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皆可旅遊,但還是以春遊為最佳。其一是,在寒冷的冬季裏,身體被厚厚的棉衣捂了兩三個月,體溫調節中樞和內髒器官的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更是萎縮不展,收縮無力,急需外出踏青賞景,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其二是,春天的郊野,空氣清新,枝條吐綠,芳草茵翠,鮮花鬥豔,百鳥爭鳴。置身於如此優美的大自然懷抱,簡直令人陶醉,所以自古以來,人們最喜踏青春遊。明代大養生家高濂曾生動地在《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裏描述了春季旅遊之樂:“時值春陽,柔風和景,芳樹鳴禽,邀朋郊外,踏青載滔,湖頭泛棹,問柳尋花,聽鳥鳴於茂林,看山弄水……此皆春朝樂事。”是啊,在這春光明媚的大好時節,投向大自然的懷抱,進入綠色的世界,那幽靜的環境,溫煦的陽光,絢麗的山光水色,該是多麼美啊!在這如詩如畫的春天,難道不值得一遊嗎?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春遊不僅能使人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而且能有效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也正由於此,春遊曆來是我國傳統的民俗活動之一。
春遊盡管好,但必須注意保健,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保健的具體方法是:
一、掌握氣候變化
在旅行前,尤其是遠途旅行,應先了解本地及當地天氣預報,預知風雨、氣溫等信息,以及時添減衣服,應付天氣變化。早春氣候多變,春季旅遊的衣著穿戴要合宜,既不要穿得太多,不利於登山和跋涉,又不要穿得太少,以免受涼。
二、春遊要因人而異
春遊活動是一項消耗體力的活動,一般來說,適應於身體健康、無急慢性病的中青年和老年人參加。而對體質較弱或大病初愈的人來說,可參加短途、短時間的春遊活動,並隨身攜帶常用藥品,以備急用。
老年人盡管可以參加春遊,但在春遊項目上要有別於中青年人,如忌爬高登險,這是因為老年人多彎腰駝背、腿腳不便,為防止跌跤發生意外,最好佐以手杖以維持身體平衡。老年人還切忌與青年人相比,應量力而行,切不可為爭一口氣而賣老。此外,老年人春遊忌獨身外出,因為單獨行動多有不便,萬一生病或發生意外,無人照料後患無窮。
春天若把孩子帶到大自然的懷抱,接受美的陶冶和啟迪,是家長們的心願,也是孩子們的呼聲。從狹窄的家庭小天地來到廣闊的大自然,孩子們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在幼小的心靈上,激發出愛生活、愛自然、愛祖國和愛科學的熱情與願望。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春遊要特別注意安全,因為“孩子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稍不注意,就可能摔傷,或被帶刺的植物刺傷皮肉,甚至走失。因此,家長們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更要照顧好身邊的孩子,使他們高興而出,安全而回。
三、春遊要注意飲食衛生
在春遊時,切忌食用不幹淨食物和飲用不潔飲料或生水,以防止腸道感染疾病。春遊最好自帶飲料,如自備一壺淡鹽開水、淡茶水或幾盒軟包裝的菊花茶,途中口渴時飲,以補充出汗消耗的水分、鹽分。飲料須新鮮,忌多人同一壺嘴飲,以防傳播疾病。有些遊人口渴時一見自來水管頭,就喜歡擰開暢喝幾口。殊不知自來水隻作簡單的消毒和淨化,滅菌不嚴格,不煮開飲用也有害健康。對於山泉水,也少飲為佳,盡管山泉遠離鬧市區,受汙染少,水質清澈,但遭雨水衝刷後,常混入土壤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所以為防胃腸病,再清澄的泉水也最好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