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五行質氣生克製化歌(1 / 2)

天地陰陽生五行,各一其質各一氣,質具於地氣行天,五行順布四時序。木火土金水相生,木土水火金克製,亢害承製製生化,生生化化萬物立。

(原注)

天地既立,而陰陽即在天地之中,陽動而變,陰靜而合,生五行也。天-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是五行各一其質也。東方生木,木之氣風;南方生火,火之氣熱;中央生土,土之氣濕;本文生金,金之氣燥;北方生水,水之氣寒,是五行各一其氣也。

在地日木,在天日風;在地日火,在天日熱;在地日土,在天日濕;在地日金,在天日燥;在地日水,在天日寒,是五行質具於地,氣行於天也。木位東方,風氣布春;火位南方,熱氣布夏;土位中央四維,濕氣布長夏;金位西方,燥氣布秋;水位北方,寒氣布冬,是五氣順布四時之序也。即周子日: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複生木,是五行相生,主生養萬物者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複克土,是五行相克,主殺害萬物者也。相克則死,相製則生。木亢害土,土亢害水,水亢害火,火亢害金,金亢害木,此克其所勝者也。

然我之所勝之子,即我之所不勝者也。我畏彼子出救母害,不敢妄行,承受乃製,製則生化,則各恒其德,而生化萬物、無不具也。假如木亢太過,土受害矣,是我勝其我之所勝者也。土之子金,承而製焉,則我畏我之所不勝,自然承受乃製,製則生化矣。火亢太過,金受製矣,,金之子水,承而製焉。土亢太過,水受製矣,水之子木,承而製焉。金亢太過,木受製矣,木之子火,承而製焉。水亢太過,火受製矣,火之子土,承而製焉,五行皆若此也。此所以相生而不害,相製而不克也。而生生化化,萬物立命之道,即在於是矣。此五行生克製化之理,不可不知者也。

(詳解)

這一段口訣是介紹運氣學說的最基本的知識即陰陽五行的概念。

易經中的預測學是借六爻八卦的演算來實現其預測技術的。

而《黃帝內經》中的預測學則是用陰陽五行六氣生生克克的運轉關係來實現其非常精妙而準確的預測目的的。

所以如果對陰陽五行的概念理解不透,一旦進行正式的複雜運氣演算之時,就會感到顧此失彼,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難以正確而快速地得出預測結論。

天地既立之後,陰陽就已經存在於天地之中了,陰陽動靜變化,就產生了五行。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中說:“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由此可見五行在預測術中的重要!

五行各一其質,指的是五行各有各的性質。

五行的性質用生數和成數來描述。

水的生數為一,成數為六;火的生數為二,成數為七;木的生數為三,成數為八;金的生數為四,成數為九;土的生數為五,成數不變,還是五。

生數和成數中的一、二、三、四、五,表示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在變化中的先後及地位。

古人以為水在物質生長變化中處於首要的地位,沒有水就不能產生物質變化,所以說:“天一生水”,水的生數為一。

單有水還不行,沒有火這個水也不能發生變化。因此火居第二位,“地二生火”火的生數為二。

在水和火的作用下才能產生生命現象,因此木代表生,木居第三位,“天三生木”,木的生數為三。

有了發生,就必然有成熟和結果,金代表收和成,因此金居第四位,“地四生金”,金的生數為四。

以上這些水、火生成現象必須要在土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因此土居第五位,土的生數為五,“天五生土”。

土是基礎,是萬物之母,沒有土,就不可能有變化,也就無所謂成熟。

所以五行的成數,就是在生數之上再加上土的生數五而得來。

水的成數則一加五、為六,“地六成之”。火的成數則是二加五,為七,“天七成之。”木的成數是三加五,為八,“地八成之”。金的成數是四加五,為九,“天九成之。”土是基礎,無所謂成。

五行各一氣,指的是五行各有不同的布氣。

東方生木,木之氣是風;南方生火,火之氣是熱;中央生土,土之氣是濕;西方生金,金之氣之燥;北方生水,水之氣是寒。

五行的運行:

在地日木,在天日風;在地日火,在天日熱;在地日土,在天日濕;在地日金,在天日燥;在地日水,在天日寒;這就是五行“質具於地,氣行於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