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做人做事不必麵麵俱到:你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1 / 2)

“羊羹雖美,眾口難調”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你做一件事,不可能人人都會滿意的。

一天,父子倆趕著一頭驢進城。路上的行人看見他們倆都在走路,就說:“真笨,有驢都不知道騎!”父親覺得有道理,便叫兒子騎上,自己跟著走。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路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路!”兒子連忙跳下驢背,讓父親騎上驢。走了一會兒,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自己騎驢,讓孩子走路,也不怕把孩子累著。”

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這下子總該沒人有意見了吧,誰知又有一個路人說:“兩個人都騎在驢背上,就不怕把驢子給壓死了?”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他倆一前一後用棍子抬著。走到城裏時,父子倆累得氣喘籲籲,那頭驢也因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驚恐萬分。

很多人做事就像故事當中的父子倆,聽到一種意見就改變自己的方式方法。人家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結果導致大家都有意見,而且誰都不滿意。這樣做事的人,本身就是沒有主見的,無法分辨是非對錯,或者是耳根子軟,又不想得罪任何人,極力想討好每一個人。實際上,想麵麵俱到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每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需要都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持的觀點、立場都不同,這就導致他們之間的意見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這就決定了你的做法隻能取悅某一類人,而要得罪另外一些人。所以,做你該做的,不要一味聽從別人的意見,這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沒有人能做到讓人人都滿意。

因此,想說“不”的時候就不要說“是”!

許多人以為斬釘截鐵的說話意味著令人不快或者蓄意冒犯,但實際上,它隻是意味著大膽而自信的表明你的權利,或者聲明你不容侵犯的立場。

要有效地說“不”,有這樣三個步驟:一.簡短的複述對方的要求,以表示你確實了解對方的需求;二.有禮貌但簡短的拒絕。例如說:“對不起,我不能幫上忙。”三.感謝對方的重視,可以說一句:“謝謝你這樣看重我!”婉言拒絕但不要嚴拒。溫和的應答總是比情緒性的過度反應要好。情緒具有感染性,“不行”這個詞通常會引發他人強烈且負麵的感受,所以當你必須拒絕的時候,就不要再以不友善的言行,火上加油。

當你說“不”的時候,所拒絕的是事而不是人,所以你必須盡全力將人與事區別開來。

與其說“我不能為你做某事。”不如說:“我不能做某事。”

要想在職場中正確的說出“不”字,你需要學會以下的一些法則:

1.用行動而不是語言去說服人。如果有什麼人逃避自己的責任,而你通常的反應就是抱怨幾句然後自己去做,那麼你就可能隻是助長了某些人的囂張氣焰。如果你打算通過一次冗長的討論來讓人理解你,那麼你會發現那是無效的,必須等到你學會了有效的行為方式,否則你仍然會受到被欺負的煩擾。這就表明,你的行動勝過千百萬句深思熟慮的言詞。當你遇到應該別人做的工作而他經常忘記,就提醒他一次。如果他置之不理,就給他一個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