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自我實現與創造力(2)(3 / 3)

嚴格說來,我所探討的隻是其中的第一階段,也就是一個自我整全的人,或在一個人內心偶有的整合之中,他那率性的表現,無需費力,輕易便至。隻有當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悠遊自如,隨時可以取用,隻有當他不再懼怕自己原始的思考曆程,此一階段才翩然來臨。

我將它稱為“原始的創造力”,此一原始的創造力所出之處,及是其所運用者,乃是原始曆程,而不是次要曆程。主要建基於次要思想曆程的創造,我將之稱為“次要的創造力”。此一類型的創造力包括了世間一切產品的絕大部分,諸如橋梁、屋宇、新汽車,甚至許多科學實驗,許多文學作品都包括在內。所有的這一切,基本上,都是別人觀念的發展與合並。其間的差異,就好像突擊隊與後方憲兵之間、前鋒與後衛之間的差異一樣。而能夠把以上兩種典型的曆程作恰當的融合,前後發展作適當的接續,並且能夠駕輕就熟地將兩種曆程予以運用自如的創造力,我便稱之為“整合的創造力”。偉大的藝術作品、偉大的哲學、偉大的科學,便是發自這種整合的創造力。

簡要言之,我認為這一切發展的結果,是逐漸強調整合(自我一致、統一性、全體性)在創造理論中所扮演的角色。把二分法的對立兩麵化解到較高的層次,成為涵蓋更廣的統一體,也就等於治療個人內在的分裂,使其內在更趨於合一。因為我所談論的分裂,是指個人內在的分裂,也可以說是個人心裏的一種內戰,是個人內在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彼此之間的對立。總之,就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而言,它似乎更是直接發自原始曆程與次要曆程的融合,而不是努力壓抑控製被禁止之衝動與願望的結果。當然,由於恐懼於這些被禁止的衝動所引起的自衛,也很可能以一種全麵性的、不分青紅皂白的、驚慌的爭戰,摧毀原始曆程。但原則上,這種識別力的缺乏似乎並不是必然的。

摘要言之,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首要強調的是人格,而不是成果。成果乃是發自人格的附屬現象,因此次要於人格。它所強調的是像膽識、勇氣、自由、率性、整合、自我接受這些人品性格的特質。是這些特質,使得一般性的自我實現之創造力有存在的可能;而這種創造力,則表現在創造的生命、創造的態度以及創造的個體之中。我也強調自我實現者之創造力的表現性或其存有性,而不強調其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性質。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是自然流露的,是散發出來的,它充盈了整個的生命,而無視於難題的存在。就好像一個快樂的人,自然就會流露出快樂的神情,沒有任何目的,無需計劃,甚至也不會意識到。它的散發就像太陽光,散播於普天之下,滋養萬物,使萬物得以生長(隻要它是可生長的東西)。至於播到石頭上,或是其他沒有生長力的東西上,它便被浪費了。

最後,我很明白我一直試圖打破已經廣泛被人接受的有關創造的各種概念,但是我卻未能提出一個適當的、清晰肯定、明確的,可以取而代之的概念來交換。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實在很難予以定義,因為有時候,它好像就是健康本身的同義詞,正如穆斯塔卡士所建議的一樣。同時,由於自我實現,或健康的終極定義可以說是人性圓滿的達致,或是個人“存有”的實現。這似乎是說,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幾乎就是基本人性的同義詞,或基本人性必備的一麵,或構成其定義的一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