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能夠下地走路以後,她決定先去做一件事。這天清晨,她坐上了去石老人的電車。
依舊是落潮的時間,林珊什麼都沒有帶,隻帶著一顆心去了。林珊找塊幹燥的沙灘坐下,海風吹動她的頭發,把她的思緒帶到遙遠的遠方。海水在近處低唱,浪花一層一層地湧上來,空氣中帶著海風的腥味和涼氣,遠處是一層薄薄的霧,若隱若現的石老人矗立在海裏,是千年不變的等候。
林珊整理一下思緒,清清嗓子。時間仿佛退回過去,似乎有那麼一瞬,林珊覺得程沛雲就在身邊,正等待著她講完那個關於石老人的傳說。
兄妹二人走進一個小鎮,看見一個皮匠,就上去問,用什麼方法能殺死東海裏十萬年道行的大鼇?皮匠說,我知道隻有用萬人縫的牛皮,裏麵填滿稻草,做一個大假牛,才能引得大鼇來上鉤。記住皮匠的話,兄妹走進了嶗山。
兄妹在嶗山上碰到一個白衣白衫的老人,他們上去問,老人家,請問,怎麼才能殺死東海裏十萬年道行的大鼇?老人說道:“治死大鼇並不難。一要有萬人紡的萬斤線擰成的白紗繩;二要有萬人湊的萬斤鐵打的四尖大魚鉤;三要有萬人獻的萬塊牛皮縫的牛衣做成大草牛;四要有頂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才能把釣著的大鼇魚拉上岸治死它。”兄妹聽了,就發愁了,魚線魚鉤誘餌都可以辦到,可哪裏去找頂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的啊?老人接著說,要是你們真有心為民除害,就背我老頭一段路,我指你們去找頂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哥哥說,好,我來背你。老人在哥哥背上,越變越重,哥哥一直堅持著。哥哥每走一步,就身子長高了一丈,力氣增大了千鈞,背了五百裏後,老人說,你就把我放在這裏吧,你們已經找到了,你已經是頂天立地,力能拔山的人了。於是兄妹回到海邊,和村裏漁民一起,除掉了大鼇,村裏百姓又過上了安寧的日子。老人就在兄妹把他放下的地方,化成了石頭。
陽光並不強烈,林珊在石老人海灘躺下,眯起了眼睛。有些故事需要慢慢講、慢慢品味,就像在海邊矗立千年的石老人。滄海桑田,總有一些事是不變的,就像林珊明明知道程沛雲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可是仍然在心底留著他的位置,就仿佛他還在這個世界,一直都沒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