛勤勞動,馬克思於10月28日,向總委員會提交了修改後的文件。文件共有兩份:《第一國際成立宣言》和《第一國際共同章程》。總委員會在緊接召開的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了馬克思修改後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成立宣言》是第一國際的綱領性文件,它對國際工人運動的目標十分清楚,它說:“奪取政權已成為工人階級的偉大使命。”國際工人階級必須團結起來,組建一支強有力的隊伍,隻有如此,才能最終戰勝資產階級。工人階級也隻有團結在自己的組織裏,才能促進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贏得自身的解放。
第一國際成立之後,立刻組織各國工人開展運動,掀起了國際工人運動的高潮。例如1866年英國裁縫工人大罷工,1867年法國青銅工人大罷工,1868年日內瓦建築工人大罷工等,這些鬥爭,在第一國際的大力支持下,都獲得了勝利。第一國際在支持各國工人反對各國資產階級,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的同時,也在同各種機會主義者作堅決。這些鬥爭主要有與普魯東主義和巴枯寧主義的鬥爭。
普魯東主義的代表人物是普魯東,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典型代表,他主張取消國家、取消政黨,實現個人的絕對自由,不受任何拘束。普魯東主義這種想法說透了,就是要求世上所有的人,肆意妄為。這種主張明顯是不合實際,也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種無政府主義思想居然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有不少信徒,不少人在為之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