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花事.生命的綻放(1 / 2)

花事.生命的綻放

破繭,是一種掙紮!

掙紮,是一種痛苦!

苦盡,甘來!

羽化成蝶,美麗蛻變!

隻為每一個生命,如花般,欣然怒放!

花和蝶,看似是不同的物種,其實它們都一樣。蝶戀花,花戀蝶。它們所經曆的生命曆程是相同的,一粒種子要經曆發芽、長葉才能開花,期間不知要經曆多少風雨。嬌美的蝴蝶,從醜陋的毛毛蟲蛻變成蝴蝶是艱辛不易的。其實我們都一樣,每一個生命從出生開始都是要經曆種種磨難的。種子經過長久的努力有時隻為了短暫的綻放;毛毛蟲經曆次次痛苦的掙紮,隻為了將它短暫美麗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世上。

我愛花,我幾乎和花融為一體。我看過老舍先生的《養花》,老舍先生養花是為了增添生活的樂趣。我養花是讓花兒們自然的去生長,並不會隨意去修剪、澆水和施肥。花兒們完全靠汲取自然的雨露,沐浴日月的精華。它們長的自然,回歸野性,回歸那最初的模樣,自然是最美麗的,是完全不依靠人類的。

今年的端陽佳節,難得去看看我的朱頂紅,卻沒想到,兩盆花上都長滿了黑色的蟲子,這些蟲子不知道打哪來的,竟然懂得穿過葉壁,鑽進去啃食葉肉,並在裏麵產卵,厚厚的葉子隻剩下了薄薄的薄膜。麵對那惡心的場麵,我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覺得花更重要,於是我什麼工具都沒拿直接用手把所有的葉子扯了下來扔到垃圾桶裏去了。這次災難之後一株的磷球空了。佳節的到來也不能改變我心灰意冷的心情。

自打我出生以來就對荷花情有獨鍾,小時候不知道荷花的哪一點一直在渲染我的心靈,不過就是喜歡它。長大以後讀李白的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驕。”再看看荷葉下的淤泥才明白。我們雖不能改變自己所生長的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成長以後的命運。雖出於泥土長大以後卻清新淡雅美麗動人。在兒時的我眼裏,荷葉是傘,荷花瓣是舟。所以我會摘一朵荷花放在屋裏,讓家裏也充滿荷花的芳香。《浮生六記》裏說芸夫人把茶葉塞到含苞的荷花中,待其自然放,再取出茶葉,用雨露泡茶,茶中自然充斥著荷的清香。可惜我得知這個方法時已是深秋,早是荷殘葉枯的季節,未來得及一試。

花有花語,花語是對花朵的品格的一種詮釋。人們總用花朵來象征著一些美好的事物,在杜甫的詩中,黃四娘家的花是他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在陶淵明的眼裏菊花是他和他的田園悠然自得的生活的陪伴。那朵梅花在《沁園春》和《梅花》中依牆淩寒開放,清明時節的雨滋潤了棵棵杏花,本以為山窮水複,繞過柳樹,在花叢前停下腳步又是一座山村。有時看《楚辭》中的江離草的芳香卻不知早已被人們遺忘,看著川芎花的葉,好像孩童時在田野裏見過,又看看蘼蕪,才知它的名字是多麼愁怨。端陽時在門口掛上艾旗蒲劍,方知草的香味比花兒還要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