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平聽見月輪回來,已經睜開了眼睛,坐起身來,當聽見“老師來了”時,他連忙轉過頭來,看見林珊正站在門口。他連忙起身,招呼林珊進來坐。兩個孩子也知趣地跑到別的房間玩了。
“我們到書房去談。”陳海平說。他在前麵帶路,走上客廳旁邊的樓梯,樓上有不少房間,錯落有致。
“聽說林老師帶月輪去吃蛋糕了?我要欠你一個‘大大的’人情,這份情不知道該怎樣‘抵消’才好。”陳海平說。
林珊長歎一口氣:“要說‘抵消’,可還有好多的情分與委屈需要你好好‘抵消和補償’呢。”林珊把陳月輪今天在學校的“劣跡”向陳海平訴說一番、感慨一番。“可倒是你這個好父親,昨天還信誓旦旦地說要每天接女兒放學,原來這個‘每天’是‘一天’的意思。”
陳海平抬起頭,看著林珊的眼睛:“今天特別忙,真的。今天是我的診室開張的第一天……”林珊看到陳海平的眼睛紅紅的,充滿了紅血絲。這個陳海平,回國的第二天就開辦了自己的診室,看來已經籌備了很久。
原來,陳海平的診室開張的第一天,陳海平就拿了藥箱挨家挨戶地去給人看病,他隨身帶了不少的藥品——有霍亂疫苗、肺結核疫苗,都是陳海平從日本帶回來的國際先進的藥品。他挨家挨戶地免費檢查、贈送藥品、檢查越多,他越有感於這些鄉親們的衛生和健康質量如此之差,以至於多次紅了眼眶。鄉親們聽說陳海平在免費檢查送藥,竟團團將他圍住。陳月輪放學的時間到了,可是還有這麼多期盼的眼神在望著他,等待著他的檢查,他於是隻好請車夫老李去接陳月輪。“林珊,你說,當我不能親自去接月輪的時候,我是那麼地自責,然而當我看到我能夠給這麼多的鄉親注射疫苗的時候,我又是那麼欣慰。我就時而沉浸在自責裏,時而沉浸在欣慰裏……”
“月輪的媽媽呢,她也沒有空嗎?”雖然昨天在餐桌上,這個話題上次引起了兩個人的不快,可是林珊依然把它提出來,談起教育孩子,這是個不得不麵對的問題,誰知道,這又引起了陳海平的一段傷感回憶。
陳海平把他的故事講給林珊聽。