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及時趕到的米拉夫人(1 / 2)

燈塔上開始發光,西博埃米爾的心跳越來越快,這是他人生的大機遇啊,古老而尊貴的西博家族就要在他手上發揚光大了。

作為利古裏亞共和國的名門,這個家族出過好幾個共和國執政官,一打以上的紅衣大主教,最尊貴的自然還是暗日在人間的代理人真選教皇,英諾森八世就是來自西博家族。

而從此以後,中匈牙利就是他們西博家族的領土,這個古老尊貴的家族將不再是城市貴族和宗教貴族,而將進化為真正的君主!

這一戰不論成敗,奧斯曼人都會把布達交給他,當然如果沒能重創奧地利的戰爭能力,那麼他必然隻能在布達過著風雨飄搖的日子,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完全仰賴奧斯曼人的鼻息苦熬,雖然有個埃米爾的名號,但自主性至多也就和拉迪斯勞斯給安娜-西博的差不多。

而要進一步的關鍵就在奪取奧地利的物資,組建自己的部隊,由此他可以得到更多自主權,而當然也會讓奧斯曼帝國的霸業更進一步,讓文明世界距離毀滅更近一步,但是西博是顧不了那麼多了。

奧斯曼帝國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大的來說,沒有奧斯曼人的大軍,他即使奪取了補給船隊也不可能對付得了拉迪斯勞斯的平叛大軍,小的來說,這一次行動,星月之蟬上下活動、左右串聯,先給他一批武器和營養劑,讓他能夠收買人心放手一搏,還提供了其他關鍵的支持,比如奪取碼頭上的燈塔,還有發布燈語這種非常專業性的事情,如果要西博主教自己來安排也是夠他受的。

看到船隻按照燈塔的指示開始重新編組,然後拉長隊列緩緩進入碼頭,西博主教的手握緊了。

部署在碼頭附近的奧地利士兵終究是太少了,被充滿了怒氣的火焰信徒一輪攻擊就給擊潰了,現在碼頭上雖然有些嘈雜,不是很讓人放心,但是並沒有戰鬥或者起火這些讓人非常不安的景象,在得到了明確的指令後,船隊沒有理由不付出,這是水上航行的基本安全原則,船隻一定要服從燈塔的信號。

奧地利運輸船隊的規模比奧斯曼人小一點,但是也有幾十艘,都是吃水滿滿,這些從維也納發過來的船隻肯定滿載著格拉茨的鎧甲、布拉格的營養劑、米蘭的小麥、甚至還有慕尼黑和柏林送來的施法材料,後兩者是巴伐利亞公爵和勃蘭登堡選帝侯送來的支持,雖然神聖羅馬帝國的幾個大諸侯和哈布斯堡皇室也是時有衝突,但是麵對著奧斯曼人的入侵,各個諸侯都多多少少提供了一些支援,這兩家因為距離奧斯曼的兵鋒更近,所以相對出的更多。

幾艘最重載的船隻根據燈塔的指示首先入港,這些船隻上應該都是小麥,大部分來自米蘭和特雷維索,這些物資通過波河輸送到的裏雅斯特港,然後在輸送去維也納走多瑙河航運,雖然多了兩次轉運,但是充分利用了通航性極佳的波河,所以損耗不大,正是拉迪斯勞斯敢和蘇萊曼死戰的底氣所在。

為了北意大利幾個省的領土,拉迪斯勞斯不僅得罪了全部的意大利諸侯,還和西班牙王國之間齷蹉不斷,其實西班牙方麵也不是真的妄想真的能把奧地利這樣的列強級國家當作傀儡,西班牙人的心理低價也就是要拉迪斯勞斯把米蘭交還給哈布斯堡西班牙分支,他們也就承認拉迪斯勞斯和他的後代是奧地利大公了,但是奈何拉迪斯勞斯堅決不鬆口,米蘭實在是太繁榮富裕了,從古羅馬帝國時代起,一直綿延兩千年,這一地區都是璀璨繁華至極。

今天,米蘭不僅是僅次於格拉茨的軍工之城,其周邊的波河平原,這片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更是提供了奧地利大軍所需的大部分糧草和小麥類營養劑,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優先要求奪取的目標,施法材料和武器裝備都是次要的,軍隊的力量源自於充實的胃。

這些物資一旦落入我的手中............

正當西博主教在瞎想自己的大軍和埃米爾國時,他忽然看到自己眼前的船上忽然有了變化,幾座艙室上忽然出來好幾具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