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太虛理氣天地陰陽歌(三)(1 / 1)

這幾句歌訣統領了《黃帝內經“素問》中關於運氣學說的指導思想。

用現代語言來說,這就是“整體觀”和“恒動觀。”所謂“整體”,即必須以完整全麵的觀念來看待問題,不能片麵割裂。

所謂“恒動”,即對待一切事物都要以其不斷運動變化的角度來認識。

上麵所言“太極”、“太虛”,就是以整體觀的思維在看問題。

“氣”和“理”,“陰”和“陽”,不僅是整體,而且是恒動相互變化不息的。

《黃帝內經》中《天元紀大論》一篇中說:“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日陰日陽,日柔日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

這一段話可以輔助理解本段口塊。

太虛廣大無極,即一切物質運動原始的根源基礎,萬物依此而資生資始,風、火、濕、燥、寒等五氣在太空中往返地運行、敷布,生機勃勃,成為大地上一切物質正常生長、變化的力量源。有了日月星辰在太空中循回運轉,所以才有了晝夜,也就有了陰陽剛柔,有了寒暑冷熱,這樣的生長和變化,才有大地卜.萬物的繁榮和茂盛.

本段口訣,乃內經運氣的哲學要義。雖然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東西,但卻依然不可忽視,它介紹了運氣學說的理論基礎。

運學學說和運氣的推算,不是迷信,也不是偽科學,它實在有獨到難解的道理。這個道理可以使我們窮一生精力,衣帶漸寬而不悔,去參祥和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